在講雷射脫毛核心科普內容之前,跟大家八卦一個故事,因雷射脫毛引起的故事。
有個挺帥的小夥子,個頭也比較高,唯一讓他不太滿意自己的地方就是體毛較多,特別是四肢的體毛多。於是來到我們皮膚科門診要求脫毛。他的體毛確實比較多,為了加快速度,我和一個女醫生一起給他刮毛。毛刮好了,開始操作了,問題也來了:因為操作的時候有點疼,特別是四肢,這個小夥子就受不了。
沒辦法呀,我們這個女生,處於安撫他的好心,在我操作雷射的時候,握住了這個男生的手。
這一握,出事了。這個小夥子喜歡上我們科這個女醫生了。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做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說跑到我們醫院的停車場,靜悄悄地清洗這個女醫生的車子。更過分的是,還跟蹤到這個女孩子住的地方去了。(此處友情提醒不要模仿學習哦)
女孩子越發的恐懼,於是就呆醫院,好一陣子都不敢回家了。後來這個故事有一個幸福的結局:這個女醫生脫單了,找了一個警察做男朋友,你說說把孩子都嚇成啥樣了,現在應該是要結婚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肢之外,還有唇毛,我自己接受過多次脫毛,脫上唇毛的時候是最痛的。可為什麼還要脫毛呢,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的人因為毛少而發惱,比如說禿頂;有的人因為毛髮多而憂慮。以我自己為例,以前的絡腮鬍很明顯,而且長得又快,很讓我討厭。又比如說女生出現較明顯鬍鬚。記得大學時,有一個女同學,上唇毛很明顯,這個非常明顯的困擾到這個女生了,每次見到她,都是兩邊的頭髮留得比較長,掉下來希望遮住唇毛。說到正題,毛髮長在什麼地方讓人討厭呢,關於這個問題,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對女孩子來說,面部、腋下、腹股溝和腿部;男生呢,胸部,背部、肩部、頸部和耳部是常見的關注部位。
1995年。FDA批准了雷射脫毛術。自打那以後,雷射脫毛成為最流行的美容治療之一。來要求脫毛的人,有的是因為不好看,在美觀度上想提升,而有的人是因為醫學上的原因,導致了多毛症。比如說多囊卵巢症候群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無論怎麼說吧,反正就是,幸福是一樣的,而煩惱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知道毛髮的生長周期分為:
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答案是生長期,因為生長期的毛基質黑素含量最大,而且毛球的顏色最深。身體不同部位生長期毛髮所佔百分比不同。生長期佔比高的部位,如頭皮,對的雷射治療的反應最快。休止期持續時間可作為指導治療間隔的粗略指標。例如上唇毛休止期短,治療間隔需要大約1個月。而小腿毛休止期長,治療間隔建議2個月。
很簡單,萬變不離其宗,
其基本原理也是選擇性光熱作用。將雷射能量轉化為熱能,從而選擇性破壞毛囊。當雷射作用於皮膚的時候,被毛髮的靶色基黑素吸收,從而達到脫毛效果。我們的黑素,尤其是優黑素,選擇性吸收
600-1200nm波長的雷射能量。而紅色和金色毛髮所含的褪黑素對這些波長的雷射吸收很少。雷射能量在毛髮中轉換位能量選擇性毛髮生長結構。白髮就更難了,因為沒有靶基。對雷射治療沒有反應。灰色的可能也是這樣,所以都不是適應症。
大可不必擔心,周圍的皮膚,由於雷射靶基的精準定位,其受到的影響很少。根據Fitzpatrick皮膚分型,淺膚色,也就是說I-III型,
毛髮為深色、粗大的患者,是最好的適應症。因為淺膚色的患者,表皮黑素含量少。而相反的,深膚色表皮中黑素多,這樣在雷射通過表皮時,更多的能量被其吸收,導致表皮損傷的風險更高。特別是治療VI型膚色的患者,雷射脫毛挑戰性是很高的,大家應該注意到這一點。雷射脫毛要足夠療程才可以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療效。
淺膚色的人一般6次是一個療程,深膚色的可能需要8次一個療程。單次治療毛髮永久性減少可達20-30%,療程結束後可達到60-90%。在雷射脫毛的治療過程中,隨著治療的進行,毛髮會變細,變淺,變得更零散。一旦毛髮變細變淺了,雷射的效果就達到了極限了。
本內容由皮膚科冷醫生原創,為讀者進行科普
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皮膚問題還需及時問診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封面圖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