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漫長的旅途,不變的旋律,每一天,都應該認真精彩地活
大自然是講究一個生態循環的,有生物滅絕,自然就有生物興旺,就像咱們人一樣,經歷了那麼多年的蛻變,人類現在還不是主導世界,當然還是有很多未知的生物對咱們人類產生著一定的威脅。21世紀以來,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作、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使得中國成蒙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度之一。但在一些入侵物種中,有一些也成功成為我們的盤中餐,其中最熟悉的莫過於小龍蝦了。
作為一個外來物種,小龍蝦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在進入中國的幾十年裡,迅速在中國淡水系統佔據優勢,嚴重破壞了中國淡水系統的生態多樣性,直到廣大吃貨國人發現了小龍蝦的美味。如今外來入侵的小龍蝦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中國人對小龍蝦的消費呈直線上升,小龍蝦稱霸夜市的場景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昔日讓人聞風喪膽的小龍蝦,一下子被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截止到2017年,中國小龍蝦的養殖面積已突破1000萬畝,產量突破100萬噸,經濟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其實不僅僅是小龍蝦,如德國的大閘蟹、澳洲的野兔、美國的亞洲鯉魚、古巴的螃蟹等,這一道道的美食,在外國是災難,但到了中國卻成了美食。
而如今清道夫魚也再次成為了我們中國吃貨的美食,清道夫屬於入侵性物種,因能食水族箱的殘餌、汙物的作用,故而得名,原產於南美洲的河道中,在中美洲也經常可以看到。清道夫這種魚表面十分堅硬,在水中少有天敵,又因為長的醜陋,肉太少,上了岸也很少有人吃,見過最多的就是作為「工具魚」飼養,也就是讓它來清理水缸裡的垃圾,清道夫入侵成功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生命力非常強,它們的食性很雜,幾乎啥都吃,另外還耐低氧,水質很差的地方也能活下來。
清道夫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強,對環境的忍受力也很強,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流域已經算得上泛濫成災了,但凡出現它們的身影,河流中其他魚種都會遭到滅絕性的打擊,這讓很多的釣魚愛好者對其恨之入骨。
雖然是入侵物種,少有天敵,但是如今這種魚也再次被中國吃貨盯上,現在各大平臺的主播、自媒體作者已經開始對清道夫下手了,紅燒、清蒸、水煮、油炸、爆炒什麼花樣都有,其中一個比較牛的作者,只拍關於清道夫的視頻,內容大概就是「清道夫的100種死法」,估計清道夫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居然會折在這些網紅手裡吧。
而清道夫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燒烤,此外還有就是炸一下,然後倒上辣椒麵和花椒麵,出鍋後的清道夫可謂色香味俱全,取一塊烹飪好的清道夫魚放入口中,輕輕的咬上一口,和吃炸雞沒有什麼區別,看著魚刺細膩無刺,口感順化,再配上一瓶啤酒,簡直是美味啊。
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清道夫魚是令人厭惡的,但是如今終於有人對它下手了,變廢為寶也是一種好事,隨著清道夫魚的日漸減少,以後河裡的魚也會慢慢多起來,不再在因為清道夫魚的存在而破壞生態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