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匯率 中緬 1:228.79 美緬 1:1578
佛門以剃除鬚髮為受戒出家,現清淨僧尼相的標誌之一,故佛家稱頭髮為「煩惱絲」。剪去三千煩惱絲,喻指剪去紛繁的塵事,剃度出家。
在佛教徒居多的緬甸,頭髮是神聖和美麗的象徵。對許多貧困的緬甸人來說,頭髮更是一個可靠的收入來源。
在緬甸商業中心仰光的一個路邊攤,15歲的查查琳靜靜坐著讓人剪下她那烏黑的長髮,剪髮的人是來買頭髮的。淚水在眼眶裡打滾的她怯怯地說:「交房租的時間又到了。」
查查琳最終以13美元(約18新元)賣掉51公分的長髮,這相等於當地的最低每周工資。
其實,買賣頭髮在緬甸已經存在數百年,但緬甸近十年對外開放後,這個買賣才成為規模大的生意。
緬甸出口真發年均增長四倍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緬甸出口的真發平均每年增長四倍,短短幾年就成為第四大真發出口國。2017年,緬甸出口的真發重量相等於1160輛汽車的重量,收益高達620萬美元。
緬甸出口的真毛髮除了來自像查查琳這樣剪髮出賣的人,更多是來自人們收集的毛髮團。商人廣泛收集毛髮團,送到加工廠梳理、洗滌和重新包裝,再將頭髮出口,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到中國。這些真毛髮最終用於製作假髮。
上網搜索「緬甸頭髮」,就可以找到數以千計的相關視頻,足見緬甸頭髮多麼受歡迎。
根據一名美容博客「MakeupD011」,緬甸頭髮雖然沒有印度頭髮那樣柔滑,卻不像巴西頭髮那樣粗糙,「算是這兩者的中間」,因此才如此受歡迎。
23歲的頭髮商人溫孔說:「全世界的人都喜歡緬甸出產的頭髮,因為在你洗了這些頭髮後,它會發出如珍珠般的光澤。」
緬甸頭髮供不應求主要是因為質地好的頭髮難求,而且如今很多女人的頭髮都沾過化學劑。
44歲的頭髮交易商慧慧說:「現在很多頭髮都經過染色,或者燙過,或者是短髮。
這些頭髮供應商說,緬甸每年4月慶祝潑水節,這期間許多婦女和女孩會剪髮剃頭,出家10天,所以4月是頭髮商最忙碌的時候。【來源:聯合早報,仰光路透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