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改變思考夫妻相處的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欄講師:說愛,1000+婚姻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隨著獨立自由的思想逐漸的深入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能夠給自己貼上一個「獨立女性」的標籤,然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去衝破家庭、生活乃至婚姻的各種禁錮。
只是,思想道理我們都明白,可是一旦進入到了實踐環節,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進入一個討好對方的被動階段。
並非自願,而是女人天性就是以感性思維為主,她在一種多愁善感的情況之下,就會容易比男性更早地投入到一段感情中,以至於讓女人在婚姻或者戀愛中迷失自己。
其實,在兩性關係中討好男人並不是一個明確的做法,因為人的天性本就是得寸進尺的,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卑微而去想著回報你的付出。
大多數人則是享受著你的討好的同時,還要對你進行各種各樣的不滿和嫌棄。
因此,讓男人難以自控的「技巧」從來都不是卑微的討好,這一點,結婚後的女人都應該掌握。
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甲和乙高中的時候在同一所高中的同一個班級裡學習,高考的時候,甲去了一所很不錯的大學,而乙發揮失常,只能去一個很普通的大學。
進入大學之後,甲所在的學校有著高質量的教學資源,而且學習的氛圍很濃厚,所以大學畢業的時候,甲由於技術過硬,找到了一份很滿意的工作。
乙所在的學校教學資源不是很好,學習氛圍更是一塌糊塗,畢業後的他沒有什麼技術,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工作,工資不高,工作還很累。
兩個人的起點沒什麼差異,只不過一個很優秀的人越來越優秀,一個很普通的人越來越普通,而這就是社會心理學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的是一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我們都說只要努力就有回報,但是現實往往卻是,有時候努力並不一定有回報,你的地位如果在一開始就處於一個卑微的狀態,那麼再往後地發展中,你的處境只會越來越卑微。
而在兩性關係中,一個女人的處境若是卑微,那麼她很難在一段感情中獲得幸福,因為愛情本就是一個勢均力敵的過程,一方卑微就會導致感情失衡。
因此,讓男人難以自控的技巧從來都不是卑微討好,而是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提升自己的吸引力,用自己的價值來吸引對方
《知否知否》中的張大娘子一開始並不受丈夫沈兩輪的待見,因為她整天愁眉苦臉,不滿自己的丈夫寵妾滅妻,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把自己放在一個自我糾結的狀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