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城市之眼」 邂逅「未來之城」
俯瞰「城市之眼」丹景臺,可以看到遠處的三岔湖
從丹景臺眺望「熱氣騰騰」的東部新區
「五一」小長假第一天,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一大早便迎來了八方來客。
有市民是首次前來「打卡」,還有不少市民已是多次到訪了。「小長假到城市之眼登高望遠,眺望東進熱土,俯瞰城市美景,很有意義。」從市區趕來的市民郭羽很慶幸自己的「手速」,預約到了「五一」小長假第一天的入園名額。
在東部新區獲得批覆之際再臨丹景臺,註定意義非同。透過這雙炯炯有神的「城市之眼」,可以眺望「熱氣騰騰」的東部新區,可以見證成都城市格局由「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
一小時達預約上限
在「城市之眼」邂逅「未來之城」
早在前一天,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五一」限流開園的消息發布後,不到一小時報名人數便已達到預約上限。
「聽說小長假期間,景區的開放時間有要求,於是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在景區內部記者碰到了前來遊玩的李先生一家,他們正在和「城市之眼」合影。「趁著天氣好,便帶著家中小朋友前來玩耍。」
進入景區內部,不少市民正在拍攝眼前的「大片」。「視野太棒了!隔著幾層山丘,遠處的三岔湖也清晰可見。」有市民感嘆道。另一邊,因山勢而建的棧橋與玻璃觀景橋相連,不少市民「戰戰兢兢」行走其上,一邊賞風景,一邊錄視頻,享受著愜意的假日時光。
沿著木製坡道向前,經過「螺旋式」樓梯,就來到「城市之眼」丹景臺頂部。站在這裡,盡收眼底的綠,蒼茫遼遠,蔥鬱綿延。向後看,是成都的城市中央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聚峰谷、我的田園、寶倉灣、獅子寶、東來桃源等一系列未來「網紅打卡點」正在加速形成;向前看,天府國際機場、天府奧體公園、三岔湖等東進新地標盡收眼底,「未來之城」正在加速騰飛。
丹景臺景區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心臟」。立於此,「城市綠心」跳動的脈搏清晰可感。兩年多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實現「增綠增景」約10萬畝,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城市森林公園首批國家「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稱號。交通也在不斷暢達,已建成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56公裡。
嶄新格局即將開啟
登臨丹景臺感受新區「騰飛」
林立的塔吊,在移動間輸送著各種建築材料;充滿動能的巨大泵管,不停歇地吐出混凝土……登臨丹景臺頂,向東望去,素有「成都千島湖」之稱的三岔湖波光粼粼,天府奧體公園、東西城市軸線東段正有序推進。
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成都東部新區的批覆》。消息一出便刷遍了「朋友圈」。根據批覆,成都東部新區將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此際,再登臨丹景臺眺望「熱氣騰騰」的東部新區,註定意義非同。在這片熱土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後的全國第二大機場,目前這裡「神鳥展翅」已蓄勢待發,明年就可以去這裡「趕飛機」了!
天府奧體公園目前已經策劃了國際會都島、環湖馬拉松賽道、城市活力組、三岔文化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成都體院今年也計劃完成一期一批次建設。
在龍馬湖中央活力心,一個城園無界的開敞空間將會滿足世人對新城的想像。東岸全島人車分離,地上慢行、地下快行,人行和車行分別找到最適合的城市運行節奏。
很快,《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將出爐,嶄新格局即將開啟。再臨丹景臺,山水相映,藍綠交織,目力所及,是眾多機遇疊加之下,正在加速騰飛的東部新區。
(成都日報記者 王琳黎 文/圖)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