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和呵護君抱怨,自己家的寶寶眼屎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呵護君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寶寶眼屎多的原因以及寶寶眼屎多怎麼辦,一起來了解下吧!
眼睛是一個人的心靈窗口,所以在日常的護理中疏忽不得。在平時,家長應關心孩子的眼睛狀況,如果孩子的眼睛出現了分泌物過多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擦拭以及清洗,這樣孩子的眼睛才能夠更加的明亮以及健康。另外,媽媽再給寶寶清理眼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作輕柔,避免傷害孩子嬌嫩的肌膚。另外,在選擇清潔工具方面也需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進行事先的消毒。
寶寶眼屎多一定要分清楚原因,因為孩子的新陳代謝要比成人更加的旺盛,所以表現出孩子的眼屎也會比成人多。但是如果太多了,並且還出現了眼睛紅彤彤的情況,那麼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然後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不要影響了孩子的眼睛健康,甚至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由於新生兒新陳代謝旺盛,因此眼屎自然會比成人多。但如果眼屎過多、黏稠,就有可能是眼部病變造成的,家長應多留意、不可以忽視。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影響到新生兒的視力發育。一般而言,造成寶寶眼屎多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四方面:
睫毛生長問題
在寶寶2~3個月大時,早上醒來可能有一些眼屎,這是因為這時期的寶寶,眼睫毛容易向內生長,眼球因為受到摩擦刺激,因而產生了眼屎。一直要到一歲左右,寶寶的睫毛會自然而然地向外生長,眼屎症狀就會逐漸減少。
細菌感染引起當嬰兒從母體分娩出來時,母親產道內的病菌侵入寶寶的眼中,因而造成了感染。此外,新生兒眼屎多有時是結膜炎的表現之一,如果照顧者平時衛生習慣不好,用不清潔的手碰觸或擦寶寶的眼睛,或是家中有人感染了結膜炎,因為混用臉盆、毛巾等盥洗用品,這些都會引起寶寶眼睛受感染,而造成眼屎過多。
鼻淚管不通
大約有4%~6%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不久便出現淚眼汪汪,而且伴隨著許多的眼屎,以及眼睛充血等情形。追究其原因,常是因為鼻淚管不通所導致,因為眼淚由淚腺分泌之後,必須經過位於下眼瞼靠近鼻側的淚點、淚小管、淚囊、鼻淚管,最後到鼻腔排洩掉。但是如果淚液排洩受到阻礙,無法順利排出時,就會累積在淚囊裡,進而引起淚囊炎,流淚、眼屎多、紅眼睛等症狀便都會出現。
若寶寶的體質屬於躁熱型,體內容易積熱即俗稱的「上火」時,就常伴有怕熱、易出汗、大便乾燥、舌苔厚、眼屎多等症狀。因此,除了平時多喝開水外,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飲食方面,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類等,應儘量少吃。
寶寶眼睛有眼屎,除了影響美觀外,也會造成不舒服感,該如何為寶寶清理呢?對於嬰幼兒來說,身體上各部位的清理工作都是仰賴於大人代勞。當媽媽在為寶寶清潔眼睛時,除了必須採取溫和的方式外,如何不引起寶寶不舒適感,且又能達到穢物清潔的目的,就需要靠父母的耐心與細心。以下就不同原因造成眼屎問題,所採取的清理方式及注意事項提供家長參考。
因鼻淚管阻塞引起
❤按摩方式
小於6個月的嬰兒,家長可以先嘗試「按摩法」方式幫助疏通。首先家長將雙手洗淨,利用食指指腹以畫圓的方式(建議剪短指甲以避免誤傷嬰兒眼睛),由上而下,自淚囊往鼻淚管方向按摩(即按摩鼻梁兩側),一天按摩3~4次,每次重複5~6下。建議可以在每次幫寶寶更換尿布前進行,不太容易忘記。
按摩的主要目的是藉助擠壓,將淚囊內貯積的分泌物壓出,淚囊管通暢了,就可以減少眼睛分泌物的產生及感染的機會。大部分的鼻淚管阻塞,在使用按摩的方法後都可以獲得緩解。
❤手術治療
超過6個月大的嬰兒,若是按摩無效,仍有鼻淚管阻塞的現象,溢淚的狀況嚴重,或常常造成發炎,甚或引起嚴重的淚囊炎,此時可考慮做「鼻淚管探測術」將淚管打通或進一步處置。越晚就醫,尤其拖到2歲以上,就很難用探針穿刺治癒,此時就必須接受開刀才行。
因感染引起
❤藥物治療
遵照醫生指示,採用抗生素的眼藥水治療,每2~3個小時一次,每次各在一側眼中滴入眼藥水1~2滴。但要記住,媽媽在幫寶寶點眼藥水時,雙手一定要先洗乾淨,以避免造成寶寶感染。
❤居家照顧
首先媽媽將雙手洗乾淨,然後取一條乾淨的小方巾或消毒紗布,用生理鹽水或是煮過放冷的開水浸溼。將毛巾(或紗布)一角包住食指,由眼睛內側(眼角處)往外輕輕擦拭,但要記得不要反覆擦拭,運用毛巾(或紗布)的四角交替使用。若四角均已經使用過,則須將毛巾洗淨(若是紗布可選擇換新的),再重複之前的步驟清洗寶寶眼睛。
但若患有嚴重的結膜炎時,則必須用生理鹽水及棉花棒直接衝洗,才能將穢物清洗乾淨。
關注呵護的寶爸寶媽們,想看什麼內容,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社區告訴呵護君,或者加呵護Q群336408462,與資深育兒達人在線互動交流,有你們的支持,呵護君才有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