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葬」、「鑽石葬」聽說過嗎?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2021-01-08 最美終點站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

土地資源日益稀缺

如果不能改變目前的狀況

「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依然就會逐漸突出

急需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必須用生態殯葬作為一種回歸自然

節約資源的新型殯葬模式

推進殯葬改革

國外殯葬怎樣做到「節地生態」

事實上,在瑞典、美國、瑞士等國,節地生態安葬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綠色與簡約」儼然成為殯葬新風尚。

日本:青睞「挖坑」樹葬

根據媒體報導,在東京都內的墓園買一塊墓地,一般需要約30萬元人民幣,即使在地方城市,也要約6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樹葬的價格就低廉多了。安放遺骨,大約在8000元-1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安放骨灰,只要2500元-3100元左右。「自然葬」包括為回歸自然而撒骨灰,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在墓地構築人工建築物。

瑞典:建液態氮殯儀館

瑞典女生物學家蘇珊娜·威-馬薩克幾年前成立了充滿科幻色彩的液態氮殯儀館,據介紹,專業人士會先把遺體置於零下18攝氏度的環境中冷凍,然後放在可降解的棺材裡;接著,再把棺材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裡,輕輕搖動,遺體會分解成直徑為約5毫米的小顆粒。在除去「顆粒」中的重金屬後,便可把「顆粒」裝進一個由玉米澱粉做成的可降解容器,埋入墓園地下。墓園中將種植各種植物,遺體留下的「顆粒」可以給這些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讓逝者在大自然中獲得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瑞士:「鑽石葬」

瑞士推出了「骨灰鑽石」技術,即用死者骨灰中的碳製造出高品質「鑽石」,這種「鑽石」可佩戴在身上。此種安葬親人的方式既可最大限度地節省空間,也可與已故親人長相守。 據介紹,這種特殊的人工合成晶體是將骨灰淨化後在1500攝氏度高溫和5萬帕高壓下,經過3周到4周形成的一種類似鑽石的結晶體。因逝者生前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不同,他們的骨灰最終會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

美國:骨灰合成人工珊瑚

美國綠色墓葬的形式有很多。以海葬為例,美國人將骨灰與混凝土混合後做成人工珊瑚,沉入海底,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之地。許多死者親屬認為,讓自己心愛的人棲息在大自然中更富有人情味。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創建了第一個綠色墓地,目前全美有32個州有綠色墓地。這些墓地沒有任何鋼筋水泥等人工建築,墓穴和周邊環境儘可能保持自然狀態,正所謂「塵歸塵,土歸土」。綠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採用可降解材料。土葬者屍體不塗抹防腐劑,用毯子、白布包裹或採用未上過油漆的薄木板、紙板做棺材。

隨著科技的發展,起初只有航天專家或社會名流才能享受的太空葬禮在美國也漸為大眾接受。太空葬禮就是把死者的骨灰放入容器裡,通過火箭發射送入太空。根據發送距離的不同,這種太空葬禮收費標準從數百至上萬美元不等。

相關焦點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在每次的殯葬博覽會上吸引人們的眼球最多的是骨灰鑽石葬。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29日上午,上海寵物殯葬的葬禮及骨灰做成鑽石葬收藏的新聞正面報導,很有可能引起相關單位的重視與思考,就像主持寵物葬禮的小周給記者說的一句話寓意深重,「給寵物辦好葬禮及做成骨灰鑽石,比給小孩買一個高檔的玩具或去一次娛樂場更具有教育和價值意義」。
  • 骨灰變鑽石?對於這些創新葬式你又知多少? 小懶日記
    現代社會先進的科技讓人們能夠把「永遠失去了的重要的人」時刻帶在身邊。「把深愛的人永遠帶在身邊」,生命晶石工作室近日正式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把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通過高壓緻密縮減三分之二的體積,自然凝結為直徑一角硬幣大小的球體,形成了生命晶石。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天眼妹寫過一篇揭秘殯葬行業暴利的文章天津一小區住10萬個骨灰盒,殯葬行業到底有多暴利?當時後臺不少粉絲留言說死後想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大海或者山上去。天眼妹乍一看還真是覺得挺浪漫的,至少比起傳統的土葬,這種方式還能節約土地資源。
  • 盤點臺灣清明節"另類服務":你有所不知的"鑽石葬"
    盤點臺灣清明節"另類服務":你有所不知的"鑽石葬" 發布時間:2017-03-31 17:06:30.0福建日報       臺業者推「鑽石葬      如今,隨著時代需求及科技創新,一些人渴望以更便捷、非典型方式來緬懷故人,這也讓島內業者嗅到了商機,相繼提供「另類服務」,爭搶清明節另類商機:代客掃墓、「掃墓祭祖險」,甚至推出兼顧環保意識與紀念性的高科技「鑽石葬」……      「掃墓禮儀套餐」      「新蛋全球生活網」調查發現,現今採買供品的主力消費者為35-44歲的上班族,佔七成,這也顯示新生代已接手祭祖相關事宜
  • 新興鑽石葬現成都:最貴近20萬元 諮詢的多做的少
    近年來,鑽石葬作為一種全新的殯葬模式走進人們視野。去年,上海首枚用親人的骨灰做成的鑽石交付。如今,成都也出現了這種可以將親人骨灰做成鑽石銘記的鑽石葬。不過,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諮詢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幾乎沒有。」
  • 新興鑽石葬現成都 最貴近20萬元 諮詢的多做的少
    近年來,鑽石葬作為一種全新的殯葬模式走進人們視野。去年,上海首枚用親人的骨灰做成的鑽石交付。如今,成都也出現了這種可以將親人骨灰做成鑽石銘記的鑽石葬。不過,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諮詢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幾乎沒有。」
  • 香港流行「鑽石葬」:將愛人骨灰製作成鑽石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chinatopix網站3月9日報導,一種特殊的「鑽石葬」文化正在香港流行開來。何為「鑽石葬」?顧名思義,鑽石葬是把死者的骨灰通過高科技手段製成鑽石,用這種方式代替傳統墓葬。這聽起來有點驚悚,的確,甚至似乎是種對逝者的褻瀆。
  • 骨灰鑽石級傳家寶,你有嗎?
    導讀:念世情,一家專門從事製作骨灰鑽石的公司,將逝去親友的骨灰製作成一顆耀眼的鑽石,陪你一輩子!骨灰鑽石又被稱為「鑽石葬」,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俄羅斯就培養出實驗室鑽石,而骨灰鑽石是提取骨灰裡面的碳元素採用HPHT改良技術合成的寶石級金剛石(鑽石),HPHT技術用模擬地底超高溫高壓環境的壓機將石墨的碳原子結構結晶並重組成鑽石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有根據嗎?
    比如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去世之後,下葬他們的時間。那麼這句話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麼日子呢?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如今我們是用公曆來過日子,但農村人還是喜歡用農曆。對於一些農村人來說,只有農曆上的節日才值得慶祝。有些人們過生日還是過農曆上的生日,農村基本上不過元旦,農村更加注重的是春節,春節也是我們最大的節日。
  • 蘇仙嶺景區:迅速行動 即查即處 景區對違規葬墳、修墳行為「零容忍」
    迅速行動 即查即處 景區對違規葬墳、修墳行為「零容忍」郴州市林業局政府網5月6日訊 4月26日上午,蘇仙嶺-萬華巖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執法人員在蘇仙嶺景區巡查時發現,焦衝八組有村民利用周末,偷偷運來磚塊、沙子、水泥等材料,在蘇仙嶺景區後山違規葬墳
  • 殯葬新手段:3D列印遺體修復,骨灰變為生命晶石,你能接受嗎
    「生命晶石」是把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再縮減三分之二的體積,自然凝結為直徑一角硬幣大小的球體。 「逝而為石」,可存放陵園,也可居家安葬;可回歸自然,也可隨身攜帶。甚至可以選擇製成掛飾、首飾——對於這種創新處理方式,不同人的接受程度還是有很大差別。
  • 流通「SEED幣」、豪華料理及鑽石葬:日本創意養老背後的邏輯
    A5級的食材料理、現炸天婦羅,影院、遊泳池、賭博機一應俱全,生前享受各種服務「好high呦」,死後還有「手機墓地」、「樹木葬」、「氣球宇宙葬」、「鑽石葬」等一系列豪華服務。 (圖片來源:東京新青年) 更有商家腦洞大開,做起了老人的喪葬生意。 近年來,一批針對老人的喪葬服務陸續進入日本養老市場,包括「手機墓地」、「樹木葬」、「氣球宇宙葬」「鑽石葬」等等。
  • 慎終追遠 清風徐來——我國推進殯葬改革引領殯葬新風取得積極成效
    「百年之後,如果我能在這裡回歸自然,是件不錯的事。」有意選擇「茶園葬」的杭州市民吳先生說。近年來,民政部門根據人口、耕地、交通等狀況,科學劃分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在火葬區,全面推行骨灰集中規範安葬,推廣骨灰格位存放、樹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多種生態節地的安葬方式,倡導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中城市火化率多在90%以上。
  • 寵物殯葬:告別寵物,最後一程怎麼走?
    簡單來說,寵物殯葬就是替過世的寵物做料理後事的服務,目前全球通行的處理方式一般都是火化,由委託人選擇集體火化或單獨火化,再進行後續服務,如定製寵物骨灰盒、爪印牌,甚至骨灰鑽石、寵物基因存續等高端服務。 寵物過世帶給主人的除了悲傷之外,往往還有不知所措。
  • 【聽公孫爺爺講史記】葬馬 博雅小學堂
    楚莊王讓群臣為馬發喪,要以大夫規格,用內棺外槨而葬。大夫提出異議,楚莊王下令道:「有敢對葬馬之事再講者,處以死罪。」優孟聽說後,跑進大殿,一進殿門,便仰天大哭,楚莊王十分吃驚,忙問何故,優孟說:「死掉的馬是大王心愛之物,我們堂堂楚國,要什麼東西沒有?而今卻要以大夫之禮葬之,太薄了,我請求大王以人君之禮葬之。這樣,諸侯聽說後就知道大王以人為賤而以馬為貴了。」
  • 骨灰鑽石葬的愛,讓他從未離去!
    為了多存些錢,我們的房子租在郊區,每天天蒙蒙亮,我們就起床起來趕公交車,下班後他就帶我去吃小吃,去逛公園。人比較少的時候他還會背著我,我喜歡他背著我奔跑的感覺,就像全世界就只有我和他。我覺得他們肯定有事瞞著我,我哀求過她,她始終逃避這個話題。她越是這樣,我的心裡越不安。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了。三個月後,我收到了一封信和一個盒子。『老婆,對不起,我騙了你,我怕你無法承受,就沒有告訴你,你之前讓我去醫院檢查,我才知道我得了肺癌晚期。
  • 北京公主墳葬的是究竟是哪位公主
    乾隆見這小姑娘很是俊俏,非常喜歡她,便對這位老漢說:「老人家,你要樂意,就讓您的女兒給我做幹閨女吧!」老人一聽,很是高興,便讓女兒過來拜見了乾爹。乾隆給了老漢一錠銀子,讓他拿去給孩子做幾身衣裳,隨後,又掏出一塊黃手帕遞給小姑娘,說道:「孩兒如遇急難,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聽皇……」,這時,劉墉故意咳嗽了一聲,接過話說:「打聽皇家大院!」乾隆也急忙附和道:「對!對!皇家大院。」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到底有何寓意?年輕人要清楚
    但是你不能否定古代人研究出俗語的意義。據《漢書·路溫舒傳》記載:「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講的就是俗語會更加的貼切於生活。現實生活就有這樣的俗語存在,是與家人下葬有關,叫做「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但是大家知曉其中的意思是什麼嗎?正所謂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一樣,我們要孝敬父母,對父母關心,從小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撫養長大,非常不容易。
  • 紀念喬寬元|致敬文化殯葬踐行者喬老爺
    感謝澎湃新聞的慷慨支持,使我們能夠先行發表三篇紀念性文章,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對喬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論素養及其對於殯葬業界產生的廣泛影響有所了解。同時,也希望藉此使更多的國人關注殯葬文化的研究,關注殯葬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