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逐漸成長的時候,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們,要堅強、要勇敢;
如今歲月更迭,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堅韌有力……
你也許已經發現了
在家庭聚餐時
年邁的父母常常不動筷子
動了筷子又因為牙齒不好
只能吃一些稀粥、軟飯
講話口齒不清,
一句話重複七八遍,
還是聽不清
我們才意識到父母真的老了,相信很多人也是在某個瞬間發現父母的這些變化。
也許還有人覺得人老了,就是這個樣子,牙齒也會鬆動,最終掉光。就像北方樹上的葉子,秋天黃了冬天也就掉完了。
然而現在醫學已證明,牙齒並不是「老掉的」,大多都是因為牙周病導致的,國際上通用的牙齒標準是80歲時還應該擁有20顆健康的自然牙。
若牙齒是一棵樹,牙根就是樹根,牙槽骨則是旁邊的土壤。
正常狀態下樹根深深埋藏在土壤裡,當受到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破壞,土壤流失,樹根就會暴露,大樹失去足夠的支撐後,就會搖晃,甚至被泥水衝走。
牙齒關係到全身的健康,掉牙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發出的信號,長時間缺牙不管會給父母的身體造成大的困擾,當缺失牙齒數目較多時,會影響口腔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咀嚼功能(前牙還會影響美觀)和說話,進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長期牙缺失還會嚴重影響父母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甚至是少活5-10年。身為子女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防治。
想要擁有一口好牙,平常的護理很重要,提前預防父母「老掉牙」
1. 提高父母自身的口腔健康意識,消除「人老掉牙」的觀念。
2. 注重口腔衛生,選用適合自己的牙刷勤刷牙。
3. 用餐後建議用清水漱口,同時使用牙線清除牙縫和牙根處的食物殘渣,有條件的也可以使用衝牙器。
4.多吃芹菜、玉米、香菇等多纖維食物,這類食物就像我們平常用來打掃的掃把,不僅能掃掉牙齒上的部分食物殘渣和牙垢,還能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很好的抗菌效果。
5.多運動多曬太陽,運動可以使全身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有利於鈣的吸收,減緩骨質疏鬆。
6. 定期的口腔檢查,最好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處理。
7. 及時到專業口腔醫院修復缺失的牙齒,不論缺牙多少,都應及時進行義齒的修復,以減輕餘牙的咀嚼負擔,恢復牙齒的基本功能。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給予我們的是無法估量的愛。同樣的,作為兒女,我們應該懂得感恩父母,重視自己和父母的口腔健康,讓他們擁有健康口腔享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