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社會對已婚女人的最高讚譽往往是「賢惠」。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美滿婚姻的模式往往也是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在社會上打拼,妻子在家裡盡心盡力、一門心思地贍養公婆,相夫教子。但在信息萬變、觀念層出不窮的今天,一味地付出反而與伴侶的距離越來越遠,不變的賢惠有時候會給人「忠厚得可憐、善良得愚昧」的感覺!
所以,女人要賢慧不要永遠「賢惠」!賢是天性,是品德,而慧是才智,在婚姻問題上,你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跟男人在思想上達到朋友或對手的平等,也才算是真正擁有了駕馭婚姻的本領。男人喜歡賢妻良母,但是卻害怕聰明的女人,其實賢慧的女人是聰明的女人。賢有賢淑之德,慧有智慧之意,雖然聰明的女人不一定可以成為賢慧的妻子,但是賢慧的妻子一定是個聰明的女子。
「賢慧」與「賢惠」,兩個詞看起來區別不大,實質上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賢」都是指人德行好、有才能。「惠」有給人好處的意思,而「慧」則是心智聰明的意思。顧名思義,「賢惠」的女人總是給老公好處,對老公更是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而在「賢慧」的女人看來,愛男人的時候,也要愛自己,要時刻懂得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成長,這才是有意義的生活。
女人賢慧,男人欣慰。賢慧的女子重情義,賢慧的女子懂得相夫教子之道,賢慧的女子除了知道對自己家人好以外還知道如何討好公公婆婆,賢慧的女子人人稱讚,賢慧的女子面面俱到。賢慧的女子是個自信的女子,聰明的女子,男人愛賢妻,但是男人也愛嬌妻。男人希望受到妻子的仰慕,人永遠希望自己是個強者,所以任何時候男人都不希望女人騎在自己的頭上發號施令。聰明的女人懂得做個賢妻,在該鼓勵的時候給予男人鼓勵,在該溫柔的時候給男人一個溫柔,在該幫助的時候給予男人全心和全力的幫助,但是,不要把它表現得特別重要。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讓男人感受到的只是愛,無私的愛,默默的愛,那是賢慧的女人應該做的事。
「賢惠的女人容易滋養負心的漢。」因為「賢惠的女人都非常能幹,且具隱忍的美德,家裡出了事,逛街丟了錢,孩子選學校,公婆生了病……什麼事都不告訴老公,為了讓他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了無怨無悔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可這樣的結果並不都是好的。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他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必須盡的義務,你總是越俎代庖,長此以往,他就變得沒那麼多的責任感了。
你沒聽人說嗎,好漢娶懶妻,賴漢娶花枝,我覺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懶妻能調動男人的責任感,對家的參與性。沒有參與就沒有熱愛,一個長期對家沒有熱愛的人,你怎麼可能留住他的心呢?你必須看到他的精力是不可能全用到工作的,總有一些餘光是要向外瞟的,你不在家裡給他留塊天地,他就會到外面發揮餘熱。退一步講,即使他把精力全都用到了工作,也還是應該用家裡的事、用親情來擊活他的情感,調劑他的生活,讓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體驗孤獨,免得他萬一工作太疲勞怎麼辦,更不用說縱容他體驗婚外戀了。
我不認為老婆就應該什麼都替老公承擔,有些責任和義務是他必須面對的,你過於分擔就是剝奪了他對人生對親情的一份體驗,是不道德的。孩子病了為什麼不告訴他?你今天不開心為什麼不可以講?不要總是剝奪男人的責任感。賢得太實惠就是不賢惠,就是「反動」,就是剝奪「人權」,其結果就是戕害自己。」所以啊,在賢惠的時候,你一定要有張有馳,有法有度,讓老公學會愛好家庭,疼愛自己,更要懂得享受和珍惜自己的賢惠。
男人需要兩個女人,一個是老婆,一個是紅顏知己;一個疼他,一個懂他。這其實是從情感的兩個層面說的,因為傳統的賢妻良母在很多時候已經不能夠滿足男人對女人的最大需求。這種現實對家庭的直接影響就是,女人如何具有老婆和紅顏知己的屬性?二者究竟怎麼樣結合?我想這恐怕就是只有賢慧的女人才可以做到的了,在這其中,關注男人的生活細節已經不是女人最主要的任務了,因為附加到每個老婆身上的操勞,其實是完全可以通過保姆這樣的角色來分流的,不一定非得會洗碗、做飯、會收拾屋子;而理解、跟他靈魂默契則成了最重要的內核。我不反對女人應該為男人作一些捨棄,以成就他們的輝煌,但我堅持必須讓他承認你犧牲的價值。為什麼一定要做他們的嘴邊肉或墊腳石呢?為什麼不做他的腳他的腿呢?一樣是支撐他的身軀,但惟有後者卻是讓他無法割捨。」
永遠記住,自己才是第一,為他付出的時候,千萬不要不顧自己的感受,不關愛自己的成長,如果他沒有對你的付出表示肯定,你就告訴他你的感受,也要記得時時顯示下你的魅力,如給他一個溫柔的笑臉,說些甜言蜜語,讓他領略到你的美麗,意識到你不可代替。
真正聰明的女人不光愛家庭,還愛自己,既心地善良,通情達理,又心神清明,心智聰慧。所以,要想婚姻好,賢而有慧是當妻子的最高境界,也算是擁有了駕奴男人、經營婚姻的真本領。
秀姿美韓洪英·專注關愛
玫瑰般的紅,女性的魅力從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