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及其他

2021-02-12 馬浩文字坊

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及其他

馬浩

家鄉有句俗話,一講吃來,二講穿,人情世故排在三。不由地聯想到,時下流行的一個段子,人吃不飽的時候,就一件煩惱,人吃飽的時候,便有無數煩惱。關乎的都是吃,令人玩味。

圍繞吃食,人們常有意外的發明,這也許是過於關注某一件事的結果,過去,沒的吃時,琢磨的多是吃食,我無端地猜測,家鄉豆腐渣、鹽猴子、芝麻鹽之類菜食,或是幹咬牙時的靈光乍現。

關於豆腐渣,吾鄉有個傳說,朱元璋在登基坐殿時,每天吃的山珍海味,膩了,回想當年落魄時,吃過的「翡翠白玉湯」,覺得味道殊佳,所謂的「翡翠白玉湯」便是以豆腐渣為主料做成的。家鄉人發現豆腐渣好吃,未必就是受此傳說的啟發,人餓了,估摸著看什麼都美味,其實,有豆腐渣做菜餚,至少說明腸胃還是有東西消化的。

豆腐渣,就是做豆腐時剩下的廢料,多為飼料,或者肥田,把豆腐渣變成了好吃的東西,變廢為寶,也是時事使然,沒辦法的事。通常的吃法,放少量的油,鍋紅油熱,加入蔥花薑絲同適量的蘿蔔條炒至熟,倒進豆腐渣同炒,待豆腐渣炒得微黃,隱約著一股豆香,用煎餅包著,對掐粗細,雙手抱著吃,菜飯都有了,吃得大氣磅礴的,而今想來,似乎能嗅到淡淡的豆腐渣的清香。只是很久沒有吃到了,似有點懷念之思。

鹽猴子,作為菜餚,絕對算是一個發明,某日,在街頭吃大餅,那種在圓盤大烤鍋烤的那種,鹽、蔥花、表面撒有白芝麻,鹹香酥脆,突然想到這不就是過去當菜吃的鹽猴子嗎?而今搖身一變為面點了。

所謂的鹽猴子,就是麵糊糊加上鹽,或者添加一點蔥花,有條件的。亦可放些鮮嫩的花椒葉,用油在小菜鍋裡煎,因為是當菜吃的,故鹽放的多些,煎得兩面焦黃,切成小塊,故俗稱鹽猴子,用以卷煎餅,下稀飯,在少菜的當時,是飯桌的上佳的菜餚,多在青黃不接的初春時節。待春暖花開之後,野菜開始生長了,那些大自然的饋贈品,便登上了飯桌,香椿芽,嫩槐芽,薺菜,萋萋牙、馬蘭頭……

這裡單說說嫩槐芽,嫩槐芽就是洋槐樹上的葉子,剛剛發芽時,嫩嫩的,採摘下來,用開水淖一下,瀝乾水分,切碎了,沒油的時候,便合著大豆炒著吃,飯桌上,總算有碧色的青眼了,能勾人食慾。也可以攙和著山芋面蒸窩窩頭,口感不錯,

芝麻鹽,作為菜餚,已是秋後的事了,秋天,芝麻收割下來,札成小捆,在秋陽下晾曬,待芝麻夾曬咧嘴時,倒拿著芝麻捆,用木棒敲打,芝麻粒紛落如雨,接在乾淨的布上,簸箕簸去雜陳的細葉碎片,乾乾淨淨的芝麻,用水衝洗一下,便可上鍋了。

芝麻粒炒得鼓鼓脹脹的,微黃,起出鍋來,放進石碓裡加上鹽舂,量少的,就放在蒜臼裡搗,芝麻的香氣不脛而走,盈鼻不散,鋪一張煎餅,撒上一溜,捲起,滿口生香,而今想來,唇齒生津。

沒的吃,或少的吃,想著吃,發明意想不到的能吃的東西,想來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可以滿足虛寒的胃口,而今,生活條件好了,變著法子哄腸胃,滿足口福之欲,大魚大肉吃膩了,或許是腸胃的負荷過於重了,胃口似乎又開始懷舊了,想起那些本不是美味的美味來了。

相關焦點

  • 【魯西南味道】芝麻鹽
    但在所有的食材中突出鹽的作用的卻為數不多,比如鹽水鴨、椒鹽大蝦等,但是最令我留戀回味的,應該就是老家的芝麻鹽。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同樣是收割莊稼,魯西南地區人們對收穫莊稼的稱呼卻不盡相同,比如「砍棒子、砍高粱(收玉米、高粱)」「割豆子(收大豆)」「刨地瓜(收紅薯)」「薅棉花(拔棉花柴)」等,而非常有意思的是管收割芝麻叫「殺芝麻」。
  • 芝麻鹽,吃到芝麻的家常味道
    頭髮乾枯、皮膚乾燥、腸燥便秘,小小的芝麻就可以解決了。    芝麻入肝,有明目的作用,肝血充足眼睛自然有神。人老了眼不花、耳不聾是因為肝和腎的功能好,肝開竅於眼,腎開竅於耳,因而補肝又補腎的芝麻被稱為「長生之食」。
  • 配方 | 日式鹽麵包(鹽可頌)
    日式鹽麵包(鹽可頌)雙11狂歡後做個爆款吧
  • 「芝麻鹽」夾克這麼好,復古迷憑什麼獨吞?
    它就是傳說中的「芝麻鹽夾克」——Brown's Beach Jacket(BBJ)。這件最早能防風雨的夾克不只有「芝麻鹽- 獨特的「芝麻鹽」材質 -他們獨創的面料「Beach Cloth」,由 73% 的羊毛和 27% 的棉混紡製成。不同顏色的紗線交織形成了深淺混色效果與強烈的凹凸感,呈現特殊的「霜降」紋路,故而又被成為「ごま塩」(芝麻鹽)。
  • 炸辣椒油時,先放鹽還是後放鹽?30年大廚:放錯等於白炸了
    炸辣椒油時,先放鹽還是後放鹽?30年大廚:放錯等於白炸了於是忙活完其他事,下午就開始準備炸辣椒油,炸之前打電話給一個當廚30年的朋友,發了個諮詢的消息,大廚只囑咐了我一個事,關於炸辣椒油放鹽的時間點。那麼炸辣椒油時,先放鹽還是後放鹽呢?
  • 周德新 | 鹽蒿菜
    上午,妻子從超市買回了一大包鹽蒿菜,呵!這可是個稀罕物!我當即將它用溫水泡發,晚上將它洗淨後,加上醋、醬油、味精、蒜泥、辣椒、香油,然後拌一拌就端上了桌,孩子們搶著吃,都誇味道不錯。想不到鹽蒿菜竟成了餐桌上一道很受歡迎的佐餐小菜!孩子們對鹽蒿菜都很生疏,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菜。其實,提起鹽蒿菜,五十歲上下的人不僅熟悉,而且對它還有著特殊的感情。
  • 想吃海苔擔心鹽分高?試試這款低鹽的海苔堅果夾心!
    想吃海苔擔心鹽分高的小夥伴,試試這款低鹽的海苔堅果夾心,它沒有任何添加劑,無香精,非油炸,是由海苔+優質堅果+天然調味品組成的健康零食,口感酥脆,有層次感。▌用料考究我們平時看見的海苔,大多是兩片海苔,或者中間夾點芝麻,而全食物日記海苔堅果夾心中間夾了滿滿的堅果,撕開上層的海苔,能看到完整的大顆扁桃仁和腰果片,口感酥脆。
  • 做菜少油少鹽小妙招
    1.用蘸調味料的菜來代替炒菜比如蘸味肘片這道菜,食物的表面有濃濃的口味,入口很好吃,而裡面並沒有進去多少味道,實際上的鹽攝入量也就沒那麼高了。2.炒菜時可放一些醋增加口味酸味可以突出鹹味,讓味道不那麼濃的菜餚也會感覺好吃一點兒。
  • 沐浴鹽,洗臉鹽,都市流行「鹽生活」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鹽還只是充當廚房裡的調味品的角色,那你就太落伍了,現在都市正流行「鹽生活」,沐浴鹽、洗臉鹽、果蔬洗滌鹽……形形色色的鹽產品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
  • 【晶之夢】這種鹽可不一般——御守鹽
    人們經常接觸的鹽主要以食用鹽和工業鹽為主,很少有人會聽說御守鹽這種神奇的鹽,其背後隱藏的歷史,充斥著滿滿的神秘感。傳說,御守鹽來自公元1世紀的日本,是被一個叫「旗木佐佐鹿明」的船運工人發現的。 而長期在海上漂泊的船運工人經常會遭受夢魘,但那些將御守鹽放置自己床下的船運工人們後來竟沒有被「鬼壓床」。後來,旗木佐佐鹿明將這種鹽分發給自己的船運工,防止鬼壓身。      此事被日本著名的通靈大師賚良知曉後,便將之命名為「御守鹽」,並請求旗木佐佐鹿明為其挑選真正的御守鹽。之後,中國的陰陽五行說、道教咒術和密教佔術傳入日本,此時處於平安時代,陰陽師盛行,因而御守鹽成為風水布局、消除邪靈的神物。
  •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時間:2021-01-07 2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分是什麼?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介紹 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這個粉鹽和普通鹽的區別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關於鹽|鹽的種類、甄選和妙用
    五味之中,以鹹為首。
  • 「鹽可頌」和「可頌」的區別,難道只是多了個鹽?
    在東歐,人們會為賓客獻上「麵包和鹽」,視為一種歡迎客人的習俗。後來這種做法也逐漸影響了歐洲其他地區的麵包。▲「鹽棒」麵包一般為長棒狀,表面裝飾海鹽、芝士、芝麻、罌粟籽等,是奧地利、德國最為普遍的麵包之一。
  • 味可莊園越南鹽焗腰果
    儘管是零食,但是對人的身體也有很多好處腰果是我們生活當中很常見的一種堅果 因其口感酥脆,營養豐富,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越南鹽焗腰果,酥脆香甜!越南當地的腰果十分正宗,這是屬於當地很有名的特產之一,越南是腰果的出口大國因為氣候條件,環境土壤等很適合種植堅果,水果等。越南盛產腰果,個大,顆粒飽滿,營養豐富。
  • 鹽可頌≠可頌,它們之間的區別遠不止差一個「鹽」字!
    而鹽可頌麵包,最早是起源於日本,隨後迅速在中國臺灣、內地地區流行,掀起了一陣鹽可頌風潮,是每家麵包店的必備爆款產品。鹽和黃油的完美搭配,讓看似簡簡單單的鹽可頌,內心卻有著豐富的層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可頌和鹽可頌,僅僅相差一個字的兩款麵包究竟有什麼不同。鹽可頌和可頌,雖然二者之間只是多了個「鹽」,但其實一點「親屬關係」都沒有。
  • 娓娓道來:我們是「世上」的鹽,而不是「天上」的鹽
    我們先來作禱告,求神賜福、使用以下的時間:(略)  【太5:13】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我們繼續分享「你們是世上的鹽」。在上一講中,我們分享了(1)「是」鹽,不是「做」鹽。鹽,之所以有滋味,是因它的本質決定的。它是「鹽」,所以就有鹹味。一個裡面有主生命的人,就是「鹽」。  (2)鹽,人人都需要。
  • 鹽系是什麼意思 鹽系指的是什麼意思
    現如今網絡標籤文化越來越有趣,就拿男朋友來說,先有最經典的犬系男貓系男一說,後來又有了各種小狼狗、小奶狗,最近又出了新型名詞——「鹽系男友」。那你知道鹽系是什麼意思嗎?「鹽系」是一種以帥氣、酷炫和冷峻感為主的外形風格。既可以形容面部特徵也可以形容穿搭風格。
  • 湯種奶鹽麵包,好吃到感動了自己
    其實它並不是牛角包🥐,只是塑形一樣的日式軟麵包,所以我覺得「鹽麵包」更能凸顯它樸素卻不普通的氣質,也符合日本簡單粗暴的命名方式。前陣子尋了方子來做,真是好吃到感動了自己。為了更柔軟的口感,用湯種的方子;為了更能襯託鹽味,用牛奶代替水,於是它變成了奶鹽麵包。
  • 好鹽和普通鹽在做菜時有區別嗎?
    不同的鹽在味道上確實是有區別的,世界上甚至還有專門品鹽的職業,他們叫selmelier,也就是品鹽師;但在實操過程中,能夠在盲測中品嘗出不同種類鹽的人其實並不多(一些含有礦物量很高的鹽除外)。但既然這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高級鹽?為什麼做菜的時候還是會指定特定的鹽呢?其實這是因為鹽在高級菜餚中起到的作用不單單是它的味道,還有形狀、粘性、香氣、顏色等等等等特徵。
  • 「撒鹽哥」終於要上架了!趕緊存鑽石,天美:9月發售
    可以加老王微信,跟老王一起開黑上分~一、程咬金新皮膚王者榮耀程咬金的新皮膚「撒鹽哥」已經曝光好久了,只是上線時間和售賣方式一直沒有落實下來,終於天美在宣傳在新版本的時候提到了這款皮膚,並預告了將在9月份上線,還把這款皮膚定為史詩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