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最終卻幾乎變成了毀容,這讓鄭州的朱女士始料不及。朱女士去整形機構做隆鼻整形後,非但沒有像宣傳的那樣變美,反而導致了鼻頭歪斜肥大,雖經修復卻一直未能恢復原狀,而且似乎嗅覺也出現了問題。而更讓朱女士感到無助的是,在經歷了漫長的3年維權後非但沒有結果,就連之前為之做手術的美容機構也已註銷工商登記,朱女士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權利該去找誰討回。
美容變毀容,女子隆鼻後鼻頭歪斜嗅覺異常
「我覺得自己做了那家美容門診的小白鼠。」日前,當事人朱女士向華商報記者講述了她3年前的美容經歷。
朱女士介紹,她是於2016年12月10日,在朋友的陪同下,來到位與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嵩山南路10號中原商務大廈3樓,鄭州市二七區一美醫療美容門診部做雙眼皮手術,「但當時一個美容顧問用別人手術前後變漂亮的照片做我的工作,說觀察我的臉發現我的鼻子有缺陷,可以做假體和耳軟骨隆鼻手術,會讓我變得更年輕漂亮,當時這個手術他們正在做手術。」朱女士回憶說,自己沒有經得住美麗的誘惑,就同意做了這種手術。
然而,讓醫患雙方都沒有想到的是,朱女士的手術讓雙方都陷入了長期的尷尬之中。朱女士介紹,當時美容顧問稱她需要繳納2000元現金,並經醫院內部人員協助在一金融平臺幫助貸款共計花費3萬餘元,通過一美醫療美容門診部馬姓院長做完手術後,經過恢復,朱女士驚愕地發現,自己的鼻子歪了,而且鼻頭肥大,凸凹不平,假體耳軟骨突出嚴重,鼻頭紅腫,皮膚破損,朱女士甚至覺得嗅覺都出了問題。
朱女士到一美整形反映,該機構當時的徐姓負責人稱出現這樣的問題屬於正常恢復期,並提出只要再花1000元打一針疤痕軟化針,就能夠恢復。朱女士接受了對方的方案,然而結果並未像對方所講的那樣,朱女士的鼻子問題仍在,她再次找到對方交涉,徐姓負責人又提出讓朱女士再次交10000元,進行修復。「這時候我已經不相信他們了。」朱女士不同意,懷疑一美整形的資質和技術有問題,而院方態度開始惡劣。後經多方溝通,於2018年8月進行第二次手術把假體耳軟骨取出,經過一年的恢復鼻子仍然出現外部凹凸不平,鼻子歪斜肥大,而且有嗅覺失靈的現象。
「那個醫院已經不幹了,跟我沒關係」
「實際上,我到現在都無法出去見人。」說起三年來的遭遇和折磨,朱女士痛苦不已,她表示,她的問題沒有解決,但之前的美容醫院已經改頭換面,仍在給人做各類整形手術,她擔心其他人也像她一樣成為受害者,卻又求告無門。
朱女士手機中保存著的2019年9月與一個名為「一美洋洋」的聊天記錄顯示,她曾多次找到該工作人員要求賠他的鼻子,但對方表示自己作為普通員工已代為溝通,並提議朱女士去找徐姓負責人交涉,稱自己還會幫朱女士協調。
日前,華商報記者未能聯繫到當時的徐姓負責人,但朱女士卻聯繫到了該名男子,在雙方的交涉錄音中,徐姓男子表示,朱女士做完手術嫌做得太高,身體承受不住,最後也降低了。「那個醫院已經不幹了,以前的醫院是幾個股東合夥開的,跟我沒關係,也不是我的醫院,我就在裡面上個班,不是負責人。」徐姓男子稱,他可以幫助介紹就鼻頭歪斜進行修復,但之前的醫院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沒人負責。同時,他還對朱女士所講的嗅覺出現問題提出了質疑,「哪有說(做手術)嗅覺會出現問題,你可以去系統檢查,可以走法律途徑解決。」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原美容機構已註銷,其工作人員原址更改名稱繼續給人做美容
華商報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一美醫療美容醫院實際上就是一家個體工商戶,鄭州市二七區一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法人姓張,工商系統中顯示2019年4月註銷狀態,該美容門診部還曾有2次開庭,6起法律訴訟案件。還有2次失信人員執行公告。二七區法院還曾依法凍結其銀行帳戶23160.75元。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曾於2019年1月24日執行其名下財產時,發現被執法人名下無銀行帳戶、證券帳戶、車輛等信息,未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2019年2月15日,該機構共欠款40餘萬元,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無法償還,被納入限制高消費系統。
而正在朱女士尋找鄭州一美醫療美容門診部交涉其隆鼻手術失敗的補救措施之時,原美容門診部已被註銷,現在成了一家名為鄭州一美星範美容服務有限公司,經查詢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12月,沒有醫療廣告許可,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醫療美容項目的審批文件。法人徐某,正是朱女士一直尋找的原一美醫療美容門診部的運營負責人。而該機構的經營範圍為:醫療美容服務:生活美容服務,銷售第一,二,三類醫療器械的一個公司。
華商報記者 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