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注意到今年某些平臺的年中大促從6.1就開始了,不僅是平臺方、運營方,就連不少品牌在今年的兒童節都格外努力,花招頻出。
在520過後僅11天後的兒童節,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大家盯準了這個市場?
想過兒童節的大朋友們,真的是童心未泯嗎?
01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在最近兩年也算是小火了一把,無論是90後、80後、還是70後,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股勁,希望自己能夠永遠保持年少時的那些特質,用這些特質再往前走一走。
保持初心,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尤其當你開始感受到生活的壓力時,就更加知道初心不易。
太多人在社會裡迷失了自我。
這份工作我不喜歡,我很想離開,但我剛買了房,有房貸要還,我不能輕易就這樣做出選擇。我想要輕鬆一些,可老婆孩子都需要有人照顧,需要經濟支撐,我不能就這樣輕言放棄。我很想要一個機遇,但我,始終沒有遇到我的伯樂……正因為有太多的不順,才越發羨慕那個肆意的年少時代。
02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
我並不期盼他會有玻璃鞋和白馬,我驚訝的是情話竟然會變成謊話。我從沒想過有了他還孤單的可怕,我突然想起從前陪我那個洋娃娃。
當年SHE火遍大江南北的《不想長大》,講述的是長大後充滿謊言的愛情,外面的誘惑太多,誰也不能保證會發生什麼,再好的感情都可能會因此留下裂痕。
且不論愛情裡是不是會變得充滿背叛,單就說初入社會,就有不少人際關係要去面對了。
工作有工作的煩惱,涉及到一個部門的同事,上下級關係,以及對外合作夥伴。再加上雜七雜八的人際社交,那更是數不勝數。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
不想長大的背後是內心深處對於外界的抗拒,又或者說,是對爾虞我詐的不願接觸。
如果可以,誰不想一直當一個任性的孩子,誰不想永遠保持童心?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期待過,成為自己的超級英雄。但到後來才發現,現實裡哪有什麼英雄,那些不妥協的人大多會被早早淘汰。
03期盼認同感,想要融入
兒時融入一個群體的方法非常簡單——嬉笑打鬧。
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走進一個人的世界是那麼困難。
你用真心以待,對方不一定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若你不付出真心,那就更加沒戲。
很多小時候我們能夠做到的事情,在現實面前被打得支離破碎,過去的小成就都變成了泡沫,消失不見。
楊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期盼得到外界的認同,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要面對的那個人是我們自己,如果能夠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自然可以不顧他人的眼光。
不過,這樣的一種論述其實很難做到。
身處於社會的漩渦中,怎麼可能真的做到片葉不沾身?
說到底,我們想要尋求的,不過是曾經那顆炙熱單純的心,願所有人:即便不能保持初心,也依然可以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