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口建設的提速,自動化設備已替代碼頭上人工操作

2020-12-14 中華網科技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坐在玻璃駕駛室裡開岸橋,需要「貓著腰」、綁著安全帶,以俯視的姿勢操作裝卸貨櫃。高空作業,風大不說,趕上有雨有霧,視線受阻,邵金喜幹起活來,更得低著頭,慢慢操作。一個班,12小時,一直這麼低著頭彎著腰。

在天津港這樣的岸橋司機有很多。

邵金喜回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有一次下夜班我突然看見老師傅扶著欄杆一直在揉腰、揉頸椎。當時很不理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體會到了這種酸痛難忍的感覺。」

去年5月,邵金喜所在公司,完成了對堆場31臺軌道橋的智能化改造。

電腦操作到底行不行?第一鉤首秀,所有人都服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自動化軌道橋的機械效率,都穩定在每小時35箱以上。

延續幾十年的作業模式在天津港徹底改變了!

8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天津港太平洋國際碼頭。這裡岸線2300米,曾經是天津港最大的貨櫃碼頭,能夠滿足世界上所有在航大型貨櫃船舶的接卸。可記者看到這裡的工作人員其實並不多,特別是岸橋上方的駕駛室空蕩蕩的,一個司機都沒有。

「隨著智慧港口建設的提速,越來越多的自動化設備已經替代了碼頭上人工操作,現在大部分操作人員已經脫離了以前在岸橋上作業的模式。」太平洋國際碼頭工程部副經理張利偉說,遠程操控司機在中央控制室,通過兩塊屏幕就能監控整個作業流程,操作只需操縱杆和滑鼠,機械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大量重體力勞動。依靠設定好的程序,一人可同時管理6臺設備。

對邵金喜來說,最幸福的是告別了大汗淋漓、滿身油汙的高空工作環境,成了身著白襯衣、黑褲子,坐在辦公室裡的白領。

無獨有偶,在碼頭上幹了十多年貨車司機的惠學靜,經過培訓升級成為一名港口無人駕駛智能電動貨櫃牽引車(簡稱「無人集卡」)的後備安全員。

今年年初,天津港在全球首次實現25臺無人集卡成組整船作業。這些無人集卡全程無需人工幹預,最高行駛速度不低於35km/h,全局定位精度小於10釐米,輪胎吊/軌道橋下精準定位精度小於3釐米,對位時間不超過10秒,能識別並避讓其他有人駕駛貨櫃卡車、工程車輛、行人、港機設備等,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原先在他看來「枯燥無味」的工作一下子新鮮起來。雙手被無人駕駛技術完全解放出來,車輛根據預定的指令,自動行駛裝卸貨櫃,惠學靜只需保障車輛安全即可。

天津港進入了一個智慧化的新時代!

疫情暴發以來,智慧港口的創新應用成為復工復產的有效支撐。今年上半年,天津港集團生產實現逆勢雙增長,完成貨物吞吐量2.08億噸,同比增長1.7%;貨櫃吞吐量完成857.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9%,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對我們基層員工來說,智慧港口建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工作環境的改善、勞動強度的減小,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對於邵金喜和惠學靜的變化,設備工程師屈東升這樣說道。

實際上,智慧港口建設帶來的不僅是工作環境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是工作觀念和思想的升級。

「岸橋司機屬於高空作業,以前全是一水的大老爺們。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像一線單位,那麼大的大型機械,也會有女同志操控。但現在智能化改造後,這種固有觀念已被打破。已經有6名女性遠程操控司機加入我們的隊伍,還成立了一個巾幗班。」邵金喜說。

而很多和邵金喜、惠學靜一樣,從一線退下來的老司機們,經過培訓成了設備養護員、後備安全員。

「現在工作環境變好了,活兒也比過去輕省了,掙的錢卻多了。我覺得這就是建設小康社會給我們基層工人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說起現在的工作,邵金喜喜上眉梢。

(記者 張 強 王延斌 記者 胡利娟)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智慧港口"再擴建!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建設開工
    他介紹,疫情後青島港口的貿易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經測算,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貨櫃吊裝效率全球第一。同時,邢昌友表示,目前,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建設已經開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建設已於2019年11月投產運營。全自動化碼頭二期運用了氫能源自動化軌道吊、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
  • 山東港口青島港鑄造碼頭「最強大腦」
    張連鋼團隊鑄造智慧港口建「中國式」自動化碼頭迫在眉睫在黃海之濱、膠州灣畔,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坐落於此。全自動化碼頭代表著海洋港口貨櫃裝卸的最高端形態,是一個國家港口綜合科研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集中體現。20世紀最後十年,自動化碼頭逐漸崛起,成為世界強港競相追逐的「大國重器」。然而作為全球港口大國,中國在世界前十名貨櫃大港中佔據7席,但在象徵全球港口最強科技的全自動甚至半自動化碼頭榜單上卻寂寂無名。
  • 建無人駕駛碼頭、全自動化操作,太倉港5年內建成千萬標箱「大港口」
    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蘇州港太倉港區正在打造全省首座無人駕駛、全自動化的貨櫃碼頭,預計三五年內,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太倉港將實現千萬標箱 " 大港口 " 轉變。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 / 文 蘇蕊 / 攝)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
  •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再破世界紀錄
    本報電4月16日,山東港口青島港正式宣布,在「德翔佛森堡」輪作業中,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4.6自然箱/小時,再次刷新由其創造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當前,部分海外傳統碼頭因疫情風險而被動關閉,青島自動化碼頭零接觸、低風險、高效率的科技優勢被進一步凸顯。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作業現場(見圖),人員足不出戶,生產場地空無一人,AGV導引車自動運行,人員聚集和接觸風險大大降低,徹底顛覆了傳統人工碼頭生產管理模式。
  • 蘇州打造全省首個全自動化貨櫃堆場 太倉港四期碼頭主體完工
    目前四期貨櫃碼頭工程主體完工,西側貨櫃堆場上,吊裝軌道也鋪設完畢,即將進行場地硬化。碼頭旁的挖泥船則在清理淤泥,以確保碼頭水深達到25.5米。,太倉港四期貨櫃碼頭工程主體完工,軌道吊和橋吊等主要設備開始設計製造,TOS主要生產系統也在同步開發中。
  • 智慧港口更高效
    近年來,河北唐山港集團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口岸綜合服務能力,藉助5G技術加快數位化轉型,全力打造綠色、環保、高效的智慧港口。目前,唐山港已在貨櫃自動化碼頭建設、無人駕駛貨櫃卡車研發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既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好保障生產運營安全。圖為通過遠程操作的卸貨作業現場。
  • 「5G+智慧港口」又一成功實踐 廣州港貨櫃碼頭實現無人化理貨作業
    近日,基於 5G 的貨櫃碼頭智能理貨平臺率先在廣州港貨櫃碼頭公司投入使用。如今,碼頭前沿理貨作業已實現無人化,後臺的一名理貨員足不出戶即可全面了解碼頭岸邊作業動態,輕點滑鼠就可完成 2-3 臺岸橋的裝卸船理貨作業。
  • 河北黃驊港區項目建設寒冬「不打烊」 用RFID實現無人值守
    負責項目建設的河北港口集團滄州礦石公司董事長楊學軍表示,將堅決落實「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保環保」要求,建設綠色智慧平安港口,把礦石碼頭一期(續建)工程打造成為放心工程、優質工程,為腹地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自去年6月份開工以來,滄州礦石公司嚴格管理施工質量,全線推進施工進度,力爭將該工程打造成精品項目。
  • 「科技賦能 打造智慧綠色安全港口」 第八屆亞太港口科技國際峰會...
    積極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努力實現港口智慧、綠色發展,是港口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使命。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著力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綠色、智慧、平安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開放融合發展,推進港口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國航運研究中心發展促進會定於2021年1月19-20日,在上海市組織召開「第八屆亞太港口科技國際峰會」。會議圍繞政策解讀、經驗分享、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智慧、綠色、安全港口案例展示等環節展開。
  • 從「零」到多個「世界領先」,這個碼頭的故事足夠震撼人心!
    時光上溯到1993年,荷蘭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自動化碼頭,隨後荷蘭、德國等國陸續建設30多座自動化碼頭。可被譽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的全自動化碼頭,因為建設難度大、成本高、收益慢被稱為「貴族碼頭」是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奢侈品」。
  •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杜拜環球碼頭工程獲「詹天佑獎」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9月22日,全國「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評比結果揭曉,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杜拜環球碼頭工程即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工程榮獲詹天佑獎。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杜拜環球碼頭工程碼頭岸線長度1320米,設計年通過能力320萬TEU,共建有4個泊位,該工程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貨櫃自動化碼頭,其中,一期工程兩個泊位用3年半時間完成國外碼頭8-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建設成本為國外同類碼頭的2/3;二期工程兩個泊位僅用1年半時間建成並投產運營。
  • 從2小時到2分鐘,提貨單無紙化 助力兩江新區果園港智慧港口建設再...
    記者近日從兩江新區獲悉,由果園貨櫃碼頭有限公司開發的貨櫃提貨單無紙化平臺已經正式啟動運行,能最快在2分鐘之內完成提貨所需的全部手續,將大幅提升果園港運營中的信息化程度。(果集司供圖) 據了解,在實現電子提貨單之前,所有業務單證均為紙質,需要依靠人工流轉。
  • 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第6次刷新世界紀錄
    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上圖)「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成績,第6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
  •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派繁忙
    圖為12月1日,位於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一派繁忙。 張進剛 攝  《中國質量報》
  • 關於自動化中藥配方煎藥中心建設的思考
    但是,由於中藥湯劑是辯證治療,一人一方,生產大量依賴人工,若日加工處方三千張,所需操作人員往往達到上百人,人工成本高昂。同時,煎藥中心生產環境相對惡劣、粉塵和潮溼高溫、操作工作重複和強度高,一定程度上導致質量控制不佳和人員管理低效。因此,規模超大的煎藥中心亟需引進自動化生產技術來取代人工操作,降低成本,促進煎藥中心管理轉型升級。
  • 大灣區主流媒體探尋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12月12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主題採訪活動來到位於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只有幾個工作人員的碼頭,卻是一派繁忙景象。「這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裝卸效率最快的自動化碼頭,也是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 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通過驗收
    青島新聞網9月28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徐竹楓)9月25日,由駐青央企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承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通過交工驗收,為年底投產運營奠定基礎。主要包括基槽開挖、基床整平、沉箱出運與安裝、箱內回填、碼頭墩臺施工、碼頭附屬設施安裝等,建設工期兩年。項目建成投產後,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年通過能力將達到5000萬噸,實現倍增,為青島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城市注入強勁動力。自開工建設以來,建設團隊克服海況惡劣、天氣不利等因素影響,全力保證各項施工節點按期完成。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青島港口門戶城市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好國際郵輪母港區,攜手加快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 全球首套「無人化港口門機人工智慧理貨系統」落地珠海港
    ,助力智慧港口裝備的創新升級,讓物流業創新、協同、科技、開放、共享發展更進一步,從而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業內的引領示範作用。珠海國際貨櫃碼頭(洪灣)碼頭操作部副經理陳東介紹,門機因為特殊的構造和作業流程,一直採用最原始的人工理貨方式,不利於碼頭的安全管控,且人工理貨的速度和準確度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