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一直都是營養界的網紅,不少家長也因為「粉絲濾鏡」的緣故,覺得益生菌太好用了,腹瀉、便秘、消化不良、過敏、體質弱……,寶寶的什麼毛病都能治。但今天我們得拋開濾鏡,客觀地來認識一下益生菌,以及怎麼選適合寶寶的益生菌。
腸道是身體裡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屬於身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寶寶的腸道健康了,對全身的健康有很大幫助。而益生菌就是生活在腸道中的一類對身體有益的微生物,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能抑制有害細菌繁殖,幫助營養吸收,像小衛士一樣守護著寶寶的腸道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補充足夠數量時,有助於保護腸道及身體健康。
給寶寶補充益生菌,比較明確的幫助有:
● 緩解病毒性腹瀉
● 緩解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 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過敏性疾病,比如食物過敏、皮膚過敏
世界過敏組織表示,補充益生菌對寶寶的部分溼疹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還有許多其他的研究成果,比如特定的益生菌能緩解或改善便秘、腹痛、脹氣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01.要選對菌種菌株號
在選擇益生菌時,首先要學會看菌株。我們通常聽到的什麼「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這些名稱就是「菌種」,而這些菌種下,又有不同類型的「菌株」,而我們真正要用的就是這些菌株!
2020年5月底,國家衛建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布了2020年第4號公告,嬰幼兒可食用的益生菌名單在原有的9個菌株號基礎上又新增了3個。
家長在選擇益生菌時一定要看清菌株號,因為不同的益生菌,作用會有差異。比如:動物雙歧桿菌Bb-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過敏等問題;羅伊氏乳酸桿菌DSM17938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嬰幼兒腸絞痛等問題;短雙歧桿菌M-16V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呼吸道感染等問題……
02.要關注活菌數
益生菌進入身體都要在口腔、胃部經歷唾液、胃酸、膽汁等等嚴峻的考驗,在這期間菌株要消耗許多「菌命」來開闢一條通往腸道的道路。
因此菌株需要足夠多的數量和足夠強的繁殖能力,才能扛過這些重重考驗乘風破浪而來,進入腸道,發揮作用。這也是為什麼益生菌產品動不動就一份含幾十億活菌。
所以家長在選擇益生菌時,要關注活菌數是否達標,《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評審規定》中也明確規定,這樣才能保證在益生菌到達腸道時能留有發揮作用的量。
03.拒絕不好的添加
家長在挑選產品時還要注意,益生菌製劑的成分要儘量純粹。拒絕含有菊粉、甘露聚糖等不適合嬰幼兒食用的添加劑;拒絕含有白砂糖、葡萄糖、蔗糖等會增加寶寶齲齒風險的糖分物質,我們是給娃補充益生菌的,不是喝糖水喲~
除了上面這些注意點,媽媽們還可以儘量選擇大品牌的,並有臨床驗證有效的益生菌產品,這樣品質才有保障哦!
說了這麼多關於怎麼挑益生菌,掐指一算,你們肯定想讓小編直接推薦唄~
巧了,今天正好想給媽媽們安利3款滿足上面各種要求,來自童年故事的益生菌。想必家長們都很熟悉,在媽媽圈的口碑也很好,就不用小編多介紹了。3款益生菌產品都是滴劑形式,小寶寶、大寶寶都能食用,非常簡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