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可以任意批評只在電視上見過、現實中根本沒見過的人?」風靡全球的日本真人秀《雙層公寓》,23日傳出震撼消息。在最新一季「東京篇:2019-2020」出演的女子跤咬選手木村花,疑因不堪網友長期言語霸凌,在個人推特與IG接連發出負面消息後,選擇自我了結一生如華,年僅22歲。
《雙層公寓》為日本富士電視臺與Netfilx合作制攝的真人秀,標榜「無劇本」演出,製作單位找來三男三女,並提供豪華公寓與跑車,通過鏡頭記錄這些互不相識的年輕男女共寢一室後的生活,其中以友情的建立、愛情的萌芽等「暖劇情」令全球觀眾為之著迷。《雙層公寓》於2012年開拍,2015年首度與Netfilx合作,且將拍攝基地遷至美國夏威夷,選角也更為國際化。
木村花在2019年10月以遞補身份加入《雙層公寓:東京篇》後,挾帶原女子摔角新星的話題與亮眼外形,很快獲得觀眾的高度關注,但通過節目所呈現的木村花人設,成了觀眾口中所說的「講話直白」與「個性很衝」。
本次導火線,日本方面推測,先前在日本首播的新一集節目中,木村花因為室友小林快將她的客制摔角衣拿去洗衣機跟其他衣物一起洗,導致要價10萬日幣的摔角衣縮水、褪色。木村花知道後,與小林快起了爭執,情緒激動下更拍掉小林快的帽子。
這一幕播出後,令原先早已對木村花心有不滿的觀眾大舉「出徵」木村花的推特與IG。木村花生前在推特指出,每天有超過百條很直接的留言謾罵,她自承自己很受傷,並伴隨著「結束生命」、「消失吧」的念頭。並說「謝謝媽媽把我生下來,也感謝支持陪伴我的大家,對於這樣軟弱的我感到抱歉。」「我愛你,要快樂地長命活下去喔。對不起。」在IG貼文對愛貓致歉,被視為生前最後的遺言。
種種跡象,使外界將本件憾事歸咎於網絡暴力,「言語會殺人」再度成為日本社會熱議關鍵字。
綜觀近年來日韓社會的網絡暴力事件,包含韓國的具荷拉與雪莉、臺灣楊又穎,以及本次《雙層公寓》的木村花皆為女性,這2個亞洲國家有著父權體制的傳統,男性相較女性擁有更多權力,性別間的不平等更為明顯。但弔詭的是,「當女性作為受害者,會被指責你為什麼要當受害者?而當女性拒絕當受害者時,這樣非典型的受害者形象又『太像男人』」,這使這些遭受網絡暴力的女性陷入「怎樣都不對」的困境。
至於為什麼這些網絡暴力多是針對女性相貌與身材等外在條件?除了社會時常教育女性注重外表外,另外對網友來說,由於他們對當事人所能接觸到的消息也只有媒體上所塑造出的形象,在缺乏對細節的了解下,攻擊外貌自然成為最簡單的捷徑。
此外,網絡的「匿名性」會使網友得以在暗處而不被其他人針對,也會因為「看不見」的特質,令其手段再升級。網絡暴力有個心理學的專有名詞叫做「看不見的拳頭」,如同你被「蓋布袋」被亂打一頓後,卻不知道剛剛是誰毆打你一樣。
從真人秀面世以來,在技術面上,已從早期的偷拍、側錄方式,到現今以高規格的攝影設備掌控畫面質感,甚至以如同偶像劇的拍攝手法經營畫面美學,如此「類戲劇」也宣稱「無腳本」的節目進行方式,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同時,更因為出演角色的「類藝人」身份,相較於藝人與素人之間,使觀眾更易代入自身,進而使觀眾、真人秀與出演成員三者間形成緊密關係。
真人秀之所以於全球狂熱、成為影視娛樂的主要商品之一,「類藝人」的設定提供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雖然我是素人,但不必是藝人才能登上熒幕,類藝人作為過渡角色,提供觀眾實踐可能的想像。心理學實驗證實,在一些強調正向勵志的真人秀中,觀眾在看完後親身去操作實踐的機率也隨之提高。
以《暮光之城》電影為例,有相關實驗發現,觀眾將自己代入劇中角色後,他的幸福感、心跳等受試結果都與現實中的戀愛感受相同。他認為,這樣的代入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正面效果。在另一個實驗中,則是讓受試者觀看暴力攻擊行為的真人秀,結果發現實驗組會因此提升攻擊行為,同樣需要留意。
木村花在《雙層公寓:東京篇》的真人秀還未播完,她的真實人生卻已畢業登出。網絡暴力在社群媒體成為日常背景的此時,相關教育與法制工作顯得緩不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