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鵬飲料林木勤:奔跑不停歇,站穩功能飲料民族第一品牌

2020-12-13 中證網

  飲料行業血拼的殘酷,恐怕沒有人比林木勤更能感同身受了。作為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東鵬飲料」)董事長,林木勤2003年接手東鵬飲料,從年營業收入不足2000萬元,到2009年切入能量飲料,七年裡,靠著一瓶零售價僅一元、利潤僅三分錢的茶飲料,帶領員工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東鵬特飲銷售額突破一億、十億,發展到現在的行業前茅,這一路走來,沒有人比林木勤更清楚「道阻且長」的真正內涵。

  咬定「飲料」不放鬆

  埋頭深耕三十載

  回溯林木勤和東鵬飲料的過往歷程,從瀕臨倒閉的國有小廠到殺入能量飲料,再成長為能量飲料民族品牌代表,東鵬飲料的每一步,都是林木勤專注飲料行業、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足跡。

  1987年,意氣風發的林木勤來到深圳,進入飲料行業。「當時真的沒想到,這一幹就是一輩子。」林木勤笑著說,「最開始是在基層生產線,後來又去做技術、採購、銷售等,深度參與了飲料行業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直到現在,我閉著眼睛都能想像出飲料從原料到消費者的每一個環節。」

  「2003年!」在被問及東鵬飲料的轉折點時,林木勤毫不猶豫地回答。彼時的東鵬飲料瀕臨倒閉,年產值不足2000萬元,如期發放工資成為難題。改制,成了東鵬渡過難關的首要選擇。林木勤正式接手,買下公司的品牌和生產設備,繼續生產飲料,從此開啟了一條艱辛但卻有意義的品牌之路。

  「沒有資源、沒有渠道、沒有資本,這就是我接手東鵬時的困境。」作為一個在行業摸爬滾打三十餘年的老將,林木勤回憶起當初的歲月,仍然記憶猶新。沒有資源,自己去跑,從一個市場到另一個市場,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沒有渠道,自己去建,每天聯繫無數個經銷商,談渠道、談價格;沒有資本,自己去攢,「自掏腰包,每個民營企業家都幹過吧。」

  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之地,精準管理、控制成本成了林木勤的必修課。「這盒飲料,你喝過嗎?」林木勤拿起了擺在手邊的菊花茶,「零售價一元,利潤2-3分錢,便宜吧?但正是這盒飲料,救了我們的命。我們賣了七年。」

  「這麼薄的利潤,稍有不慎,就虧本了。」林木勤笑言,「那段日子,我最關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如何控制成本,一是洞察消費者需求、切入新賽道。」

  舉全力切入能量飲料

  東鵬特飲不平凡

  「沒有東鵬特飲,就沒有東鵬飲料的今天。」這是林木勤對東鵬特飲之於東鵬飲料的定位。

  行業內部人士表示,任何一款成功的飲料產品,都不是決策者、設計者突發奇想的結果,一定是團隊長期打磨的結晶。「非常可樂、匯源果汁,這些曾經的大單品,都沒落了;娃哈哈啟力、伊利煥醒源,也未能藉助品牌的力量發展壯大,這足以證明這個行業的殘酷。東鵬飲料選擇集中全力打單品,至少現在看是成功的。」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林木勤的印證。「2009年切入能量飲料,看重的是市場需求和空間,但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能量飲料已經出現市場領軍品牌,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打出差異化競爭,求得生存與壯大,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

  在需求端,能量飲料當時只有一款王牌產品,6元的零售價較高,對於很多年輕消費群體而言,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看到了市場痛點後,林木勤開始思考如何在保證飲料口感、質量不變的情況下,依靠改進包裝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滿足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

  「我還是很貪心的,既要產品質量又要價格優勢,這也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要走一條異常艱難的路。」深諳飲料行業的林木勤,親自帶隊,做技術研發,以期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金屬罐裝和塑料瓶裝在生產工藝和成本上存在顯著差異,採用金屬罐裝,成本降不下來;瓶裝,當時沒有技術,無法做到。」林木勤提及當時的困境,略顯激動,「我幾乎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用較低的成本做同樣品質的產品。」通過長期生產流程改造,東鵬飲料終於設計出帶防塵蓋的塑料包裝,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將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為公司產品定價奠定了基礎。

  對於沿用至今的塑料防塵蓋包裝,林木勤頗為得意,能量飲料的應用場景豐富,戶外、長途、旅遊等,相較於易拉罐式的包裝,塑料瓶裝更衛生、方便,消費者攜帶便利,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2010年後,瓶裝東鵬特飲呈現幾何級數增長;2012年,東鵬特飲在東莞的銷量突破億元;2013年,飲用人數突破9億人次。東鵬特飲迅速佔領市場,一舉奠定了公司的市場地位。

  創新式推出多種營銷策略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熟悉飲料行業的人都知道,在傳統的「買一贈一」優惠中,普遍存在瓶蓋回收、驗貨工程量大,假蓋問題無法得以有效解決等問題,消費者兌換體驗差、廠家亦飽受假蓋困擾。「用瓶蓋掃碼戰略,一方面解決了消費者兌換困難的問題,即掃即領,時尚又便捷;另一方面商家亦不存在回收、驗收等一系列環節,節省了大量成本。」對當年東鵬飲料適應網際網路時代推出的這一舉措,林木勤幾年後仍然異常興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掃碼,我們掌握了最終端的銷售數據,通過分析大數據,了解消費人群、制定營銷策略、提升產品競爭力,對公司不斷改進產品和推出新品都有重要意義。」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是飲料行業瓶蓋掃碼的第一人,這種新型的網際網路營銷方式,也給我們帶來了2-3年的市場領先優勢,再次為東鵬特飲的迅速崛起加速。」談及此次創新,林木勤滿意地表示。

  隨後,東鵬特飲又率先推出一元樂享、買一贈一等活動,持續引爆市場。用小小的瓶蓋,把品牌與消費者結合起來,東鵬特飲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未來東鵬飲料還將通過二維碼,將終端商戶、消費者、生產商聯合起來,進而整合產品全產業鏈的資源,形成一個更系統的信息化工程。

  談及擁抱網際網路,林木勤感觸頗深,「特別是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都感受到了順豐、美團、淘寶等優秀網際網路企業的力量。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偉大的民營企業,在此次全民防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網際網路賦予飲料行業更多的生命力,這將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

  集中力量精準投放

  敏銳洞察市場需求

  「選擇廣東地區作為前期營銷重點區域,是我們在推出東鵬特飲的初期就確定的策略。」林木勤此次直面市場質疑聲。「一方面,我們還不夠強大,特別是2009年推出東鵬特飲的時候,全國推廣不現實,廣東省是勞務輸入大省、人口流動量大,這為我們提供了天然優勢。另一方面,我始終堅信,先在一個區域形成強有力的品牌,通過人口流動帶動全國,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品牌推廣方式。」

  截至目前,東鵬特飲已成為廣東地區的一張名片,在廣東具有絕對市場領導力。對於逐步進軍全國市場,林木勤同樣信心滿滿。「渠道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家需要給自己時間,消費者也要給公司時間。」

  2018年之前,東鵬特飲在北方地區的推廣一直不算順利,「廣告投了、渠道鋪了,為什麼賣不出去?一定是我們哪裡做錯了。」林木勤經常這樣問自己和員工,然而對於面向終端客戶的產品而言,發現問題尤為困難。直到2018年,林木勤在多次考察後發現,南北文化差異、生活習慣存在顯著差異,小瓶裝在北方吃不開。

  「面向北方市場,推出500毫升大瓶裝」,林木勤當機立斷,從而打開了公司開拓北方市場的新局面。2018年、2019年東鵬特飲在北方地區銷量迅速增長,特別是500毫升的大瓶裝,銷量遠高於250毫升小瓶裝,為公司的再次崛起貢獻了重要力量。

  立足功能飲料

  打造民族品牌

  「專注於做功能飲料,持續推出如由柑檸檬茶、陳皮特飲等具有潤喉、清爽功能的飲料,使東鵬成為以能量飲料為主、集其他功能飲料為一體的民族品牌。」提到東鵬飲料未來發展戰略,林木勤脫口而出。

  林木勤表示,功能飲料是一個空間巨大的市場,包括能量飲料、各種茶飲等。當然,功能飲料也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複製,而是需要企業不斷開拓創新、真正去開發消費者需求。以公司推出的由柑檸檬茶為例,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林木勤對油柑子印象深刻,「清爽、多汁,具有去油脂助消化的效果,這實在是太適合做功能飲料了。」

  「神奇油柑+鮮榨檸檬,這不僅使我家鄉的食物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也瞄準了消費者對大健康飲品的消費訴求。未來我們將會延續這個思路,繼續在功能飲料領域深耕。」

  「做了這麼久,感情是顯而易見的。也不可能去做其他的事了,即使去做了,也不一定能成功。」從業三十多年的林木勤笑著說。

  「簡單、務實、專注、創新,這是我的自我要求,也是東鵬的企業文化。」林木勤對東鵬飲料團隊相當滿意,「2003年接手東鵬時的老團隊,除了一些員工已經退休了,大部分管理層都在,是我們一起做大了東鵬特飲這個牌子。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我們又擴充了很多人,增加了很多新鮮的血液,這也成為我們追逐90後、00後新生代消費時尚的主要力量。」

  「十年前,我們推出了東鵬特飲,定義了能量飲料。現在我們推出了由柑檸檬茶,迎合新生代的消費需求,這個王炸包裝,就是我們結合了二次元元素設計的。」林木勤表示,「品牌是什麼?是不斷打磨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後,形成的市場口碑,進而進化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對於未來發展,林木勤信心滿滿。「空間肯定是有的,單就能量飲料這個單品而言,年銷售100億都是有可能的。哪怕我們再複製一個廣東省的銷量,百億就可以實現。」但是經歷過市場激烈廝殺的林木勤同樣明白,盲目擴張的後果,可能是企業不堪承受的。

  未來東鵬飲料仍將延續務實、專注的企業理念,紮實地走好企業成長的每一步,用東鵬特飲的品牌影響力,逐步輻射更多的區域。同時,藉助新品的不斷放量,形成品牌產品矩陣,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構築堡壘。

  「在功能飲料領域,我們還沒有響亮有力的民族品牌。我常常在想,在家電領域,我們可以有格力、美的;在網際網路領域,我們可以有騰訊、阿里;在牛奶領域,我們可以有伊利、蒙牛。在功能飲料領域,我們為什麼不能有東鵬?這是我的夢想,而國人日漸提升民族品牌自信力,也讓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帶領東鵬人,在功能飲料行業不斷地奔跑,持續挖掘和滿足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打造屬於國人的功能飲料民族品牌,林木勤從未止步。

  (CIS)

相關焦點

  • 東鵬飲料衝刺A股功能飲料第一股,五大疑問待解
    瀕臨倒閉的企業7年間產值提升至2.5億元東鵬飲料招股書顯示,東鵬由林木勤控股,其直接持股比例為55.2687%,合計持有56.41%,林木勤同時任東鵬董事長和總裁。林木勤早年在一個合資飲料企業從基層做起,積累了10年工作經驗後,2003年接手當時瀕臨倒閉的東鵬飲料。
  • 謝霆鋒代言,超越紅牛成為「功能飲料第一股」?
    4月2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上預先披露了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東鵬飲料近三年業績也同步披露,其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2.09億元(不計稅)。4月25日,功能飲料品牌東鵬特飲母公司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鵬飲料」)發布招股說明書。
  • 東鵬特飲 一個優秀的功能飲料民族品牌崛起之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現在市場上的飲料種類也越來越多,除了常見的果汁類飲料,碳酸類飲料,茶飲類,乳類飲料等,還有一種飲料,不得不單獨說一說,那就是功能飲料。
  • 年輕就要醒著拼,東鵬飲料積極探索營銷新模式
    作為中國瓶裝能量飲料第一品牌、能量飲料的先行者之一,東鵬飲料集團旗下品牌東鵬特飲在品牌打造之路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通過持續挖掘品牌的廣度、深度和溫度,成功塑造了廣大消費者熟知的民族品牌。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絕大多數企業都受到衝擊。在此背景下,東鵬飲料集團旗下品牌東鵬特飲的市場份額卻不斷「逆勢上揚」。
  • 東鵬飲料營銷乘風破浪,不斷創意破圈
    很顯然,借力全民熟知的超級歌曲,將「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硬核功能利益點再次放大,霸屏湖南衛視等各大電視臺及騰訊、愛奇藝等網際網路視頻平臺,東鵬飲料再次搶佔消費者心智,也再一次玩轉創意營銷。事實上,東鵬飲料可以說是一家被賣飲料耽誤的創意公司。
  • 東鵬飲料林木勤:創業老兵,醒拼飲料三十年
    東鵬飲料集團董事長林木勤榮獲「2019年度創業家」獎項,並發表主題為《創業老兵,醒拼飲料30年》的演講。獲獎理由:他是能量飲料行業老兵。他帶領企業,以差異化的產品包裝及價格策略,「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擴張方式,在爆款影視劇中植入廣告的娛樂營銷,搶佔能量飲料加班、熬夜等非運動場景,將東鵬特飲打造成為中國瓶裝能量飲料第一品牌。
  • 東鵬飲料衝刺IPO:特飲大瓶一年22億,檸檬茶「王炸」出擊!
    4月24日,中國證監會官網上預先披露了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東鵬飲料近三年業績也同步披露,其中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2.09億元(不計稅),東鵬特飲500ml大瓶裝成為最吸金的單品,銷量同比大漲170%貢獻近22億元。
  • 東鵬飲料的一個疑問:業績快增長是渠道堆出來的?
    這不得不讓投資人,對其隱含部分關聯關係的經銷商發出疑問:業績增長是渠道堆出來的?產品壁壘低、同質化競爭東鵬飲料的前身也是國有企業,不過在2003年的國有企業改革中被「抓大放小」了,時任銷售總經理林木勤買下了公司的品牌和生產設備,將東鵬飲料從國企轉變為民企。
  • 功能飲料江湖鏖戰:脈動不在狀態,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 千億功能飲料市場的鏖戰迫在眉睫。近兩年來150多個功能飲料品牌擠進這條賽道,誰將撼動紅牛的頭把交椅? 」 曾經號稱「功能飲料黑馬」的脈動如今賣不動了。
  • 東鵬特飲創始人林木勤:草根逆襲需要「醒著拼」
    東鵬特飲目前是中國瓶裝能量飲料第一品牌,回溯其發展之路,可以說「道阻且長」,其中的艱辛,大概沒有人比林木勤更能體會。東鵬特飲創始人林木勤2003年,林木勤接手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國有飲料小廠子,這便是現在擁有東鵬特飲等多種暢銷飲料品牌的東鵬飲料集團的前身。
  • 東鵬特飲要上市 它的野心不只在功能飲料
    創始於1987年的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飲料」)原本是深圳一家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真正改變這家老牌飲料企業命運的是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03年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改制,時任銷售總經理的林木勤走上臺前,完成了對東鵬飲料的私有化改制;2009年底,功能飲料新品「東鵬特飲」進入市場,從而讓東鵬飲料逐漸在全國飲料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功能飲料江湖鏖戰:健力寶含恨沒落,東鵬特飲欲執牛耳
    1984年,健力寶的銷售額僅為345萬元,1985年激增至1650萬元,到了1986年,這一數字變成了1.3億元,並以勢不可擋的速度成為「民族飲料第一品牌」。 1991年,李經緯在紐約設立了健力寶辦事處,還花了500萬美元買下帝國大廈一整層,全面開啟走向世界的目標,李經緯曾自豪地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 模仿紅牛出道,功能飲料「二當家」衝刺IPO
    上世紀80年代,東鵬飲料還只是一家生產涼茶和飲用水的老字號國企,與「功能」二字毫不相干。到2003年,伴隨著國營改制,曾經是華彬紅牛代工廠廠長的林木勤、林木港兩兄弟接棒運營,而他們過去的從業經驗,徹底改變了這家公司,以至於到了今天,「東鵬特飲」成了企業的代名詞,其他產品均淪為陪襯。
  • 東鵬飲料持續公益行動 向社會傳遞品牌正能量
    東鵬飲料持續公益行動 向社會傳遞品牌正能量東鵬飲料作為一家民族企業,一直以來都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剛結束的韓紅愛心「百人援滇」公益行動中,東鵬飲料捐贈500萬元用於救護車及復明中心的醫療援助,支持雲南偏遠地區醫療事業發展,持續向社會傳遞品牌正能量。
  • 東鵬特飲勢頭正勁 功能飲料行業或將迎來重組
    2020年,在各種內外環境的影響下,國內功能飲料的市場格局出現了鬆動,或將迎來下一個行業品牌重構期。同時,隨著各品牌的搶入,市場上功能飲料產品的同質化問題愈發凸顯。功能飲料行業的發展,對於勇於創新敢於新模式、敢於探索新品類的企業來說將是另一番天地。
  • 紅牛對手「東鵬特飲」要在A股上市 功能飲料雙巨頭誰能熬過價格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談到功能性飲料,很多人的第一想到的是紅牛,如今的紅牛可以說是獨佔功能性飲料市場。不過,近年來,隨著其他功能飲料的推陳出新,便出現了很多紅牛的模範者,東鵬特飲就是其中一個。
  • 2分鐘讀財報|東鵬飲料IPO前突擊分紅3.6億元 依賴經銷商打價格戰
    大家好,這裡是新浪財經2分鐘解讀財報欄目,今天我們聚焦的是東鵬特飲,一個正在衝擊IPO的功能性飲料公司。招股書顯示,東鵬飲料的主營業務是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東鵬特飲,產品結構較單一。資料顯示2017-2019年,東鵬飲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44億元、30.38億元和42.09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2.96億元、2.16億元和5.71億元,淨利潤呈現一定的波動性。此次IPO招股書公布一周前,東鵬飲料突擊分紅。根據東鵬飲料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資料,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00元(含稅),共計派現金股利3.6億元。
  • 抗疲勞飲料東鵬特飲帶你醒拼2021
    年輕就要醒著拼,這也是抗疲勞飲料東鵬特飲的品牌精神。東鵬特飲以顯著的抗疲勞功效,獨特的瓶型包裝,年輕化的品牌營銷,贏得廣大消費者喜愛,成為中國瓶裝能量飲料第一品牌。年末衝刺,抗疲勞飲料東鵬特飲給你滿滿活力。
  • 國貨演義之飲料篇(上)
    短期訴訟結果尚未公布,但在網上關於嚴彬的介紹,赫然寫著「愛國實業家」,光看頭銜,官司的勝負就已經不重要了。功能飲料在第二個十年進入群魔亂舞的時代,脈動、佳得樂、紅牛寶礦力分別代表功能飲料的四大派系:傳統運動飲料、營養素飲料、能量飲料以及電解質飲料。局部戰爭最激烈的便是以紅牛為代表的能量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