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自古以來人類便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為顏值付費的能力與意願日益提高,醫療整形美容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不僅如此,醫美已不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及中老年人群體同樣成為醫美市場的常客,全民行動引爆「顏值經濟」,助推醫美成為繼購房、購車、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消費熱點。
放眼A股市場,立足於顏值經濟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就拿「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來說吧,公司登陸科創板當天,女掌門趙燕便以275億持股市值,問鼎「科創板首富」寶座。
既然醫美這麼賺錢,看好這門生意的就不只華熙生物一家,某些公司甚至開始跨界搞醫美,例如以女裝業務起家的朗姿股份,近年來不斷大舉加碼醫美業務。
近期,攀上醫美概念的朗姿股份走勢強勁,最近4個交易日股價連續漲停,11月份也曾收穫9天6板的好成績。那麼,站在醫美風口上的朗姿股份,還能乘風飛多久?
年內經歷三輪暴漲
在這個奉行「顏值即正義」的時代,A股市場也開始「看臉」了。
12月10日,醫療美容板塊崛起,朗姿股份(002612.SZ)快速拉升漲停,帶動奧園美谷、華熙生物、愛美客等多隻個股跟漲。
這已經是朗姿股份近日收穫的第4個漲停,過去4個交易日朗姿股份均以漲停價收盤,區間漲幅高達46.4%,公司最新收盤價報19.34元,公司總市值達85.57億元。
而這並非朗姿股份今年以來第一次經歷暴漲行情,今年6月8日至11日公司收穫4連板;11月5日至11日收穫9天6板的好成績;自12月7日起,公司開啟第三輪暴漲行情。
年初至今,朗姿股份整體保持上漲行情,尤其在三輪暴漲行情的推動下,股價從最低6.79元漲至最高19.34元,區間最大漲幅達155.82%,公司總市值飆漲50億元。
朗姿股份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可以在年內掀起三輪暴漲行情?這事還得從公司的多元化業務布局進行分析。
朗姿股份本來是一家做服裝的民營企業,立足於國內中高端女裝市場,旗下擁有朗姿(LANCY FROM 25)、萊茵(LIME FLARE)、儷雅朗姿(liaalancy)等多個品牌。
2011年8月,朗姿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號稱「中國高端女裝第一股」。近年來,女裝行業景氣度下降,朗姿股份開始積極進行多元化布局。
2014-2015年,朗姿股份收購童裝品牌和網際網路營銷公司若羽臣的股份;2016年,公司開始進軍醫美市場,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相繼將四川米蘭、四川晶膚、西安「高一生」等收入囊中。
目前,朗姿股份已經建立起女裝、嬰童、醫美、化妝品等業務板塊,並自詡為「泛時尚互聯生態圈」。
看到「生態圈」三個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為夢想窒息」的樂視。那麼,朗姿股份的「泛時尚互聯生態圈」,到底產生了什麼效果?
多元化效果不理想
近年來,服裝行業景氣度持續下降,美邦、真維斯、森馬、貴人鳥等大批品牌艱難求生,而被譽為「中國版Zara」的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已經深陷巨虧與關店的漩渦。
進入2020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服裝銷售受到嚴重衝擊,耐克、阿迪、彪馬等國際大牌紛紛裁員、關店、打折促銷,作為國內中高端女裝品牌的朗姿股份也不好過。
朗姿股份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下降12.08%;歸屬淨利潤-287.7萬元,同比大跌103.23%。
其中,女裝實現營收5.2億元,同比下降26.34%;實現營業利潤-4097.57萬元;實現歸屬淨利潤-3058.98萬元。作為公司主營業務的重要板塊,女裝利潤波動帶動公司整體業績下滑。
再看醫美,該業務實現營收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2%;實現營業利潤3519.31萬元,同比下降20.06%;歸屬淨利潤2115.57萬元,同比增長31.22%。
最後看童裝,該業務實現營收3.5億元,同比下降5.3%;實現營業利潤-1256.6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虧824.03萬元;歸屬淨利潤-301.4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虧151.12萬元。
縱觀朗姿股份三大業務板塊,女裝和童裝都在虧錢,只有醫美表現還不錯,已經成了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這也是公司近年來大舉加碼醫美業務的動力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醫美營收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提高,但其毛利率卻在下降。2019年醫美毛利率為57.74%,2020年上半年則降至53.01%,下滑了4.73個百分點。
這與醫美市場的發展現狀直接掛鈎,目前國內醫美機構良莠不齊,不時爆發的醫美事故讓不少愛美人士望而卻步,國內醫美市場在2018年進入調整期,行業增速開始放緩。
股價跌超60%
在朗姿股份的對外投資中,還有一項重要資產就是對若羽臣的股權投資。如今,若羽臣已經成功上市,它對朗姿股份的業績有何影響?
朗姿股份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投資若羽臣已累計確認投資收益4548萬元,獲現金分紅2次,累計分紅金額288萬元。
朗姿股份在2015年以1.1億元的代價投資入股若羽臣,截至2019年末投資時間已達5年,才勉強收回近一半投資。照這個速度估算,朗姿股份想要回本至少還得再等5年。
對外投資已然如此,朗姿股份本身的經營情況也不樂觀。回顧發現,上市至今,朗姿股份營收基本保持增長趨勢,淨利潤卻出現大幅波動。
2019年度,朗姿股份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增長12.99%;歸屬淨利潤卻僅有5878萬元,同比大幅下滑72.07%,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
進入下半年以來,朗姿股份業績持續下滑趨勢。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20億元,同比下降6.21%;歸屬淨利潤4999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8.18%。
朗姿股份的業績情況影響到公司股價走勢,相比2015年的歷史最高價,當前股價已經跌超60%(前復權),比「腰斬」更慘,公司總市值蒸發約13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三季報中,朗姿股份預計2020年全年淨利潤在1億元-1.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70.13%-155.19%。
如今前三個季度已成過去,公司在報告期內累計實現淨利潤4999萬元,還不及2020年度目標的一半。
要在最後一個季度實現超5000萬元淨利潤,對朗姿股份來說難度不小。不過,眼下醫美熱風颳起,公司在醫美領域持續加碼,是否還有秘密武器也未可知。
資本圈裡流行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的後半句應該是:等風停了,飛得越高的豬,摔得越慘!
站在醫美風口上一飛沖天的朗姿股份,到底是會扶搖直上九萬裡?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咱們不妨邊走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