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來,14歲的姑娘小雨(化名)每天都喊肚子痛,最近,爸媽帶著她到市一醫院消化內科看病,姑娘竟說出了這個讓人大吃一驚的秘密:「醫生,我平時經常吃頭髮。」
為了判斷她的話是否真實,市一醫院胃腸肛外科副主任張健將小雨收治入院,手術中,醫生從她的胃裡取出密密麻麻纏繞成團的毛髮,體積已有一隻皮球大小。
胃裡驚現巨大團塊狀毛髮
小雨今年剛上初三,身材高高瘦瘦,性格活潑外向,但誰都不知道,她有個奇怪甚至有些恐怖的習慣——愛吃頭髮。
平時只要感覺到來自學業和家庭的壓力,她就會在檯燈下,看著眼前各種厚厚的輔導材料發呆,下意識扯幾根頭髮,塞進嘴裡。這樣的日子,她自己也不知持續了多久,直到腹痛難忍,她才告訴了爸爸媽媽。
初見醫生時,小雨並不避諱自己生病,主動說出了這個埋藏已久的秘密。經過胃鏡檢查,醫生果然在她的胃內發現了成團毛髮。市一醫院消化內科醫生評估後,認為毛髮團塊巨大且糾結纏繞,建議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由市一醫院胃腸肛外科副主任張健主刀。
「我們在小雨的胃大彎側切開一道5釐米長的口子,視野裡可見大量頭髮與食物殘渣形成的緻密堅硬的毛髮團塊,根本無法分開。」將切口稍稍擴大後,張健才完整取出這個巨大的團塊。手術很順利,第二天,小雨就囔囔著肚子餓,想吃東西了。
「取出的頭髮體積很大,形狀像胃和十二指腸,數不清的毛髮密密麻麻纏繞成團,體積大約為15釐米乘10釐米。」術後,張健回憶。
「異食癖」行為只為排解壓力
「我控制不住自己,看到頭髮就想往嘴巴裡塞,特別是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提及吃頭髮的行為,還在住院恢復中的小雨語氣調皮。
與小雨的爸爸媽媽聊天后,醫護們才知道,原來小雨平時對自己要求極高,曾患有抑鬱症,偶爾也會撿地上的頭髮往嘴巴裡塞。為此,父母教育過,也打罵過,但收效甚微,小雨還是偷偷背著他們吃毛髮。
尤其是今年進入初三後,學業壓力驟增,小雨不知如何排解,對頭髮的「興趣」也變得愈發濃厚,吃得越來越多。
「這種行為在臨床上稱之為『異食癖』,像小雨這樣的患者並不少見。」市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項俊華提到,顧名思義,這種病是指持續並強迫性嗜食通常不作為食物的東西,可見於各年齡段兒童,甚至成人。臨床上,患者表現為吃泥土、塑膠袋、頭髮、樹皮、石頭、紙等行為,有的人還和小雨一樣,同時患有「拔毛食發癖」。
焦慮、分離等或會誘發孩子心理疾病
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這些怪異的行為?
「目前認為主要與一些心理因素及家庭因素有關,比如緊張焦慮、學習壓力、父母分離、忽視、虐待等。另外,發育遲緩以及部分微量元素紊亂的孩子,也比較容易出現這類問題。」項俊華提到,這些行為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營養狀況,導致營養不良,嚴重的還會造成腸梗阻。
針對異食癖,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特異性的治療措施,因此,一方面,需要對孩子的心理環境、家庭因素、生活環境等進行全面評估,去除可能的誘因。另一方面,在孩子的行為糾正過程中,家長要循循善誘,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增進孩子的安全感。
「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隨意打罵。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慢慢懂事,一味責罵和體罰,並不能有效幫助他們糾正異食癖,反而讓孩子與父母漸行漸遠,甚至加重異食頻次。」 項俊華建議,家有這樣的患者,應該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適當採用專業的行為矯治方法進行幹預,嚴重的需要及時轉診心理科治療。在專業醫生、家庭、社會環境的配合下,早日讓孩子走出「異食」魔咒。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