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大興機場臨空區詳細規劃獲批、臨空區智慧財產權工作站揭牌……今天(12月3日),記者獲悉,未來的大興機場臨空區將打造更加智慧的居住體驗,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將在此「落戶」。
此外,80項行政權力將下放至臨空區,這意味著不少事項不出臨空區就能辦理。
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未來的發展。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禮賢和榆垡將成為兩個功能片區
日前,北京市政府正式批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記者了解到,臨空經濟區規劃範圍為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裡,同步將臨空經濟區總體管控區的北京部分約497平方公裡納入研究範圍。劃定約15平方公裡戰略留白用地,為國家級及市級重大項目、未來重大技術變革等預留必要空間資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將形成「兩區、三心、多組團」空間結構。兩區即禮賢和榆垡2個功能片區;三心即中部大地景觀、東側禮賢中央公園和西側榆垡生態核心3個生態景觀核心;多組團即劃分的15個街區。在滿足噪音區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提高居住用地比例,到2035年,在總體管控區內實現職住用地1:2的比例要求。
臨空區將形成無縫銜接的公共運輸體系
大興區區長、臨空區(大興)管委會主任王有國介紹,大興機場臨空區邀請了 80多位專家進行了68次研討評審,開展活力人文、智慧發展、綠色交通等13項專題研究,構建了全國第一套針對臨空區的綜合指標體系。
大興機場臨空區將規劃建設智慧支撐系統,塑造兼具東方神韻和國際風尚的城市風貌,布局優質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提供一刻鐘社區服務圈「一站式」服務。同時,通過交通樞紐串聯各個街區,形成無縫銜接的公共運輸體系。半小時覆蓋雄安與城市副中心,一小時覆蓋中心城區主要功能區,建設綠色高效的通達之城。
王有國介紹,大興機場臨空區將堅持公交優先、綠色出行,統籌布局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慢行步道等多層次路網系統,構建便捷、安全、綠色、智能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到2035年,集中建設區路網密度將達到每平方公裡9公裡。
大興機場臨空區(大興)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3-5年,臨空區將圍繞起步區的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等建設,計劃實施投資約1000億元,擬推動國際生命健康社區、國際航空社區、綜保區和非保物流區、國際會展、國際消費等5個重點功能區的土地開發建設。
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將落戶臨空區
未來,工作、生活在臨空區的市民將有什麼樣的體驗?王有國以教育資源舉例,「十四五」期間將力爭建成北京第四實驗學校,這將為臨空區注入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此外,臨空區還將啟動4所幼兒園、2所小學、3所中學建設,並推動1所國際學校在臨空區落地。同時,將建設區域級三甲醫院1家、專科醫院若干家、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2所殘疾人康復中心、2所養老院。
同時,臨空區將加快建設高效智慧基礎設施,制定充電樁優化布局方案,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換電站建設。在臨空區住宅社區、臨空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安裝前端智能感知設備等,實現包括人臉識別、車輛識別、智慧門禁、智能停車等智慧應用。加快建設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L4級別以上)運行的高可靠、低時延專用網絡,實施自動駕駛示範區域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建設改造。
「臨空區的事,臨空區辦」
記者了解到,臨空區賦權工作已經得到北京市批覆,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理委員會行使80項行政權力,辦理2項公共服務事項,由大興區政府有關部門行使8項市級行政權力。
例如,以前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方案審批、核准、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授權審批、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需要到市區兩級部門辦理的事項,未來都可以在臨空區辦理,實現「臨空區的事,臨空區辦」。
此外,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工作站也獲得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授牌。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影記者 李木易
編輯 白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