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青春》(上)

2021-02-08 X溪口


☀ 我們將定期推送溪口新鮮事或更多資訊。

微信號:xmxktxh

                               


青春 青春

青春哪裡去了,我們的青春?

那些在學校鬥老師鬥校長,用「語錄」相互謾罵,是我們的青春;

那些「破四舊」到處「打砸搶」,用真槍彈相互對峙,是某些人的青春;

那些穿著人字拖鞋,在中山路閒逛,看看大字報,空談「國家命運」、「世界革命」然後被趕下鄉的是我們的青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末期,我們的青春日子就泡到田裡——閩西山區的田裡。

 

下鄉當農民

1969年的春天,是個熱烈的春天,「有志青年」紛紛趕赴「廣闊天地」,為「戰天鬥地」去灑汗灑淚灑血。同年9月,則是個熱鬧的秋天,更多的城市學生、社會青年被堅定地「動員」去上山下鄉。開始另一段青春生活。

6月2日,我退去城市戶口,領取了一件軍色棉大衣,跟著知青隊伍離開廈門。

6月4日,正式地成為下鄉知青。

新生活開始了,我青春的「農哥」生活開始了,感覺蠻新鮮。

下店隊的村民們,好奇地輪番地來到房東(張錦輝)家,一進門或逕自掀開鍋蓋,或者端坐到飯桌前,盯著你吃飯,嘰嘰呱呱說著客家話……

我和金水陪著笑容,茫然地不知如何回答。

那些噴香的熟米桶飯,那些酸不溜秋的芋葉莖醃菜,還有看不見一星油花的菜乾,都讓我們感覺新奇——只是在以後的日子裡,就因這些東西整得我們日夜飢腸轆轆。

當我們還忙於結識村民,或者流串在其他知青之間交流感想之時,居然聽說莞浣(洽溪口隊)、佳紅(新塘隊)等女知青已經跟著農民開始下田勞動。

莞浣的性子急,說話嗓門高,速度快,這個城市嬌小姐,自始至終都在拼命。一年居然有三百四五十天都在「出工」——當時很多家庭成分不好的知青,都思想著:要用艱苦的生活,用幾乎拼命的勞動,用近似苦行僧的做法,救贖自己,洗盡父輩留在身上的「階級烙印」。

新塘隊的佳紅在大豐大隊(村)知青中是年齡最小的女知青之一,這些天,正在為房東不讓她們(她及國英)將房間門反鎖而日夜擔憂。

新塘隊坐落在小河邊上,民風古樸得近乎蠻荒。每每傍晚,女人們(包括童養媳)在河邊洗衣、淘米、刷馬桶,(個別)強壯的男村民就站在面前沒膝的水裡——裸浴。

男人裸泳、裸浴是當地的習慣。

輪到女知青穿著泳衣在河裡遊泳時,全村則譁然而起。

每當大雨傾盆,河水猛漲,強壯的小夥子,會一絲不掛地奮然地下到水裡,在一大幫女人面前,驕傲地將漂流遠去的渡船撐回。

 

田間勞動

山區的田間勞作,很多時間要做「垹坎」、「耘田」等農活。因為不是強勞動,男人都不參加,光靠一些婦女、童養媳以及老男人去完成。

這裡的梯田很多,田埂更多。泥巴堆築的田埂長滿野草需要及時整修。

我們首先加入這樣的行列。

手持長柄鋤頭,一邊削去田埂表面的雜草,一邊後退。鋤著鋤著,會把自己腳趾頭削個口子。鋤著鋤著,腰肌勞損便發生。這就是「垹坎」。

山區的梯田,一丘丘層層疊疊地布滿山崗,禾苗油綠,山谷蒼翠。鷓鴣鳥孤獨地大聲鳴叫。

當我直起腰杆,突然暈了——不是陶醉。一個翻身落到下一個梯田。四腳著地。

定睛一看——四周都是稻禾,人站在水田中央,對著金水(農民稱呼他「老唱」)悲哀道:「我們這是長在紅旗下,泡在(甜)田水裡。」——這個響亮的口號,經常見諸報端。

「耘田」則要彎著腰,俯下身,用手扒去禾苗之間的雜草。在這工序之前,農民會將拌有「有機肥」——人畜屎尿的草木灰,撒到田裡。更多時候是直接將屎尿拋到禾苗之上。別說味道,那種沾到衣服沾到臉上的事就無法避免。居然有人稱道:最骯髒者最聰明。

在那個年代,極端的思維是見慣不慣的。那些的:舉著相片去買菜,把像章別在胸脯肉上的種種舉動,都是那個年代見怪不怪的事。

我的學友(施某)在趕墟的路上,用雙手捧回牛糞,送到生產隊——此事曾經被當做知青典範,在上杭縣、龍巖地區的「活學活用」中做過宣傳。

大家在田裡,默默地「爬行」,螞蟥們則悄悄而來,偷偷地吸附在腿上。若不是經常檢查小腿肚子,沾在上面的泥團粒子,沒準都是螞蟥,叫人陣陣膽寒。

讓人頭皮發麻的則是摸到泥蛇。泥蛇沒毒,但咬你一口,也是相當難受的。連最能吃苦的童養媳也會驚恐得「花容失色」。

 

夏收夏種

7、8月份,夏收夏種開始。

老老少少都到田裡,頂著烈日收割稻穀。人人的衣背上都是:溼了一片,幹了一片,花花白白鹹了一片。

打下的稻穀便一人一籮筐地挑回曬穀場。「老唱」逞強,一筐生溼稻穀裝得滿滿當當,從山谷回來。半道上要求我替換,我應道:「行啊,不過要到快進村的時候,再來。」近乎玩笑的虛榮,讓他懊惱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老唱」身體健壯,肌肉發達。可以像抓舉運動一樣,將滿滿一筐的曬乾後的稻穀,輕鬆地舉到肩膀。

而我,雖不算羸弱,一米七幾的個頭,此時消瘦得體重不足百斤。

稻穀曬乾後,又有一項強勞動,是挑公糧。趁著天還未亮,將一擔擔(100斤/擔)稻穀送到公社糧站。兩個倉庫(生產隊的和糧站的)直線距離5裡。幹勁大的,可以在上早工之前,挑它兩趟。直至今日,我不明白,為何隊裡不用板車,明明有一條寬大的公路從大隊通往公社。大家學著電影的樣子,爭先恐後地奔跑在公路上,熱情得像發瘋的牛群。「這是戰備糧。」隊長告訴我們說,「過一陣子,口糧不夠,還可以返銷。」

除了「戰備糧」還有「戰備豬」,每個生產隊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指標,餘下的生豬,養殖戶可以自行宰殺,然後分配給每個在隊人員。因此一年裡,我們只有一次、兩次的面見豬肉的機會。購肉款則從年終的餘糧款扣除。農家的生豬,飼料不足,品種不好,出肉不多。農民更看中的是漚在豬圈裡的糞肥。

 

自力更生

下鄉的男知青,每一兩個月,都會有一次困惑,同樣是生理的困惑——需要理髮。

鄉下有流動理髮匠,溪口墟上有理髮室。而村民們更多的是自己理髮——相互理髮。

我們借來「農哥」的工具,學著相互理起頭髮來。這叫「自力更生」是「大寨精神」的光大發揚。

把頭髮修理平整不容易,那可是門技術(或稱藝術)。要剪短就簡單快捷多了。一開始,你將我的頭削成芋頭,我把你的頭剃成尿桶箍。然後相互哈哈大笑。

一時間,大隊的男知青,很多都頂著短平的「芋頭」。農民大哥大叔也加入我們的行列,因為理髮不要錢是關鍵,管他美不美。

漸漸地我們的技藝提高,村民們就更多地將腦袋交由我們處理。

削竹片,編籮筐。是一項業餘農活。這活技術含量更大。把一根毛竹均勻地剖開,將竹皮均勻地削下。我做不到:一根竹篾,要不是頭大尾小,就是半途作廢。

心細的「老公」(江鳴光),別看他肥大碩壯,操起篾刀得心應手。

「老公」有更絕的一手,是維修電燈。

站在椅凳上,用剪刀咔嚓一下,將帶電的電線,齊刷刷地絞斷。

我在底下護著,真怕他觸電。因為在城裡,被電得唧唧歪歪的事經常遇見。大家都心有餘悸。

「老公」說,這裡的電壓太低,沒事。

 

山中美味

田裡的農活不多的時間,房東老張(錦輝)會帶我山上砍毛竹。幾刀下去,整棵高大的毛竹譁譁地倒地,再用刀背,三下五除二地將枝椏剁掉。

橫在地上的竹子,堅硬光滑,我一刀下去,砍刀偏了,滑了,枝椏沒有砍到,倒是直直地剁在左手背上。頓時鮮血如注……

老張急忙摘來一撮「蜈蚣草」,嚼爛,敷住傷口。

傍晚回隊後,到醫療室上了些藥纏了些紗布。

當夜的文藝宣傳演出,臺下農婦說:「老丟」(村民都這樣稱呼我)纏著紗布,沒有笑容,活像受傷的遊擊隊員。」那夜的微話劇我扮演一隊長,帶隊鋤奸。但演出後,村民都說,我是菁清(知青,扮演女隊長)的警衛員。

知青的文藝演出,是當年極受歡迎的娛樂。

春天的山崗竹筍遍地,剛進山林,還是冒尖的筍兒,轉眼就拔節長高。誰都喜歡它們,尤其是將春筍加上酸菜一起烹飪,不用其它佐料,就成了一道珍饈佳餚。春筍嚴禁砍伐。一旦放進鍋裡烹煮,鮮美誘人的味道就四處瀰漫。

房東老張個頭矮小,這裡山區的農民個頭都如此。大概年長我們七八歲(不到十歲)。當年已經是兩個女孩的老爸。

一天,老張問我:「敢不敢吃辣。像辣椒一樣的蘑菇,後山很多。」那是一個初夏的時節,天氣悶熱潮溼是蘑菇的生長季節。

後山林葉遍地,我們興衝衝地提著菜籃,到樹下到草叢中,尋找那些剛露頭的蘑菇。蘑菇種類很多,毒蘑菇就更多。凡是摘來的蘑菇,一定要農民辨認清楚。

新鮮的「辣菇」水煮之後,端上桌,那種獨特的山野的氣息,那種黏糊糊的樣子,叫人心動。我便毫不客氣地……

說時遲那時快,我急忙丟掉筷子。我被辣倒了——不——根本不是辣椒的味道,而是——苦——像土黴素一般苦得……

難怪那些小女孩,不屑一顧這種「美味佳餚」。


作者 | 劉黎暉(廈門老三屆知青)

供稿 | 黃星霞(廈門老三屆知青)

未完待續 >>>> 


客家講古 講述你我身邊的故事


本微信公眾號開通「講古」欄目,是為了講好溪口人自己原汁原味的故事。樂觀、積極、親切又動聽,傳遞著正能量,引發廣大溪口同鄉和關心溪口的朋友們熱切關注。

客家講古,講述你我身邊的故事。溪口故事,從這裡講起。

歡迎投稿:6474403@qq.com

服務熱線:1895000200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並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青春元素,留住青春,還原美麗。
    我叫朱月英,我的兒子今年13歲,之前經常便秘,幾天才上一次廁所,因此我也為他尋醫無數,最終卻仍然無果,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在朋友圈發現了這款名叫青春元素的產品,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兒子買了一盒試吃一下,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自從我兒子吃了青春元素後,一天上三次廁所,便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在此我非常感謝視商168平臺,感謝青春元素這款產品,讓我兒子擺脫了便秘的困擾,真心感恩,感謝。
  • 易烊千璽與王蒙齊誦「青春萬歲」 大型「青春詩會」線上奏響
    青春之季節,呼喚青春之少年,歌頌青春之中國。有一群年輕人,在鏡頭前誦詩,歌頌春天裡的中國。4月8日17:00 ,由《詩刊》社與央視電影頻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快手等聯合推出融媒體直播「青春詩會」第一期,在全網開始直播。
  • 青春
    其變者青春之進程,其不變者無盡之青春也。其異者青春之進程,其同者無盡之青春也。其易者青春之進程,其周者無盡之青春也。其有者青春之進程,其無者無盡之青春也。其相對者青春之進程,其絕對者無盡之青春也。其色者差別者青春之進程,其空者平等者無盡之青春也。
  • 青春無悔,青春無敵
    面對疫情,全國5.2萬餘支青年突擊隊、111.8萬餘名團員青年迅速集結,各行各業的年輕人衝向抗疫最前線,抗疫情,搞建設,搶生產,保運輸,促防控,成為這場全民戰疫中最亮眼的青春力量。2003年,非典暴發時,他們還懵懂無知;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時,他們還青春年少;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時,他們說「是時候出一份力了!」
  • 佰草集新品上市 , 先給青春上把鎖
    TVC發布後,網絡上同時推出系列海報,每張海報都捕捉到青春瞬間,詮釋「鎖不住……鎖得住青春」的意義。同時拋出問題「誰說青春鎖不住?」以為下一波活動做鋪墊。MINISITE承接,線上線下禮惠青春在推出TVC海報提出問題後,為了更好引起消費者共鳴,佰草集推出線上遊戲喚醒青春記憶。以「鎖住青春」為主題的MINISITE,每張圖都與青春有關,兒時的大大卷,曾經愛不釋手的gameboy,輕易勾起少年記憶。
  • 青春加油站、線上曬照……五四青年節,他們這樣傳遞青春正能量
    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結合疫情防控特殊形勢,張店團區委創新謀劃,綜合運用形象激勵、輿論動員、關懷助力等多種形式,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精心組織開展了「匯聚青春力量 展現青春擔當」主題活動。創新設置「青春加油站」,「線上曬照」為青春喝彩,派發禮包為青年助力五一小長假伊始,在淄博萬象匯戶外廣場、淄博紅星美凱龍活動廣場,一組組青春主題標語與本地城市風光、卡通人物造型等精心組合的「合影框」構築起了中心城區的靚麗風景,吸引了往來購物休閒的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紛紛駐足拍照。
  • 紅歌播放室 青春啊,青春
    2020年7月 07 第19期 青春啊,青春 歌曲簡介> 《青春啊,青春》由王凱傳作詞,王酩作曲,殷秀梅、關貴敏演唱。
  • 當男團穿上校服?TFboys青春,NPC帥氣,看到EXO:我的青春啊!
    當男團穿上校服?TFboys青春,NPC帥氣,看到EXO:我的青春啊!說到男團,你的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哪個呢?每個男團都是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也是因為有他們在,所以我們的青春真的是快樂了不少,有了他們的陪伴,遇到些困難,也不回害怕了,這就是偶像所帶來的力量吧。追過男團的也知道,舞臺上的他們要化妝,還要穿各種樣式的衣服,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他們最好看呢?而大家也都有個共同點,都穿過校服,所以今天就帶你們來盤點下。
  • 青春記錄:不僅樸寶劍的青春,爸爸、媽媽甚至安貞河的青春都這裡
    樸寶劍主演的青春勵志類題材韓劇《青春記錄》正在熱映之中。劇中,看似只演繹了司惠俊從迷茫、無助到最終實現夢想的過程,可細看來,每位劇中人都展現了自己青春不一樣的模樣。首先來看惠俊,他的青春是倔強的。正是這份倔強,讓惠俊走了不少彎路;也是這份倔強,讓觀眾喜歡上了這個角色。再來看媽媽,她的青春獻給了家。下班路上的哭泣,看著就讓人心疼,這段不長的路,大概就是媽媽唯一的自我時間。
  • 評論《冰與火的青春》:是新時代的「青春萬歲」
    《冰與火的青春》。網易娛樂7月24日報導  1953年,作家王蒙寫出了他人生中最有代表性和標誌性的作品《青春萬歲》,集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浪漫主義於一體,成為建國早期年青一代的指路明燈和精神導引。「青春萬歲」也成為一句慷慨豪邁的生命禮讚。
  • 人不青春枉少年,青春要有青春勁!3款充滿青春活力的腕錶
    青春年少總是那麼短暫,從學校的學生變成家中的主心骨,也就那麼匆匆忙忙二十年載。但在這期間,我們可以放縱自我,能夠放肆的玩樂,這期間內沒有工作的壓力,能夠去尋覓那明知道不可能的理想,這就是青春。今日就為大伙兒推薦三款充滿青春氣息的手錶,為生活添色。
  • 寫實青春韓劇《青春紀錄》:水面上的華麗炫目,水面下的血腥殘酷
    歌頌「青春」的韓劇很多,比方《青春時代》、《A-TEEN》、還有《偶然發現的一天》。闡揚「夢想」的韓劇更多,比方《她很漂亮》、《三流之路》、還有《便利店新星》。打造「明星夢」的韓劇也不少,比方《原來是美男》、《Dream High》。
  • 青春的格調
    青春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格調?很多人可能有很多種答案。有人說青春是姑娘臉上洋溢的笑容,也有人說青春是不顧世俗眼光的特立獨行,不論怎麼說說青春總是給人美的感覺,給人以美妙的體驗。其實,刻意的去追尋青春到底是什麼的答案並沒有特別的意義,青春不青春,只要一看相信心裏面就有答案,而不一定要介意到底青春到底是什麼。
  • 青春印記:原創詩歌系列(六)——《青春年華》
    編者按:青春是什麼?果戈理說:青春終究是幸福,因為它有未來。
  • 青春很美,讀書的青春更美
    人生是一次有去無回的旅行,青春年華瞬間即逝,一去不返。生命無價,青春很美,讀書的青春更美!讀書青春美,美在她給人之初潔白的畫卷繪上斑斕的色彩。她如朝陽希望之光,激勵著青少年在追夢旅途無須畏懼艱難困苦。她像德高望重的師長,指點著青少年在迷茫時要看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成功彼岸。
  • 《青春芒果夜》 四大榜樣傳播青春態度
    ,同時也引發了微博上的熱議,「這個講演真是讓人心潮澎湃啊!、「我是武漢人,聽到張杰那句『青春的浪花,綻放在白衣執甲的徵途上。當英雄凱旋,送別的人群打出感謝你為武漢拼過命的標語,這一刻,你有沒有感到,有一種力量拍了拍你。』時,我承認我的眼淚失控了。」、「傑哥說得真好,告訴我們面對質疑時要用行動代替憤怒,這才是自信!」
  • 活在青春的尾巴,我才明白青春是什麼
    在我剛上大學那會,我接觸到席慕蓉的詩《青春》。那時候我青春正好,韶華正當時,覺得一大堆青春文學的常用字眼來堆疊出感傷的情緒,直白淺顯,當發一哂。可在現在這個節點上,當下我毫無疑問地已經只剩青春的尾巴。曾經的芙蓉花,今已成狗尾草。
  • 青春與愛情
    然而,老天似乎就是喜歡作弄人,當初的希望有多大後來的失望也有多大,生活並不是電視劇,他不會總把積極向上、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一面展示給你,生活總是那麼的實在,那麼的殘酷,在給你關閉一扇窗的同時,並沒有為你打開一扇門,反而卻用門夾你的腦袋。
  • 青春是什麼
    青春是什麼?我無數次地問自己。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張白紙,當你揮灑上色彩時,她有了另一個名字,叫夢想。青春是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脫下的殼,半埋在斑駁的樹蔭下,等驀然白髮、等春暖花開時,打開記憶中的匣子,讓芬芳溫暖著心房。
  • 減齡神器背帶褲,上年紀的人穿了青春活力,正當青春穿又乖巧清新
    再加上丸子頭、藍色條紋毛衣、深藍色牛仔背帶褲、運動鞋,這樣搭配起來,顯得整個人青春又有活力,根本看不出她已經年近四十了。 宋茜今年參加《快樂大本營》時,她在節目裡扎了雙馬尾髮型,還和其他嘉賓一起穿上藍色的背帶褲,並內搭一件白色衛衣,整個人青春感十足。除外,楊穎、楊冪、江疏影、高圓圓、宋佳等女藝人也曾有過不少背帶褲造型,看起來都很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