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日月當空》:人生在世,一時得失並不重要

2020-12-22 騰訊網

世間命數難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既然「失馬」不一定意味著失去,那麼「得馬」就真的以為得到嗎?對於一時得失,不妨看開一點,不要太過執著。該我拿的,我一定仔細打包,不歸我的,與我沒緣分的,倒也罷了。

有的人執迷不悟,為了一時的成敗得失,迷失自己,被慾念吞噬己身,也許能夠得到一些東西吧。只是,這樣實在不值得。

身外之物只能伴隨人一時,人的品行,人的種種經歷行為,卻隨著自己的生活和經歷相伴終生。嘗得一時甜頭,過了幾天又忘了,執著於更好的外在享受和成果;但是只要做了一件讓自己悔恨或者羞愧的事情,對自己的影響,心中的陰霾,又怎麼會輕易消散?

不要為了一時的好處,背上心頭長久的負擔,這可不是合算的買賣。

人生在世,其實很多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瀟灑痛快便是一生最好的姿態了,那些活著時積累的金銀珠寶,帶也帶不走。最重要的,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的標準,便是自己的內心了。

因此,不管眼前有怎樣的好處,問心無愧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正如黃易在《日月當空》裡所說的那樣:「人生在世,有所不為,又有所必為,將來的事誰曉得呢?一時得失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憑心之所向,放手而為,如此方活得痛快。」

什麼是不為的?什麼又是必為的呢?

其實,黃易想通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心裡痛快,問心無愧。那麼什麼是必須做的?自然就是讓自己身心痛快舒暢的事情,廣交良友,多結善緣,面對不好的事物能夠保持內心正氣凜然,養浩然之息,這就是必須要做的。而不能做的,自然就是為了小利,出賣靈魂的愚蠢行為了。

人的一生很長,美妙的風景很多,可是欣賞風景的時候,一雙眼睛必須乾淨清澈,才能領略其中美好滋味。在汙濁中摸爬滾打,賠掉的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卻拾起了俗裡俗氣的金銀珠寶,難道不是買櫝還珠麼?

見了一點甜頭就猛撲上去的這種本能,是任何生物都會有的,可是人比那動物多的一點寶貴的體驗,就是人生能夠體察知性之美。就算身處陋室,也能有悠然見南山的美感。

和這能夠在生命中銘刻永久的美妙事物相比,金銀珠寶之所以淪為俗物,並不止因為其價值的單一和世人普遍的追求,更是因為其短暫。沒錯,相對於歷史長河中耀眼的輝煌,那紙醉金迷的光輝鮮麗,不過是一時的繁榮,轉瞬即逝。生命最本質美好的事物,亙古不變,而始終銘刻於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無關於物慾,人生極致的體驗,又何嘗是感官的刺激可以比擬的呢?

這種極致,是漫長人生的修養積累的結果,是人長久走在自己道路上,接近本心的頓悟,如果耽於享樂,就是自己抽掉了走向那種幸福的階梯。

願我們每個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不至於迷失方向,不至後悔,獲得屬於自己的大圓滿。

筆者情感總結:

錢是人活著的手段,不是人活著的目的。為了手段而放棄了自己的目的,在手段的嫻熟中沾沾自喜,喪失本真,並非智者所為。人生的尺度不止一條,其根本更不在於金錢,而是長期積澱的智慧中,看待生活的眼光所獲得的升華。

從來就沒有什麼值得用一生交換的外物,每個人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而外物?不過是降生之後,世界的諸多規則加在自由之身上的種種責任負擔罷了。當然,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負責任,但是要明白生命的本質,生命誕生伊始,就有自由之心相伴,就是獨立灑脫的姿態。

切莫為了一時的享樂,丟棄了這份純粹的美好,如同被誘惑入圈套,關進籠子中的野獸一般。掙脫心魔,方知我才是我,認清自己,瀟灑快活。

相關焦點

  • 武俠小說作家黃易去世 一生著有多部經典作品
    武俠小說作家黃易去世 一生著有多部經典作品時間:2017-04-09 06:57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武俠小說作家黃易去世 一生著有多部經典作品 據香港媒體6日報導,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5日中風並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
  • 只要用心,一時的得失並不重要!
    我相信,星爺想告訴大家的,並不是關於得失的哲學思考。而是關於用「心」的主題。他那句:「根本沒有食神,只要用心或者人人都是食神「成了整部劇的點睛之筆。當年看這部電影時我仍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更不知這句話深入的涵義,時過境遷才明白,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一時的得失並不重要。最後,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畫,他已經決定把心給莫文蔚了。
  • 「西泠八家」之一黃易的藝術人生
    武氏祠的發現與重建,是黃易對乾嘉金石學的最大貢獻。儘管宋人洪适對武氏祠畫像已進行過一些研究,但黃易的新發現還是引起了學術圈的高度重視。因與死有關,所以後世人們少作為藝術鑑賞,直到1787年,清代黃易對武氏祠做了系統整理研究後,才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至20世紀中葉,終於成為一門顯學。這一獨特的藝術樣式決定了它獨有的一些藝術特點。首先,它不能像繪畫作品那樣大量留白,求豐滿就成為了畫像石一個重要特點。其次,當時人們還在為如何解決「形似」問題而苦惱的時候,這些畫像石民間藝人們早以將「意氣」演繹的淋漓盡致,形象灑脫活潑,出神入化。
  • 人皆匆匆過客,得失付之一笑
    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幾十載,卻充滿了柴米油鹽,和各種紛擾的俗事。許多的利益得失,許多的喜怒哀樂,令我們疲於應付,令我們深陷紅塵。人生的煩惱和歡喜,總是和我們的利益得失相伴而來,猶如迎面吹來的微風,有時冷,有時暖,有時會帶來無情的暴雨,有時會帶來清爽的涼意,只看我們的心底,是如何的歡喜。人生的道路,從來都不會一路平坦,有時寬闊,有時崎嶇。
  • 人生本來一場空,有無更替便是人生,得失心態決定苦樂
    一、一個人有什麼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學會接受。人生本來一場空,有無更替便是人生,得失心態決定苦樂。緣來不拒,境去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有閒心品嘗幸福。轉眼間,我們也都不再年輕了,收起了任性,扔掉了脾氣,不再輕易的傷害或忽略身邊的人。
  • 日月當空照
    霸氣的人生從不分性別,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馳騁四方,縱橫天下。手鐲內側壁畫圖案以武則天的人生經歷為緣起,倡導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人生態度。內側鑄刻武則天生平畫卷,描寫了武則天從出生、入宮、稱帝、創字、萬國來朝的人生軌跡及武則天自創的名字「曌」字,寓意日月當空照,天地之間唯我獨尊。
  • 早讀:得失皆風煙,悲喜盡故事
    無論得失悲喜,皆自然的如同日月相逢,陰晴相伴;平常的若空氣呼吸,花草生長。一個人若能以從容的腳步走過紛擾、喧囂、襲擾的塵世,並走向甜恬、坦然、舒暢的遠方,少不了一份豁達淡泊的胸懷,一份自信自在的心境,一份清醒澄澈的悟懂,一份執著虔誠的修行。
  • 人生在世,做好這六件事,福報自然來!
    人生在世,做好這六件事,福報自然來!1、播種善良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選擇,我們都要選擇善良,這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問心無愧,活得心安。2、淡定心境境由心生,境由心轉,境由心變,你的心境,決定了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你的一切。心境若定,一切皆安,心境若亂,一切皆亂。我們都要努力修煉內心,淡定心境,從容地去生活,淡定的走人生。
  • 人生本過客,得失皆隨緣
    能夠在剛剛好的時間裡,遇到剛剛好的人,是一種幸運,可大多感情不是相見恨晚,就是陰差陽錯。一位聽友說:遇見你,我才明白愛情的模樣,可惜我們之間存在的距離太多,你有你的星辰大海,我有我的暮雪千山,你我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再糾纏下去也沒有意義。
  • 人生總是在得失中不斷循環,隨遇而安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風得意,事事順心。我們想尋找的,其實不過是失去的歲月。那些想要的東西,大都不在你身邊。人生總是在得失中不斷循環,隨遇而安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當下。那種難得的朋友。我成功,她不嫉妒。我委靡,她不輕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人生在世,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
    人生在世,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失去夢想,那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放棄夢想,不去冒險,不去賭注,那豈不辜負了生命!盡人事,聽天命!即使認命,那也要在竭盡全力,無能為力之後!人生不能一開始就自廢武功,繳械投降!
  • 人生在世,當有所藏
    不僅肆無忌憚地指摘同僚,還當眾妄議起了劉備、關羽在世的過失。得知消息後的劉禪勃然大怒,將他廢為平民,流放汶山郡。沒過幾年,廖立便在流放之地鬱鬱而終。古語云:「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高山不語,流水不言,人生,其實是場無聲的修行。
  • 茶如人生,淡雅一世
    一杯綠茶,看著茶葉在杯中翻騰,飄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看著茶葉在杯中浮沉,茶色的變化,喝一口,細細的品味著茶味的苦澀甘甜,體悟著人生的浮生得失、起伏,榮辱,品淡人世的苦樂、炎涼。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
  • 對自己的得失你看的很重嗎?
    人生在世,難免要與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打交道。身處社會一份子,天天的行為就是得與失的互衝關係。你得到了工作,便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得到了超額的物質享受,就透支了生命的支點。對於功 名 物質等身外之物,人人都需要。但是把他擺在一個什麼位置上 ,每個人的態度就不同了。態度不同,得失不同。
  • 放下得失心,人生才會更從容
    人生相遇彌可貴,真誠善待心無愧,世事無常多憾事,珍惜當下終不悔。凡事,做好自己,好的,壞的已不重要,只要是發自內心的自己就好! 02 漫漫人生路,我們不是孤獨的人,因為有家人給予我們關心與溫暖,因為有伴侶給我們的甜蜜幸福的生活,日子變得更加未來可期。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作者:彩雲追月 人生在世,常常被「得失心」所困擾。有些人能夠看淡想開,對得與失坦然一笑;有些人喜歡凡事計較,常常被得與失鬧得悶悶不樂。煙火紅塵中,得失乃人生常事。對於所有人而言,萬事萬物,總是得失交替,該如何應對,人人都必須有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失之不過憂,得之不狂喜,這是大度之人;失之不憂,得之不喜,這是平凡之人;失之則憂,得之則喜,這是庸俗之人。
  • 影評:《誰先愛上他的》人生在世的當下才最重要
    影評:《誰先愛上他的》人生在世的當下才最重要文 / 靚晶娛樂妻子對上小王的故事已非前所未有,但《誰先愛上他的》還是以悲喜劇包裝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新意。沒有人是絕對的加害者,沒有人是絕對的受害者,比起黑白分明的典型設定更貼近現實人生。呈希在和阿傑的相處過程中,對阿傑從原本認定他是壞人的句點,逐漸變成他是壞人嗎的問號。呈希目睹阿傑在電話中得知自己是正遠保險受益人時的錯愕,清楚感受到他並沒有算計遺產。其實打從他跟三蓮去阿傑家時,他就對阿傑產生莫名好感,也才會因而死纏爛打地投靠他,進而促成化解他們三人之間僵局的契機。
  • 你的人生慌亂不堪,根源是得失之心太重
    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儘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 這首優美動聽的佛歌《如是人生》獻給對人生迷茫對你
    四、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一時的成敗得失對於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乾枯的希望。
  • 原創|日月當空曌
    武曌女帝,日月當空。之後相繼過了一千多年,後輩們回顧歷史評價這位中國唯一的女帝時,很多都會評價她心機深沉、陰險狡詐,不過試問在中國歷史上又有哪幾個男性皇帝不是踩著人血稱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