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好歹是個提轄,還有上司庇護,為什麼拳打鎮關西後卻逃了?

2021-01-08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水滸第17期:

一提到《水滸傳》,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武松和魯智深這兩個人物,這兩個人一個是武都頭,一個是魯提轄。

同樣是殺了人,武松投案自首,魯達卻選擇了跑路,要知道在宋代,都頭連個品級都算不上,而提轄好歹是個六品武官了。武松連殺潘金蓮和西門慶兩個人,也不過是隨便打了幾下,刺配二千裡外,那麼魯智深不過失手打死了個惡霸,為什麼卻選擇跑路呢?

難道他的上司不保他嗎?

楊角風談水滸第17期:魯智深好歹是個提轄,還有上司庇護,為什麼拳打鎮關西後卻逃了?

一、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章節可是上了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尤其是對那三拳的描寫,是多少人閱讀理解的噩夢?

但很少有人去質疑魯達的這個舉動到底正義不正義,金翠蓮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鎮關西真的就是惡霸嗎?

但不管怎麼說,魯達確實是三拳打死了鄭屠,不管他有意還是無意,總之鄭屠是被活活打死了:

「俺只指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箇打死了他。洒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

魯智深打死了鎮關西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跑路,而跑路的原因並非是擔心被砍頭,而是擔心吃官司後沒人給送飯吃。

那麼他就沒想過自己的上司小種經略相公會庇護他,並替他開罪嗎?

他當然想過了,不然的話就不會有上面那句話了,也就是說,魯智深很清楚。自己失手打死了鄭屠,並非多大個事兒,頂破天了刺配或者坐牢,甚至坐牢都不用坐。

不要覺得不可以,開頭我也提過了,武松武都頭連殺兩人,其身份不過是一個縣公安局下面的一個派出所所長,最後不過是裝模作樣地打幾棍子,刺配二千裡。

還有楊志,也是殺人後被刺配大名府,到了沒多久就給梁中書當副牌了。

朱仝也一樣,不過是個都頭,放晁蓋啊,放宋江啊,放雷橫啊,不過是刺配滄州,回頭滄州知府就把小衙內扔給他抱了……

由此可見,魯達打死了鄭屠,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就算是真的刺配了,他的老上司老種經略相公會不攔著?

二、

那麼假如魯達不跑路,其上司小種經略相公會不會包庇他呢?

那是肯定的!

如果鄭屠真像金翠蓮講的那樣,是鎮關西,想必他的家人也不會讓魯提轄大搖大擺從鬧市區走出去的。而且在搶救鄭屠的半天時間內,也沒人去找魯提轄麻煩,也沒人去報官:

「且說鄭屠家中眾人和那報信的店小二救了半日,不活,嗚呼死了。」

直到鄭屠翹辮子了,其家人才到衙門告狀,而且府尹根本不敢馬上去抓魯達:

「魯達系經略府提轄,不敢擅自逕來捉捕兇身。」

意思就是說,哎呀,這個魯達是軍區的人啊,我這個地方長官沒有權力抓人啊。要知道魯達是鬧市區眾目睽睽之下殺人害命,如果府尹明目張胆地包庇,必然會激起群怒,甚至給其競爭者留下把柄,日後仕途必然受到影響。

可即使這樣,這個府尹也沒有先把魯達抓住,再去找經略府匯報情況,而是先去找經略府匯報情況:

「好教相公得知,府中提轄魯達無故用拳打死市上鄭屠。不曾稟過相公,不敢擅自捉拿兇身。」

沒有稟告相公,連先控制住魯達,這個府尹都不敢,那麼魯達的上司小種經略相公是咋說的呢?

「魯達這人原是我父親老經略處的軍官。為因俺這裡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既然犯了人命罪過,你可拿他依法度取問。如若供招明白,擬罪已定,也須教我父親知道,方可斷決。怕日後父親處邊上要這個人時,卻不好看。」

三、

那麼,小種經略相公說的這麼大一通話,究竟是何意思呢?

第一句話,小種經略相公先是亮明了魯達的身份,他可是軍區的軍官,老種經略相公的親信。而且其工作也不是隨便派來的,而是讓他過來「幫護」的,魯達在我們家的地位不用多說了吧?

第二句話,既然他犯罪了,那我也不能明目張胆地庇護,你就拿下他嘛。但關鍵詞要記住,是「依法度取問」,你們可不能嚴刑逼供哦,要按規矩來。

第三句話,就算是你們沒用刑,這個魯達也招認了罪狀,那也不能隨便處罰他,還得經過我父親同意才行。

第四句話,就算是我父親同意了法辦魯達,但就怕日後他老人家想起來,不好交代,而且真的法辦了魯達,我爹他老人家的面子往哪擱?

由此可知,魯達的上司,也就是小種經略相公這何止是暗中庇護魯達啊,簡直是明目張胆地袒護他,翻譯過來就是這樣的:

府尹,你有膽就去抓魯達,抓了後,你夠膽那就審,審了他,你還有膽那就判,判了他,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哦?

實際上魯達犯的事,在小種經略相公眼中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往大處說,就是魯達跟肉販起了衝突,街頭鬥毆失手殺人唄。往小處說,鄭屠有錯在先,人家來買肉,你卻把刀子亮出來要殺人,人家那叫正當防衛。

再往小處說,鄭屠你這是比「襲警」都還嚴重的行為,這是要刺殺朝廷命官啊!

四、

而魯達之所以還是要跑路,主要還是這件事他處理得非常欠妥當,而且丟了面子:

一個來路不明的父女,魯提轄竟然聽信一面之詞就跑去殺人,而且根本不給鄭屠辯解的機會!

「魯達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著醋缽兒大小拳頭,看著這鄭屠道……」

上去就踩著人家的胸脯氣呼呼地說了一大通,最後才問了句:

「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而且沒等鄭屠回答呢,上去就是一拳,一拳就把人家鼻子打歪了,鄭屠估計都被打蒙了,自嘲式地說了句:

「打得好!」

魯提轄一聽這話,更來勁了,緊接著就是第二拳,直接把鄭屠的眼珠子都給打出來了:

「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

鄭屠一看,這是要自己的命啊,這才求饒,可魯提轄哪裡聽你解釋,第三拳衝太陽穴去了,這下好了,給打嗝屁了。

實際上,鄭屠不過是一個小販,他連一個普通的城管都不敢惹,怎麼可能敢跟正團(處)級的魯達硬碰硬呢?

魯達正確的處理方式根本不用自己出馬,派個小廝去跟鄭屠打個招呼,不要再為難金翠蓮了。想必鄭屠得屁顛屁顛地送金翠蓮走,回頭還得帶著禮物登門感謝魯達不治罪之恩。

這要是回去面對上司小種經略相公,肯定會被罵糊塗,這麼屁大個事,你身為提轄竟然當街殺人,丟人不?

丟人!

所以,魯達跑了,實在是無臉面對自己的上司,也無臉面對自己的老上司了。

五、

除了丟了面子以外,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剛才提到過的送飯問題:

在《水滸傳》中,涉及到吃的描述有很多,其中就包含了好漢們坐牢時,怎麼送飯問題。

跟我們現在監獄或者看守所免費管飯不同(其實這飯也很難吃的),在《宋刑統》中有這麼一條規定:

"囚去家懸遠絕餉者,官給衣糧。"

意思就是說,囚犯家離得很遠,又沒有親戚朋友,而且還彈盡糧絕了,在這種情況下,才給衣服穿給糧食吃。

對於魯智深這個一個光棍兒來講,根本就沒家人嘛,進去坐牢了,誰給送飯吃?

要知道魯智深好吃這一點,在梁山好漢中都排得上號的。後來當了和尚都管不住自己的嘴,下一趟山,把一條狗吃的只剩一條狗腿。路過一座破廟,都跟幾個老和尚搶粥吃,因為肚子餓還被崔道成和丘小乙打跑了……

魯智深的性格又跟武松不同,好歹人家武松是打虎英雄,十裡八鄉都有名,而且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是為兄報仇:

「有那上戶之家,都資助武松銀兩,也有送酒食錢米與武松的……武松管下的土兵,大半相送酒肉不迭。」

所以人家武松是有人給送飯吃的,而魯智深就有點懸了,雖然也不至於餓死,畢竟小種經略相公也會跟管事的打招呼,但畢竟夥食水平要差很多。

也正是由於這麼多原因,丟了面子,餓了肚子,還失去了自由,關鍵是以後怎麼在道兒上混?畢竟不久前魯提轄還在史進和李忠面前展現大哥的風範呢,回頭進去了,讓小弟怎麼看?

所以,思前考後,魯達選擇了跑路……

魯達是跑路了,自然也就坐實了他的罪名,畢竟是畏罪潛逃嘛。只是苦了他的上司小種經略相公,估計這哥們兒得知魯達跑路的消息後,只剩一聲嘆息:

「我太難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水滸傳》,第17期到此結束,關注我,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

相關焦點

  • 水滸傳:從拳打鎮關西看魯提轄的鐵拳
    一部《水滸》,洋洋萬言,最顯著、光彩奪目的莫過於其中108個風風火火的英雄好漢,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他就在其中之列,而且千百年來家喻戶曉,他就是魯智深。水滸故事在民間口口相傳,圍繞魯智深的故事,膾炙人口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當屬他的開山之作。
  • 倘若魯智深沒有拳打鎮關西,結果會怎麼樣?
    話說魯智深為什麼拳打鎮關西,這個思路原著裡面已經很明確了。原著是這樣說道:魯智深來到潘家酒樓上,和兄弟大口吃酒,邊喝邊聊,好生興致。忽然聽聞隔壁閣子裡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魯達吼道酒保,是何許人在哭啼,攪俺酒興。
  • 拳打鎮關西有功無罪,魯智深不邀功卻跑路,原來這才是大俠風範?
    鎮關西武功如何且放在一邊,咱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是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後,為什麼不跑回軍營尋求老種經略相公的庇護?要知道種家軍是當時大宋第一精銳邊軍,老鍾經略入朝,皇帝親自出迎,蔡京童貫也給他三分面子,京營殿帥高俅還要給他行禮,就是借給渭州府尹幾個膽子,也不敢到種家軍去抓人。
  • 水滸傳:金翠蓮欠錢子虛烏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另有緣由!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水滸傳》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有網友認為金翠蓮父女欠錢不還,鄭屠讓他們還錢,有什麼錯呢?魯達何故要殺死他呢?在古代階級等級森嚴的社會,鄭屠的禮貌其實是對權勢的畏懼,當然不是對魯達的敬畏,實際上是魯智深的主人「小種經略相公」的敬畏。「宰相門前八品官」魯達作為老種經略相公府中的公職人員,自然是自帶光環,況且魯達支持武力高強,所以鄭屠聽說是要給府中要的「臊子」,還要自己親自去切,自當是以為給自己面子,所以切肉是非常的禮貌的。
  • 拳打鎮關西是除暴安良?鄭屠就是一屠戶
    金翠蓮哭訴道,她和父親投親不著,流落關西,被一個綽號叫鎮關西的鄭屠買回家做妾,典身契上寫的是銅錢三千貫,但實際並沒有給他們。三個月後,金翠蓮被趕出家門,鄭屠反倒要他們償還三千貫典身錢。魯達一聽義憤填膺,立馬找鄭屠挑釁理論,衝突升級,魯達三拳打死鄭屠,這才有了後來的魯智深。
  • 衝冠一怒為紅顏,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真是為了金翠蓮嗎?
    在《水滸傳》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章當中,魯提轄在潘 家酒樓裡偶遇「苦命女」金翠蓮,在聽了淚眼婆娑的翠蓮一番哭訴之後,魯提轄便頓起了心中的不平之氣,隨後一時衝動,三拳斃掉了鎮關西。
  • 魯智深為救一個女人,三拳打死鎮關西,但她真的是個好女人嗎?
    其中魯智深就是為救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鄭屠戶,當然鄭屠戶就是鎮關西。水滸中好女人並不多,如潘金蓮、孫二娘,以及潘巧雲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被魯智深救助的金翠蓮是個好女人嗎?
  • 《水滸傳》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選段練習及答案
    【一】(22分)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達;被這魯提轄就勢按住左手,趕將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腳,騰地踢倒在當街上。魯達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缽兒大小拳頭,看著這鄭屠道:「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
  •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為了金翠蓮?你聽他對鄭屠說了什麼
    這就意味著,給了盤纏,解圍送出渭州城,魯智深也算是送佛送到西了。 逕到狀元橋來,鄭屠正在門前櫃身內坐定,看那十來個刀手賣肉,魯達走到門前,叫聲,鄭屠。鄭屠看時,見是魯提轄,慌忙出櫃身來唱喏,道,提轄恕罪,提轄請坐。列位且看,鄭屠對魯達還是很敬畏的,接下來,魯智深便開始連番故意找茬,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面。
  • 繼林黛玉倒拔垂楊柳,薛寶釵拳打鎮關西問世!作者:沒有任何隱喻!
    其實這樣對於名著的誇張化展示,也算是一種對於「傳統文化」的推廣,至少這張圖確實讓許多人知道了林黛玉這個紅樓人物和「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典故。這種方式其實和B站的鬼畜區視頻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看個樂呵就好,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 笑談水滸:鎮關西面對魯提轄興師問罪,三套應急策略能活命
    水滸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故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個故事中,鄭屠百般奉迎,說盡好話,賠盡小心,還是免不了魯提轄的鐵拳。從劇情需要來說,鎮關西非死不可。不過換一個視角來看,從應對突發事件的合理性來分析,鎮關西有沒有自保的方法呢?
  • 魯智深為什麼不直接打鎮關西,偏偏等他切完肉再打?原因讓人佩服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一個很出彩的人物。怎麼個出彩呢?金聖歎是這麼評價的:「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心地厚實,體格闊大。論粗魯處,他也有些粗魯;論精細處,他亦甚是精細。」書中第一個關於魯智深的精彩情節,就體現了魯智深的「粗魯」與「精細」之結合。
  • 三拳打死鎮關西,魯提轄真的是失手嗎?看看這些細節就明白了
    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可能是因為選入了中小學課本的緣故,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幾乎是從小學開始一直學到大學畢業,魯提轄的語言,神態,舉止不知道被語文老師們分析過多少次。近日,再讀了這一節的內容,忽然開始懷疑魯達打死鎮關西是不是真如他自己所說的是失手,是不是他真的只是想教訓鎮關西一頓?忽然覺得魯達也蠻霸道不講理,夠得上掃黑除惡的標準了。鎮關西實際上也沒有小學時候老師分析得那麼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反倒有些同情起了他。鎮關西對金翠蓮是強搶嗎?
  • 魯智深為什麼叫「花和尚」?看看他幹的這幾件事,還真沒冤枉他
    楊角風談水滸第20期:魯智深為什麼人稱「花和尚」,你看看他在劉小姐閨房都幹了些啥?一、毫無疑問,魯智深既然人稱「花和尚」,那麼必然是他當了和尚之後,才獲得了這麼個外號!更重要的一點,就在於魯提轄內心深處的「花」,這種「花」充斥著對這個世道的不滿。我堂堂的魯提轄都沒找到這麼漂亮的媳婦,你一個鄭屠,有老婆的人,竟然還能納金翠蓮為妾,憑什麼啊?三、因為魯提轄的「美女受迫害要拯救症」病發,這才有了衝動之下三拳打死鎮關西的事實!之前我(楊角風)也說過好多次了,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並非是失手,而是真的奔著他的命來的。
  • 魯提轄拳打的是鎮關西,楊制使殺掉的卻是破落戶,暗含了什麼意思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之後,倉皇逃跑,丟掉了提轄官的公職,變成了一個和尚,法號魯智深。當和尚後,因為救林衝,魯智深丟棄了大相國寺安逸舒適的生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日子。一個偶然的機會,魯提轄在二龍山腳下遇上了同樣走投無路的青面獸楊志,於是,二人在二龍山腳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打鬥。
  • 到底是誰讓魯提轄滅了鎮關西?是金翠蓮還是另有其人?
    在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舉世聞名的片段,甚至都上了學習課本。到底是誰激起了魯提轄的憤怒,以至於三拳打死了鎮關西,真的就是因為金翠蓮嗎?此間有個財主,叫做鎮關西鄭大官人,因見奴家,便使強媒硬保,要奴作妾。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虛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未及三個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將奴趕打出來,不容完聚。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當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討錢來還他?」
  • 為什麼說魯智深骨子裡就是佛系之人呢?
    魯智深是水滸傳裡最為經典的一位英雄好漢,他的人生經歷波瀾起伏,故事從渭州經略府提轄開始;命運轉折從行俠仗義,三拳打死鎮關西開始;遁入佛門從被官府捉拿,亡命江湖、走投無路後被逼上五臺山開始,人生事業從入夥梁山泊開始,最後生擒方臘後皈依佛門,圓寂杭州六和寺廟。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說魯智深骨子裡就是佛系之人呢?
  • 鄭屠憑什麼叫鎮關西?魯智深領導一句話揭示真相,綽號名副其實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情節十分精彩,可是在讀水滸的過程中,我們也不禁有這樣的疑惑:鄭屠只是一個在狀元橋底下賣肉的屠戶,一個殺豬的,憑什麼可以稱作是「鎮關西」呢?就像魯達所說的那樣,魯達曾經做到了關西五路廉訪使,都不敢稱自己為鎮關西。鄭屠哪裡來的底氣稱「鎮關西」呢?
  •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22年後,我才想到一些老師沒有講的事
    《水滸傳》忘記是什麼時候看的第一遍了,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應該是初二的課文。 初二,那是1998年,22年前的事了。 學課文時,印象最為深刻的是: 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 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滾將出來。 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
  • 北宋最後的王牌,他是种師道之弟,魯智深的上司,被文人斷送性命
    水滸傳中舊相識,魯提轄的新長官很多朋友喜歡水滸,但你們知道魯智深五臺山出家前,他的長官是誰嗎?在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故事中,史進去尋找師父王進,結果誤投渭州,來到小種經略相公處,遇到在渭州經略府擔任管軍提轄的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