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三十六歲的朋友去年結婚了,她嫁給一個薪水跟她差不多的男人,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她很愛AA制,和這個男人的第一次約會,他們吃的是豪華套餐,而且各付各的。
可千萬別誤會她是嫌棄,她這麼愛AA制這事,是因為被倒數第二個約會對象嚇壞了。她的倒數第二個約會對象,是同事阿姨的兒子。頭一次約會,就帶她去吃某知名牛排餐廳。老實說,牛排還不錯,就是餐後甜點是中央廚房等級,她只不過說了句,某某店的優格更好,是純手工做的,隔天,她就變成挑剔、愛計較、不知感恩、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看自己幾歲了的女人,逼得她差點在景氣超不好的年代負氣辭職。
所以婚禮上的影片裡,她很堅持,要放入兩人第一次約會去吃速食的橋段。原本她老公還有點不願意,畢竟男人嘛,哪個不愛面子?可聽了她的理由,她老公立刻舉雙手雙腳贊成,還出主意幫她編寫旁白,寫成只要遇到對的人,速食店的重磅肉漢堡,比某牛排館還美味 ,她老公說:就是要給那些愛嚼舌根的長舌婦一點臉色看! 我覺得她真的嫁對人了。
誰在乎約會吃什麼?我更在乎你會不會心疼我的傷口,理解我的不安,和我一個鼻孔出氣。 如今結婚一年多了,她們生了孩子,雖然也難免吵吵鬧鬧,雖然想到幼兒園學費就打從牙根發酸,但是,毫無疑問是幸福的。
前幾天我在網路上看見一篇關於三十幾歲女生很難追的文章。文章裡說,這年紀的女生自給自足,又見過世面,再也不是請大餐就能討好,除非你能用私人飛機帶她去環遊世界,否則做得再多,在三十幾歲女生的眼裡,也就是一般般的感覺。
可是想到我這個朋友,我真心覺得,三十幾歲的女生,之所以難討好,根本的原因是:這個年紀的女生,已經不再需要被討好,她們要的,是真真實實的過得更好。
我承認,年輕的時候,我們確實很容易感動。我記得有幾年,很流行出差時為對方買一個紀念品、寄一張明信片這樣的浪漫。有個朋友的男朋友,出國時拍下當地的地標,傳來想像和你一起到過這裡的簡訊,收穫了年輕女孩,原來這個男人經常把我掛在心上的感動。
後來這男人幹了多少骯髒的事,就不必去數落了。而女孩每次整理房間,看見那幾張明信片,眼角都忍不住一抽,打從心裡罵出一句髒話。我承認,女人的確有一個時期,忍不住在刁難、在考驗男人,那是受過傷之後的抽蓄,男人對你再好,你都很難發自內心感動,你都會想:那又如何?之前那個男人對我更好,可還不是說變就變?
可是,人都是會學習和成長。終於有一天,女人會明白,當時那些討好可能是真心誠意的,他不是假的,也不是假惺惺的算計,只不過人性很怪,願意腆著臉討好對方,有時和愛情真的沒什麼關係。說的難聽點,人類其實很作,我們都很愛演,有人想演情聖、有人想演痴心絕對,演戲的人比誰都還要入戲,傾其所有只為了搏君一燦。付出與被付出的人都會滿足於那瞬間的浪漫,可是那只是瞬間爆發力,而生活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運轉,電影會下線,可生活至死方休。
愛情在天下太平時可以很獨特,可以很浪漫,可以玩很多花招,但它必須被馴化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長久延續。所謂生活的一部分是:我沒空時你可以去幫我領掛號,你加班時我可以特地去一趟只為了幫你餵狗,我替你討好我爸媽,禮物我挑我買,你只需提著走進來,你不必無時無刻想到我,但我需要你時,請你務必要在。
三十多歲的女生不是難討好,她不需要你翻山越嶺開兩小時車只為了買她隨口提一句好像很好吃的甜品,因為她如果真的那麼想吃,她能自己買到。她不需要你請假特地陪她去看醫生,自己做得到的事,何必拖著別人瞎忙。她不需要那些扮家家酒式的戀愛氛圍,而是需要看見能和你組成一個家的可能。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已經清楚知道,真正的家,不是瑞典家具型錄裡那個樣子,而是一個馬桶可能會壞、屋頂可能會漏水、隔壁鄰居可能會半夜敲敲打打的地方。而當這個家有了你,她是會更輕鬆,還是平添更多煩惱。
三十歲的女人不是難討好,而是不再需要被討好。
因為終於明白,我們在找的,是伴侶而不只是戀愛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