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眾多優秀傳統文化中,蒙學經典《增廣賢文》以冷靜清醒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冷冰冰的文字卻寫盡了中國古代先賢的處事哲學和人生智慧。
為了更好的了解此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借鑑古人的做人智慧,今天大老劉就特意整理了裡面的10個哲理金句,一起來快速進入。
1.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釋義:應當拿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拿寬恕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
2.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
釋義:石頭相擊就會迸出火星,如果不去碰擊,石頭就不會冒出火來。
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明白事理,不學什麼也不明白。
3.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釋義:讀書需要下苦功夫,要知道書中字字值千金。
4.學在一人之下,用在萬人之上。
釋義:學習要不斷精進,向更優秀的人看齊,學無止境。
實際的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多越好,要在萬人之上。
5.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釋義:善惡都是根據人自己的喜好而定的,災禍或幸福都是由於自己的不慎而導致。做人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6.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釋義:水再多,但是離得很遠,也起不到作用;親戚看似很親,但是一旦關鍵事情,或許不如對面或旁邊的鄰居。
7.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釋義:父子的關係親密,家庭就不會敗退;兄弟之間和睦互幫,家庭就不會分離。
8.官有公法,民有私約。
釋義:官府有公共的法律約束,而民間也有自己的私下約定,無論高層還是底層,都有一套做人做事的規則。
9.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土深耕足養家;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
釋義:池塘裡積水,最好儲存起來,預防日後的乾旱;莊稼地裡的土每年要深耕,這樣才能為明年做好準備;樹木的根很深,就不會怕大風颳,樹木本身長的正,就不會發愁月亮的影子是斜的。
10.一日為師,終身如父;忘恩負義,禽獸之徒。
釋義:給你當了一天的師父,就終身是師父,待師父要像待父親一樣;一個人受到恩惠,卻轉身做出不義之事,和禽獸沒什麼區別。
簡單的俗語,通俗易懂,卻蘊含著人生存亡的大智慧,藏著為人處世的準則,古人的智慧可以指導著我們生活。
俗語還有很多,比如「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會吃千頓香, 亂吃一頓傷」「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等等。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大家要問去哪裡學習這麼多古人的智慧,那《增廣賢文》便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中國唯一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一本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
都說《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先賢智慧的結晶。
在如何減少是非煩惱的問題上,先賢在《增廣賢文》也留下了答案:「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這句話很淺顯,意思是招來的是非只因為話說得太多,心中的煩惱都是因為多管閒事。如果我們把這句話變通一下,換句話說便是:少說一點話、少管一些閒事,是非煩惱也就少了。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白巖松多次講到了道德經對他人生產生的感悟,在前四十多年裡,影響白巖松人生的有四本書:《新華字典》、《朦朧詩選》、《曾國藩傳》與《道德經》。
和孩子一起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才華有智慧的人,不會被埋沒!
讀《增廣賢文》更懂社會潛規則,讓孩子出社會少吃虧!
《增廣賢文》僅需49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