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把編織技術練好。」日前,在寧城縣汐子鎮桃古圖村巧娘坊內,一群興趣相投又有共同創業熱情的婦女們一邊不停地翻飛著手中的鉤針,一邊互相鼓勁著。
11月以來,為推進婦女巧手居家創業增收,發揮婦女在「六保」「六穩」中半邊天作用,縣婦聯積極向市婦聯爭取巧手創業增收「小項目」資金,扶持有意願創業的婦女創業和就業。
在經過宣傳、徵集等環節後,全縣共有五個手工特色項目申報,通過甄選創業類別並綜合考量發展前景與帶動能力,縣婦聯最終選擇初期創業的汐子鎮桃古圖村巧娘坊手工編織和「寧城剪紙」作為扶持項目,真正讓「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
「年初在縣婦聯的幫助下,我參加了電商培訓班,這樣平時編織的一些小玩意就又多了一個銷售渠道,最遠都賣到雲南啦!」汐子鎮桃古圖村巧娘坊五人創業組帶頭人趙偉豔說。今年50出頭的趙偉豔多年前還是一個無事可幹的普通農村居家婦女,通過觀看手機直播,慢慢學會了手工編織技術,後來在市婦聯的巧手項目培訓下,手工編織技術漸趨成熟。
今年9月,有著強烈創業願望的趙偉豔將村中巧娘坊的骨幹組織在一起,成立了「汐子鎮桃古圖村巧娘坊五人創業組」,姐妹們沒事就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鉤織成品。
一團毛線,一把鉤針,一把剪刀,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經過姐妹們的創作,變成了一頂頂帽子,一雙雙兒童鞋,一個個老虎枕。憑藉對毛線編織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五人創業小組漸漸編織出了自己的創業路,真正實現了「守著家、帶著娃、賺錢花」的夢想。
被扶持的另一個創業項目是「寧城剪紙工作坊」。「寧城剪紙」至今已歷經六代傳承發展,今年第四代傳承人朱秀旗得到兩千多元的婦聯項目扶持資金後,備受鼓舞,在鐵東街道哈河社區建立了剪紙工作坊,購買了紅紙、鏡框等原材料,招收女性學徒2名,同時利用社區剪紙工作坊推廣剪紙項目,帶動周邊姐妹們學習剪紙,創作剪紙產品。
她把剪紙從傳承途徑、作品創作和文創產品研發上大膽創新,衍生出擺臺、掛件、扇面、畫框等一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寧城文化產業園、各大景區、微信、快手、抖音等網絡方式進行銷售。
眼下,一張張大紅紙在「社區剪紙工作坊」變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巨作」,讓社區的留守婦女、陪讀媽媽、困難婦女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姐妹們圍坐在朱秀旗身邊,學習剪紙技藝,體會民間傳統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剪紙這門手藝,帶動越來越多的婦女剪出幸福「新生活」。
the end
稿源:縣婦聯發展部 解海潔 員翠翠
製作:蘭 靜
審核:郝豔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