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青說教育(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很多人來說,大學是令人非常嚮往的一個地方,尤其是大一新生,對大學有很大的憧憬,時常幻想自己的大學生活會是怎樣的度過,
而大學的課程對於學生們來說也是相對輕鬆的,不會像高中以前起早貪黑,雖然每天都有課程,但不會安排的像以前那麼滿,學生也有時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雖然很多大學的課程安排都是不同的,但基本上,只有大一新生的課程比較多之外,大二、大三以及大四的課程都很空閒,基本上一天一兩節課的時間。
很多學生都覺得,是不是保證每節課的出勤率就可以順利畢業了呢?
其實並不是,在大學中,學生們要「掙」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學分」,只有在大學期間攢夠了學分,才能順利畢業,
當我們剛入學的時候,學校都會發給我們一個新生手冊,裡面記載的就是學生在大學的時候需要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
其中就會記錄「學分制」的意思,在校期間,學生們可以通過上課、做實驗、社會實踐等來掙學分,而每所大學的學分情況也是不一樣的,
用清華大學來舉例:
四年制本科的總學分要達到175分,其中包括:課程學分141分、社會實踐19分、綜合論文訓練15分;
五年制本科的總學分要達到200分,其中包括:課程學分155分、社會實踐30分、綜合論文訓練15分;
如果學生在校期間沒有達到學分,根據教育部的規定來說,是無法獲得畢業證書的,而無法畢業也就意味著找工作的時候會受到限制,
而且,如果學生以後想要考研、讀博之類的上升學位的話,沒有學分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在大學期間,學生們要合理的分配自己掙學分的時間。
如果大二以後的學生還沒有多少學分,該怎麼辦呢?
1、參加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的意思很簡單,去做義工、去做愛心志願者、去做社區幫手等等,這些都可以幫助你增加學分,
參加社會實踐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接觸到很多自己平時接觸不到的東西,而且又能加學分,一舉兩得。
2、參加社團活動
在學校的時候,學生們一定會吐槽為什麼學校隔三差五就要舉辦各種實驗、競賽之類的活動,有很多學生覺得這些活動沒什麼用,是浪費時間,這可大錯特錯,
大學裡面舉辦的校內競賽或者校內實驗,或者是和其他學校的競賽,這些都可以讓你學習到知識,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也會變得優秀,而且,參加實驗或者競賽也都可以獲得學分,如果獲得第一名或者前三名的話,也許還有獎學金之類的,何樂而不為呢?
3、自主創業
大學生創業一直是近幾年國家所提倡的,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不僅有獎勵,還會有一定的扶持,其中,學分就是獎勵的一項,
不過,這個制度還是根據每所大學制度的不同而改變的,有的學校支持大學生創業但是沒有獎勵,有的學校就有,還是要看看學生手冊上寫的,
個人覺得,大學生創業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每年畢業季的時候,嗚嗚泱泱的畢業大軍都在匆匆忙忙的找工作,如果創業做的好就可以繼續做,如果不行的話,也可以提前接觸社會,是很不錯的事情。
紅姐寄語:
大學是我們學生生涯中最後一站,是唯一能夠保留我們天真善良的地方,但是,我們的本質依舊是學生,還是要先做好學生的分內事情,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在大學期間,還有什麼事情可以為自己賺取學分呢?你覺得學分沒賺夠的話,除了無法畢業還有什麼事情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紅青說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夥伴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希望你將本文轉給更多的朋友,讓學習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