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第六個裝備殲-16戰機的航空兵旅在官方媒體的報導中正式亮相。按照一個航空兵旅32架戰鬥機的編制來計算,光是目前6個殲-16旅總數就達到了192架,還有在鼎新等試訓基地與殲-20、殲-10C等戰鬥機混編的殲-16戰機,總數已經超過了200架。
自2016年投入現役以來,殲-16保持著每年近50架的生產速度入役,簡直是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的一大奇景:幾乎從來沒有緊跟世界潮流的國產先進戰鬥機能夠以這麼高速生產、裝備。
西部戰區航空兵某旅裝備的殲16
殲16被認為是一款多功能戰機,一款側重於對空、對地、對海的「炸彈卡車」,殲-16能夠攜帶豐富的對空對海對地彈藥;翼下、機腹共12個掛點一共可以攜帶多達12噸的機載武器。
連續三次奪得「金頭盔」的著名飛行員蔣佳冀率部在2018年的「金頭盔」實戰對抗演練中,駕駛著殲-16戰機一舉奪魁。
殲-16戰機作為一款四代半戰鬥機,它用的卻是殲-20的絕大部分技術下放,也就意味著它是「披著四代戰鬥機皮的五代機」,航電性能水平上並不比殲-20要差;而平臺本身就擁有極大的改裝空間,也會是日後戰術電子戰機等特種機的最主要改型。
從裝備規模來看,光是空軍裝備、基礎版本的殲-16空軍就需要裝備大約400架,另外再加上起碼100架電子戰型號,總裝備量需要達到500架甚至以上。這樣,就能保證組建15個航空兵旅,也能保證五大戰區平均擁有3個左右航空兵旅的殲-16可供調動。
此外,海軍航空兵同樣需要這麼一款性能優異的戰鬥機來替代現有的約200架殲轟-7A戰鬥轟炸機、至少一個航空兵旅的殲轟-7電子戰機和一定數量的蘇-30MK2戰鬥機:它們無論是性能還是航電系統水平都已處於被淘汰的階段,已經處於「湊合用著等新裝備」的狀態了。
因此,算上海空軍航空兵對於殲-16的裝備量缺口,殲-16最終可能突破700架的規模。
作為目前中國空軍最優秀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能攜帶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甚至是射程估計達到300公裡以上的「PL-XX」超遠程空空飛彈,伴隨殲-20攻擊敵空中目標;也能率領一眾殲-11B、殲-10C等戰機作制空權爭奪的戰鬥,更能攜帶大量的航彈、飛彈對各種地面目標作對地打擊。
殲16的電子戰版本不光可以對敵實施電子壓制,還可以攜帶反輻射飛彈攻擊敵雷達站、雷達運載車等重點目標。不難想像,海軍版的殲-16戰機將可以攜帶空射反艦飛彈,憑藉著強大的電子對抗戰力,創造出空前強大的近海反艦防禦圈。
就目前亮相的第六個旅所裝備機型而言,這批殲-16屬第二批次,機腹下安裝的是整合了前視紅外裝置的複合掛架。
殲16裝備的前視紅外設備將用於配合早前自帶的地形跟蹤雷達,強化了殲-16的全天候超低空飛行能力;這一整套設備同時也能搭配其它多種機載吊艙使用,對於殲-16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
相較於殲-11B甚至殲-11D,殲-16擁有的不光是綜合了五代機技術的航電,還得益於雙座而擁有冗餘度更大的改裝空間:後座雷達操作員席位完全可以容納下多種機載設備的操作,不光是機載武器、機載雷達的使用,還能增設電子戰系統甚至是無人機作業系統!殲-16最為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時得以凸顯。
綜合來看,殲16是一款性能僅次於殲20的優秀四代半戰機,具備強大的對空、對地、對海作戰能力,不僅能夠輔助殲20進行突襲,也能夠帶領其四代及四代半戰機獨立作戰。在今後10年甚至20年內,依然可以作為空中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部分原創,部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