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個殲-16航空旅亮相—性能比肩殲-20,未來裝備突破700架

2020-12-10 騰訊網

不久之前,第六個裝備殲-16戰機的航空兵旅在官方媒體的報導中正式亮相。按照一個航空兵旅32架戰鬥機的編制來計算,光是目前6個殲-16旅總數就達到了192架,還有在鼎新等試訓基地與殲-20、殲-10C等戰鬥機混編的殲-16戰機,總數已經超過了200架。

自2016年投入現役以來,殲-16保持著每年近50架的生產速度入役,簡直是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的一大奇景:幾乎從來沒有緊跟世界潮流的國產先進戰鬥機能夠以這麼高速生產、裝備。

西部戰區航空兵某旅裝備的殲16

殲16被認為是一款多功能戰機,一款側重於對空、對地、對海的「炸彈卡車」,殲-16能夠攜帶豐富的對空對海對地彈藥;翼下、機腹共12個掛點一共可以攜帶多達12噸的機載武器。

連續三次奪得「金頭盔」的著名飛行員蔣佳冀率部在2018年的「金頭盔」實戰對抗演練中,駕駛著殲-16戰機一舉奪魁。

殲-16戰機作為一款四代半戰鬥機,它用的卻是殲-20的絕大部分技術下放,也就意味著它是「披著四代戰鬥機皮的五代機」,航電性能水平上並不比殲-20要差;而平臺本身就擁有極大的改裝空間,也會是日後戰術電子戰機等特種機的最主要改型。

從裝備規模來看,光是空軍裝備、基礎版本的殲-16空軍就需要裝備大約400架,另外再加上起碼100架電子戰型號,總裝備量需要達到500架甚至以上。這樣,就能保證組建15個航空兵旅,也能保證五大戰區平均擁有3個左右航空兵旅的殲-16可供調動。

此外,海軍航空兵同樣需要這麼一款性能優異的戰鬥機來替代現有的約200架殲轟-7A戰鬥轟炸機、至少一個航空兵旅的殲轟-7電子戰機和一定數量的蘇-30MK2戰鬥機:它們無論是性能還是航電系統水平都已處於被淘汰的階段,已經處於「湊合用著等新裝備」的狀態了。

因此,算上海空軍航空兵對於殲-16的裝備量缺口,殲-16最終可能突破700架的規模。

作為目前中國空軍最優秀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能攜帶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甚至是射程估計達到300公裡以上的「PL-XX」超遠程空空飛彈,伴隨殲-20攻擊敵空中目標;也能率領一眾殲-11B、殲-10C等戰機作制空權爭奪的戰鬥,更能攜帶大量的航彈、飛彈對各種地面目標作對地打擊。

殲16的電子戰版本不光可以對敵實施電子壓制,還可以攜帶反輻射飛彈攻擊敵雷達站、雷達運載車等重點目標。不難想像,海軍版的殲-16戰機將可以攜帶空射反艦飛彈,憑藉著強大的電子對抗戰力,創造出空前強大的近海反艦防禦圈。

就目前亮相的第六個旅所裝備機型而言,這批殲-16屬第二批次,機腹下安裝的是整合了前視紅外裝置的複合掛架。

殲16裝備的前視紅外設備將用於配合早前自帶的地形跟蹤雷達,強化了殲-16的全天候超低空飛行能力;這一整套設備同時也能搭配其它多種機載吊艙使用,對於殲-16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

相較於殲-11B甚至殲-11D,殲-16擁有的不光是綜合了五代機技術的航電,還得益於雙座而擁有冗餘度更大的改裝空間:後座雷達操作員席位完全可以容納下多種機載設備的操作,不光是機載武器、機載雷達的使用,還能增設電子戰系統甚至是無人機作業系統!殲-16最為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時得以凸顯。

綜合來看,殲16是一款性能僅次於殲20的優秀四代半戰機,具備強大的對空、對地、對海作戰能力,不僅能夠輔助殲20進行突襲,也能夠帶領其四代及四代半戰機獨立作戰。在今後10年甚至20年內,依然可以作為空中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部分原創,部分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4條脈動生產線建成,殲20不斷投產,總數突破100架指日可待
    殲20是我國的第一代隱身戰機,承載著空軍的希望。在2010年曝光以來,經過陸陸續續地改進後,終於在2017年殲20正式列裝部隊,至此說明,殲20的各項性能,已經可以滿足目前的要求,從而開始了小批量的生產。
  • 殲20、運20、直20全進入服役狀態,三個20系列有多少架?
    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 殲-20的正式服役時間為2017年的3月份,距今已經超過了3年半。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解放軍空軍至少有4支部隊有殲-20裝備,滄州空軍大隊是最早裝備殲-20數量約為8架,鼎新空軍基地也有兩支大隊共16架殲-20處於訓練狀態,上述部隊都是殲-20的老部隊。
  • 中國空軍:鳥槍換大炮,殲7升級為殲-16,裝備數量超100架
    只是考慮到現階段,印度開始大規模裝備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因此空軍部隊也開始大規模換裝殲16這款重型側衛戰鬥機,未來預計裝備數量將會超過100架的規模。「鳥槍換大炮」,用這個詞來形容這次空軍戰鬥機裝備的更換顯然是最合適不過了。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是沈飛參考俄式蘇-27UB,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6年11月正式服役於人民空軍。該機裝備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 可能連殲16也打不過,印空軍被超越
    陣風戰機隱身性能究竟如何,很可能則是忽悠印度買吆喝。印度媒體一直宣稱陣風戰機跟殲-20隱身戰機可進行空戰,而且性能也是不輸殲-20戰機。畢竟,陣風戰機是印度空軍裝備著最先進戰鬥機,遠超過目前印度空軍裝備俄制蘇-30MKI和米格-29戰機。印度陣風戰機作戰能力在四代半戰機也很難出類拔萃,跟別說抗衡殲-20隱身戰機,恐怕連中國殲-16戰機也打不過。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大伊萬認為,首先應該討論的是這「三劍客」的具體技戰術性能與優勢區間:殲-20的戰術位置先說殲-20好了,毫無疑問的是,殲-20型戰鬥機與美軍的F-22A戰鬥機、F-35A/B/C戰鬥機一樣,是目前各主要軍事強國為數不多的、已經定型批產並形成戰鬥力的第四代戰鬥機。
  • 有殲20戰鬥機保駕護航,運20才走得遠,殲20個頭雖小但意義更大!
    我國軍用航空「20家族」中的四大高手已經有3個亮相,即殲-20戰鬥機、運-20運輸機和直-20直升機,只有最神秘的轟-20還尚未露面。其中,殲-20和運-20是最先開始裝備部隊的,那麼就這二者而言,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 F35交付數量即將突破600,殲20戰機現在造了多少架?數量遠遠不夠
    從美國統計出來的消息可以看出,F35戰機的交付數量已經達到555架,馬上就要突破600架了。由於剛開始在生產了一百多架F22後,成本依然減不下去,難以大量裝備,所以F35便成為了未來美軍的主力戰機之一。目前F35的單價已經壓縮到了8000萬美元左右,為出口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洛馬公司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交付量才是500架,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就交付了50多架戰機,這個速度可比法國交付給印度陣風戰機快多了。
  • 殲-20新照片曝光引發熱議,第四代戰鬥機為什麼還要配航炮?
    這幾天,有不少讀者私信給了大伊萬一張有點「怪模怪樣」的殲-20型戰鬥機的原型機照片,相比其它幾架原型機,這架殲-20的原型機除了換裝有鋸齒型噴口的國產FWS-10「太行」發動機的某個改進型、在機身左側上方還有一塊區域被某種黑色的「條帶狀」材料「框」了出來,看起來就像四代機表面常見的、用於粘貼機體表面接縫與連接處的膠帶狀雷達吸波材料。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根據當時的合同,沈飛計劃組裝200架殲11/殲11A,但幾年後,我國發現殲11和殲11A的性能並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特別是它們的R-27飛彈性能落後,幾乎不具備中距空戰能力,因此我國決定停止組裝和生產這一機型。
  • 殲20隻是一小步:中國航空已飛上雲巔,未來10年實現超越
    這就是中國航空,這就是中國航空人默默奮鬥,艱苦創新的傑作。10年時間,殲20徵服了整個世界,打破了一切關於殲20的流言蜚語,證明了,殲20是一款非常先進的五代機戰機,其隱身性能和航電雷達系統均達走到了世界前列。即便目標發動機至今尚未裝機,但是這比不營銷殲20的威懾力,渦扇10B發動機照樣可以讓殲20超音速飛行,超機動,這遠遠不是四代機能夠瞻仰的。
  • 今年將裝備多少架殲20?媒體說了大實話!到底多少架殲20才夠用?
    蘇-57戰機原名T-50,雖然比殲20早首飛一年,但是讓人尷尬的是,這款戰機至今依然沒能交付,著實讓人意外!雖然說在今年年底或交付,但是在交付之前卻來個硬生生墜機,這讓俄羅斯非常尷尬,不出意外的話,這款戰機的交付將會在明年年初執行!反觀殲20,進度顯然比蘇-57要快得多,而且早已交付空軍,完全可以實行作戰任務,而且早已開始量產!
  • 殲-7G:逐漸步入退役快車道,將用殲-16等機型取而代之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西部戰區部分空軍作戰單位,用第四代半戰鬥機殲-16取代了第二代戰鬥機殲-7G,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認為可能與西部邊陲形勢日漸趨緊不無關係。
  • 造價比殲-20高,性能比美EA-18G還強,國產殲-16究竟有多厲害?
    過去,因為經濟與技術限制,我國空軍從建國以來便一直將重心放在國土防禦,以至於西方國家在發展對地、對海、對空的時候,我國與他們落下不小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不重視,曾經裝備的轟-6、轟-5等戰機都具備對地、對海的支援能力,甚至是殲-7這類已經落後的戰鬥機也能夠攜帶炸彈實施對海攻擊,直到90年代,受到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刺激,這才開始將重心向對地
  • 速度太快了,第1000架F35部件交付,殲20如何提高產量?
    美國碰到啥喜事都喜歡做個蛋糕自從2011年正式投產以來,F35一直以驚人的速度向海內外的用戶交付,迄今為止總產量已經超過500架。其中僅2019年,F35就交付了134架,而沃思堡工廠產出81架,義大利和日本共產出了53架。而今年,洛克希德公司又將F35的總產量從140架提升到170架,這意味著到2021年前,F35的總裝備數量將超過650架,是殲20的20倍。
  • 回憶殺,殲-20首飛10周年!最新畫面曝光,帶來哪3個期待?
    2010年1月29日T-50首飛而某些外部勢力也恰逢其會地一唱一和,比如美國方面當時就認為,說中國空軍可能在2020年前都無法完成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還有一些境外媒體則猜測說,可能一個類似於F-22A型戰鬥機使用的整體座艙蓋,中國航空工業都要攻關到2025年左右才能搞定,說白了就是中國空軍2020年前別想有一架四代戰鬥機原型機。
  • 中國為何連續裝備200架這麼貴的殲16?很有必要繼續建造
    同時中國還擁有多種性能優異的戰鬥機,其中殲-16就是一款擁有超強火力的多功能戰鬥機,但是在性能優異的同時,也需要付出高額的造價。就目前來說中國已經連續裝備200架殲-16,並且還在持續的建造之中,那麼殲16這麼貴,為啥還買這麼多?原因很簡單,主要還是因為中國迫切需要。
  • 殲20不是第五代戰機?印度專家公布調查結果,確信陣風戰機更先進
    馬達哈文介紹AMCA戰機8月6日,印度斯坦航空董事長、航空飛行器專家馬達哈文(R.Madhavan)在接受防務網站採訪時表示:「不擔心陣風戰機會影響斯坦航空公司的訂單,印度空軍未來會從斯坦航空訂購更多的戰機,除了改進型的光輝MK2戰機與雙發艦載機外,第五代戰機AMCA也在研發之中。」馬達哈文有信心讓AMCA趕在韓國的KF-X、日本F3之前成功,讓印度研發出亞洲首款第五代隱身戰機,而對於早已出現的殲20,馬達哈文認為殲20僅僅是一款第四代戰機。
  • 殲20大批量裝備之後,殲10是否還需隱身改進?一張圖給出答案
    大批裝備空軍之後,曾有網友提問稱:隱身版殲10D是否該來了?,和西方國家的颱風、鷹獅、陣風、F16戰機相比都不落下風,但是,如今的制空權爭奪作戰已經是隱身戰機的主場,各種隱身戰機層出不窮,而殲10在設計時顯然對隱身性能考慮得不多,因此如果和隱身戰機進行超視距空戰很可能會吃虧,而最直接的解決的辦法除了加速生產自己的五代機外,就是讓殲10家族也擁有一定的隱身能力,這樣它們就能繼續擔當主力裝備的角色。
  • 日本航空自衛隊新動向,組建第二支F-35戰機中隊,給殲-20提個醒
    如今301飛行隊的F-4EJ戰鬥機退役後,新的第301飛行隊通過裝備F-35A隱形戰鬥機得以重生。通過垂直尾翼標識的變化可以看出一種航空文化的傳承。從高可視度變成低可視度,也可以看到日本航空自衛隊越來越重視實戰。原百裡基地第301飛行隊裝備的F-4EJ戰鬥機,圖片攝於百裡基地。據資料介紹,原百裡基地第301飛行隊於2020年11月20日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