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大劇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劇院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
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當日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為劇院送上祝福。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大劇院沒有停滯不前,勇於擔當起國家文化平臺的職責和使命,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抗疫文藝作品。劇場重啟後,我們精心創排了《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等優秀作品,呈現了門類豐富的精彩演出,為大家送去藝術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與此同時,創造性推出線上演出,每周六晚為大家獻上一場免費的藝術盛宴。國家大劇院是藝術家的匯聚舞臺,是觀眾朋友們的心靈港灣,也是城市的文化會客廳。我們將堅持引領、傳承、創新、包容的原則,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迎接五湖四海的觀眾和藝術家們的到來。」王寧表示。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
當日上午的直播環節,央視主持人李梓萌與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為網友們介紹了《華彩——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
隨後,主持人剛強、春妮與著名戲劇導演王曉鷹、青年戲劇導演黃盈和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董汶亮一起暢談戲劇藝術,賞析國家大劇院自製話劇《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中的藝術哲思。
當日主持人剛強與國家大劇院歌劇音樂指導、合唱團團長黃小曼,以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歌劇電影導演侯克明,分享了各自在歌劇製作上的感悟和歌劇電影製作中的幕後故事。國家大劇院自2016年開始舉辦國際歌劇電影展至今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五年間,已有13家海內外著名藝術機構、合作方參與其中,共展映60部舞臺藝術影片,覆蓋全國22個城市,展映1410餘場,惠及觀眾近15萬人,在推動歌劇藝術推廣普及、促進歌劇電影製作發行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實踐。
訪談過後,網友們線上觀看了剛剛結束的2020國家大劇院歌劇電影展特別邀請的《帕瓦羅蒂·一聲為愛》藝術家紀錄片的精彩集錦。
自2013啟動「歌劇電影」製作至今,國家大劇院已經製作推出了27部涵蓋歌劇、京劇、舞劇、話劇等多種門類的舞臺藝術電影。8K全景聲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作為世界上第一部8K電影長片,2020年榮獲國際最佳8K製作「盧米埃爾獎」。當日,主持人剛強與這部電影的導演滕俊傑,以及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男中音歌唱家張揚一起回顧了這部歌劇電影拍攝的細節,結合歌劇電影的精彩片段播放,讓網友對歌劇電影的製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午,著名主持人任魯豫、李楊薇接力直播間,與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作曲家臧雲飛、大劇院合唱團團員王姝婷一起回顧了以藝抗疫的日子。疫情期間,國家大劇院從2月到4月接連推出10部「同舟共濟戰疫情·國家大劇院在行動」系列抗擊疫情主題作品,涵蓋了交響合唱、詩朗誦、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其中,《天使告訴我》線上點擊量突破1.8億次。
2020年,國家大劇院特別策劃推出了藝術普及線上欄目——藝術微課堂,通過藝術家的講解視頻,普及高雅藝術知識,收穫了網友的廣泛好評。當日直播中,戲曲名家杜鎮傑、史依弘、張慧芳、陳俊傑、徐孟珂在藝術微課堂為大家講解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的戲曲知識。緊接著,著名程派青衣遲小秋和著名梅派青衣胡文閣也做客直播間,與主持人一起暢談京劇藝術。
在大劇院頗具特色的穹頂之下,大提琴演奏者歐陽娜娜在西咖啡廳前公共空間為觀眾帶來了驚喜表演。這一區域也是國家大劇院常設的藝術普及公共空間演奏區域,在每個參觀日的日場和晚場進行弦樂四重奏等普及類的演出,旨在讓觀眾在參觀建築和空間的同時,體驗高雅藝術的魅力。
傍晚時分,由國家大劇院和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原創話劇《林則徐》上演在即。主持人周濤幕後探班正在緊張排練的《林則徐》劇組,與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董事長、藝術總監、話劇《林則徐》導演王筱頔,兩位主演、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徐帆共同解讀話劇《林則徐》臺前幕後的故事。
當晚的壓軸大戲,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攜手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最年輕中國籍教授、鋼琴家傅聰關門弟子孔嘉寧及四位獨唱演員周曉琳、牛莎莎、夏侯金旭、關致京,聯袂呈現了貝多芬兩部不朽巨作:《合唱幻想曲》和《第九交響曲》,以藝術為筆共譜華章、敘寫深情,感悟坎坷而滿含力量的2020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