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地球之巔」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邊巴攝/本刊

  喜馬拉雅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的高度和相對位置每年都會發生變化

  登頂測量途中險象環生,但沒有什麼能阻擋登山者讀懂「地球之巔」的步伐

  「我們國家自己的山,我們中國人要自己登上去;我們為什麼要登山?就是為了登上去讓全世界看見我們,看見中國;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是中國的高度。」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珠穆朗瑪,藏語涵義為「第三女神」,是人們熟知的世界第一高峰。

  自中國正式宣布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以來,這裡便再次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

  這些天裡,有人緊盯手機屏幕,通過實時攝像頭,觀賞珠峰的日出日落、星河出沒。有人想像力爆棚,探討在珠峰大本營過夜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還有人的求知慾被調動起來,在知乎上發問:珠峰為什麼看起來沒那麼高?測量如何確定她的「頭」和「腳」?

  作為觀察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的「晴雨表」,珠峰始終在運動。珠峰測量不僅在於精確獲得珠峰高度,更代表著人類對自然的求知和探索。

  5月27日上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成功登頂,順利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地球之巔」正在人類努力和科技進步下逐漸揭開神秘面紗。

  再向珠峰行

  4月30日,中國宣布正式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

  2019年10月,習近平主席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兩國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提出:考慮到珠穆朗瑪峰是中尼兩國友誼的永恆象徵,雙方願推進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合作。雙方將共同宣布珠峰高程並開展科研合作。

  為落實聯合聲明,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

  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開展這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5月6日,30多名登山隊員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

  在此之前,相關單位做了大量準備和前期工作。自然資源部組織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陳俊勇院士、楊元喜院士領銜的測繪科技與管理方面的專家嚴格審查把關,以保證測量工作的科學性、高程成果的精確性。

  自今年3月2日起,國測一大隊53名測繪隊員克服環境、氣候惡劣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困難,在珠峰及外圍地區陸續開展了水準、重力、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天文等測量工作,完成了大量基礎性測量工作。

  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比如GNSS測量、水準測量、重力測量的成果結合以前相關資料,不僅可以準確地分析目前地殼運動變化影響情況,同時也可為後續的似大地水準面模型建立提供準確的重力異常數據;重力測量成果可用於珠峰地區區域地球重力場模型的建立和冰川變化、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的研究。」他說。

  珠峰「身高」之變

  此次測量作業區域集中在珠峰地區,高寒缺氧的環境給野外測量工作帶來極大挑戰。5月6日,測量進入登頂測量階段,30多名測量登山隊員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後,當日18時左右到達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7日上午約11時,從過渡營地出發,沿途經過東絨布冰川,徒步約6小時後到達前進營地……途中的艱難險阻和險象環生,沒有阻擋登山者們讀懂「地球之巔」的步伐。

  長期以來,圍繞珠峰高度的爭論就一直存在,在過去幾十年裡,這座世界第一高峰的精確身高變化莫測。

  早在300年前,中國就開始了對珠穆朗瑪峰的測繪。在故宮博物院,現藏的四遊標半圓儀、銅質御製方矩象限儀等儀器,都被認為曾用於當時的珠峰測高。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便提出了「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繪製珠峰地區地形圖」的要求。1975年和2005年,我國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1975年,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會同軍測、登山隊員,開展了首次珠峰海拔高程精確測量,測定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將金屬測量覘標豎立在珠峰峰頂。

  2005年,中國再次開展了珠峰高程測量,精確測定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峰頂冰雪深度為3.50米。那次測高,中國登山測量隊員採用雷達探測技術測定珠峰峰頂冰雪覆蓋層的厚度,提高了測峰頂雪深的精度,同時在峰頂上豎立了用航天材料特製的2.5米高的紅色覘標。

  喜馬拉雅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山脈,作為其主峰,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珠穆朗瑪的高度和相對位置每年都會發生變化。研究人員經多年的數據跟蹤發現,珠峰移動速度是每年4.2釐米,朝著東北方位移,這個方向就是對著吉林省長春市。同時,珠峰高度和冰冠厚度也在變化。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對媒體表示,對於處在板塊活躍區域,頻繁發生構造運動的珠峰來說,只有近期的測量成果才最接近現實情況;另外,珠峰測量技術也有了大的飛躍,新技術可以明顯提升測量精度。

  「長期來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緩慢升高,這就意味著10年會升高4釐米左右,30年升高13釐米多。如果珠峰高程的測量精度在10釐米左右,那么二三十年後,就需要重新測量珠峰高程了。」黨亞民解釋。

  短期來看,一次地震也可能影響珠峰的高程。2015年尼泊爾經歷7.8級強烈地震,有衛星數據顯示珠峰在強震的影響下出現變化,有科學家甚至推測,珠峰高度下降近1米。

  大地測量學家陳俊勇形象地給出測量珠峰的理由——就像父母會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一樣。「人類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然,中國人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土。」他說。

  攀登者的幸福

  高程測量不能僅依賴測繪技術和高科技設備,必須靠人來完成。參與這項風險極高的任務,攀登者的勇氣和毅力令人心生敬意。

  烈日當頭,狂風呼嘯,在距離海拔5200米的加烏拉山口10公裡處,國測一大隊測繪隊員薛強強正和隊友調試交會測量設備,為最後衝頂測量做準備。

  「時間緊迫,分秒必爭。」2002年加入國測一大隊的薛強強,這次主要參與西絨(西絨布冰川)點的峰頂交會測量。自4月20日以來,他一直在外進行衝頂前的模擬交會測量。

  長期野外作業,讓這位37歲的陝西漢子皮膚糙黑,加上魁梧的身材,他看起來粗獷如高原戈壁。而一旦對著測量儀器,他便如繡花姑娘般細膩專注。

  「經天緯地,開路先鋒」,是測繪事業的生動寫照。但由於從事著最基礎的行業,測繪隊員們的艱辛很少為外人所知,尤其是珠峰測高,隊員們常面臨生命危險。

  交會測量期間,薛強強經常負重15公斤,在海拔超五六千米的高度爬坡、過溝,稍一疏忽或手一滑,就可能掉進溝底。由於高寒缺氧和體力嚴重消耗,薛強強眼裡不時迸散「金星」,胸口脹痛,頭痛噁心,但憑藉堅強意志,他和同事還是一次次如期完成任務。

  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工作,條件的改善和設備的提升,足以讓曾經參與過珠峰測高的老隊員們欣慰。

  今年39歲的國測一大隊隊員鄭林2005年曾參與珠峰高程複測。他回憶,當時住的是綠色軍用帳篷,隊員們枕著行軍被,用灌滿開水的玻璃瓶暖腳,蜷縮成一團入睡;吃的是饅頭、油餅和壓縮餅乾,燒雪水喝,甚至連個人防護裝備也少有。

  在2005年的測量中,鄭林因GPS失效等原因,經歷兩次「生死體驗」。15年之後,在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工作中,他發現了許多不同。

  走進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這裡24小時不斷電,設立了臨時醫療點並配有高壓氧艙,帳篷內放有取暖器,每隔2到3天會有車輛運來蔬菜、水果和肉類等。

  「青椒肉絲、啤酒鴨、土豆燒雞、韭菜雞蛋、醋熘土豆絲、酸菜粉絲湯……」鄭林對大本營的菜品如數家珍。

  記者跟隨登山隊員在珠峰大本營採訪,明顯感受到生態環保理念貫穿在每一個細節。營地廁所採用環保型材料,糞便被乾粉式除臭劑加速降解,並運往山下作為農家肥使用;每個帳篷裡都擺放垃圾桶,隊員們自覺把垃圾丟到桶裡,整個營地及帳篷內基本不見被隨意丟棄的垃圾。

  鄭林說,測量高程是為了更全面和深刻地認識珠峰,在很大程度上,測量本身也是為了保護珠峰生態環境。

  15年前,薛強強報名珠峰測繪,遺憾落選。這次被選中,他在一次次戶外測繪中雖精疲力竭,但倍感充實和幸福。

  「2019年下半年,電影《攀登者》講述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和首次公布珠峰高程的故事,感動了億萬國人。」薛強強說,《攀登者》裡面有一句臺詞——我們國家自己的山,我們中國人要自己登上去;我們為什麼要登山,就是為了登上去讓全世界看見我們,看見中國;我們要測量準確的高度,是中國的高度。

  「山還是那座山,永不言敗的攀登精神,彰顯了中國的實力。」他說。

  國產技術發力

  彰顯中國實力的,還有在此次測量中無所不在的中國技術和國產裝備。

  業內人士認為,得出珠峰的精準高度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測量手段和數據處理方法,可以說,珠峰測高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是對我國測繪科技水平的一次檢驗。

  1975年珠峰測高時,中國登山隊員在珠峰峰頂採用端頭為包鐵的木質探杆插進冰雪層,測得厚度為0.9米。2005年珠峰測高時,中國登山測量隊員採用雷達探測技術測定珠峰峰頂冰雪覆蓋層的厚度,提高了測峰頂雪深的精度和可靠性。

  2020珠峰高程測量,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實現多項技術突破。

  「2005年時,GNSS衛星測量主要依賴GPS。今年,我們將同時參考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鬥這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並且會以北鬥的數據為主。」李國鵬說。

  據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用於珠峰高程測量的基礎部分和外圍控制測量,也將用於登頂後峰頂的坐標測量和冰雪探測測量。

  4月30日,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的5G基站投入使用,加上此前已在海拔5300米、5800米建成的基站,5G信號已實現對珠峰北坡登山路線及峰頂的覆蓋。這在保障了2020珠峰高程測量相關科考數據實時傳輸、通信保障的同時,還可以給高山救援、智慧旅遊及科考等方面帶來便捷。

  珠峰測高是對國產測繪儀器的一次集體考驗。以峰頂覘標GNSS接收機為例,為了適應珠峰海拔高、氣壓低、氣溫低的環境特點,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經過近5個月的測試,不斷改進技術參數,選出了可在零下40攝氏度,海拔9000米的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的國產設備。

  5月27日13時30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開始下撤。他們在峰頂停留150分鐘,也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300多年前,人類便已邁出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個國家的探險者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測量珠峰高程不懈努力。今天,我國測繪工作者再攀珠峰,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和儀器,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採寫記者:多吉佔堆 邊巴次仁 王炳坤 田金文 王沁鷗 魏玉坤 武思宇)

相關焦點

  • 國之精神,不止攀登 - 地球第三極榮耀助力2020珠峰測高登峰測極
    5月27日11點,歷經28天的艱苦跋涉,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衝頂珠峰,讓中國覘標再次立於世界之巔。本次測量,是繼2005年珠峰測高以來,我國又一次高程測量行動。尤其在2020年這個關鍵之年、復甦之年意義重大。衝頂成功,無疑為全中國注入一劑強心劑 -- 告訴世界,任風再大,任山再高,14億中國人勢必迎難而上,勇攀世界之巔。舉世矚目珠峰高程測量。
  • 地球之巔高度最新出爐!我們是怎麼測量出珠峰高度的?
    在珠峰的測量過程中,這個操作叫做高度傳遞。而執行這個任務的人群就是測繪員。 現在我們面臨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只要我們規劃出一條通向珠峰的道路。並沿途記錄下每次測量的高度差,這樣將所有的高度差累計起來, 就可以計算出珠峰的高度。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地球之巔與大乘至極之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球之巔在哪裡?不用說,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地理常識,那就是位於中尼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則是地球之巔,珠峰在地球上為我獨尊。而在佛法中也有一法,可以稱得上是佛法之巔,唯我獨尊!什麼樣的法是大乘至高無上極致之法呢?那就是願生彌陀佛國的淨土之法。《往生論注》曰:「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怎麼理解這句話就是大乘至極之法呢?這裡先把書名號內的文字略解一下,然後再作分解。
  • 世界之巔的「身高」,是這樣量出來的!
    世界之巔的「身高」,是這樣量出來的!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峰
  • 珠峰最新高度8848.86米,我們是怎樣測量世界之巔的?
    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登頂珠峰,紅色三腳架即是覘CHAN標丨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這裡提到的傳統大地測量方式,是指的水準測量。因為海水靜止時候就相當於海水僅受地球重力場影響,所以這個大地水準面又叫做地球重力面。我國以青島港驗潮站長期觀測推算出的黃海平均海面作為中國的水準基面,所謂某地的海拔高度就是該處地面到這個水準基面的距離。中國水準原點(China's leveling origin)建立在青島,全國的高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計算的,就相當於上圖中的那個A點。
  • 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8848.86米如何得來?
    雖距離上次測量已過去15年,各項技術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想要獲得精準的珠峰「身高」依然需要有人登頂珠峰。5月27日11時,歷經重重艱難後,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隨後8名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完成峰頂測量任務。  千方百計登上珠峰,測量、收集數據,只是完成了珠峰高程測量的外業任務,此後,46名內業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對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  珠峰「身高」怎麼算?  首先,要確定珠峰的「頭」和「腳」在哪。
  • 「微酒熱點」「王茅精神」揚旗珠峰之巔:做迎難而上的時代驕子
    來源:微酒傳媒文 | 羅亞玲 編 | 吳弩5月27日上午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從5月6日出發到5月27日登頂,其間是21天的堅持與磨礪,這是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後,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用雙腳測量「世界高度」。
  • 測算主力「陝西隊」——世界之巔的「身高」是怎樣量出來的?
    1975年,我國對珠穆朗瑪峰進行首次測量,並向世界公布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首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嘗試測量峰頂冰雪高度,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2020珠峰高程測量是繼2005年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次為世界最高峰測量「身高」。
  • 珠峰最新身高出爐,這個數字究竟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伴隨著珠峰最新「身高」的火熱出爐,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數字的刷新,備受關注的珠峰新高也終於揭開了面紗,世界各國甚至還掀開了一場「珠峰熱潮」,並為之表達了高度讚揚。那8848.86米的珠峰新高,究竟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這一數字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 上海之巔觀光廳開門迎客 滬上22家景點景區恢復開放
    湯彥俊 攝上海之巔觀光廳開門迎客。 湯彥俊 攝首位遊客獲贈上海中心紀念品。 湯彥俊 攝遊客可以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購買門票。 湯彥俊 攝景點以「實名制+分時預約+限流」的方式,儘可能降低景區人員密度,並為每位遊客測量體溫。 湯彥俊 攝小朋友在上海中心大廈118層觀光廳俯瞰上海全貌。
  • 西安勇士:世界之巔祝福家鄉宣傳十四運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勇士:世界之巔祝福家鄉宣傳十四運   西安網訊:就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第二天,由14名隊員和
  • 古代人沒有衛星,如何測量地球的直徑?先民的智慧果然很高
    其中,第一句說明了:地球的周長是80000華裡,也就是40000公裡。當然,為了詩句的格律,毛主席用的是粗略的數字。我們知道,地球的極半徑是6356.752千米。這個數值,並非是有了現代設備才能夠計算的,而是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由古埃及科學家測量出來了。雖然並沒有如今這麼精確,但是其計算方法,還是令我們這些不懂數學和物理的人瞠目結舌的。那麼,這位科學家是誰呢?
  • 《劍與遠徵》時光之巔浩劫之地怎麼過 時光之巔浩劫之地通關攻略
    導 讀 劍與遠徵時光之巔浩劫之地怎麼通關?
  • 《極速之巔》(英語:Collide)
    《極速之巔》(英語:Collide)是一部2016年美國和德國合拍的犯罪動作片,為伊蘭·克裡維執導並與F.
  • 中國品牌進軍澳洲市場 長城皮卡勇攀「世界之巔」
    一時間,「珠峰長個兒」的消息被欣喜的國人口口相傳,而紅色測量覘標在世界最高峰又一次豎起,映照著中國人「永不止步、砥礪前行」的攀登精神。致敬巔峰 見證珠峰新高度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2020年,珠峰又一次見證了中國人不懈探索和篤定前行的堅韌步伐。
  • 屍兄:號稱地球三大國之一,卻只有一位神巔,遠遠不如炎黃
    屍兄:號稱地球三大國之一,卻只有一位神巔,遠遠不如炎黃。屍兄漫畫中的整體局勢是按照地球上的局勢複製粘貼的。地球上有著三大國家,可以算是三足鼎立。在屍兄漫畫中也是如此,炎黃、米國以及E國三大國家三足鼎立,並不存在誰更強大,誰更弱小之說,整體來看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然而逍遙君卻認為三大國家中的E國有點言過其實。只能夠靠一位神級巔峰強者勉力維持,遠遠不如炎黃。頂尖戰鬥力的缺失在整個屍兄漫畫中,米國、E國以及炎黃都有介紹過頂尖戰鬥力。
  • 實名制+分時預約+限流,上海中心上海之巔觀光廳明日重開
    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之巔觀光廳將恢復開放。國家4A級景區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之巔觀光廳將從3月12日起恢復開放。3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中心大廈獲悉,為了做好疫情防控,上海之巔觀光廳按照市文化旅遊局印發《上海市A級旅遊景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上海中心大廈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預案,進行專項部署,以「實名制+分時預約+限流」的方式,儘可能降低景區人員密度,全力保障遊客健康和安全。
  •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獎勵領取地址 峽谷之巔第7賽季獎勵領取...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獎勵領取地址 峽谷之巔第7賽季獎勵領取入口 英雄聯盟峽谷之巔第七賽季之前就結束了,目前這次賽季的結算獎勵馬上就要發放了,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在哪領取,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領取地址
  • 上海之巔有多高多少層?上海之巔觀光廳門票價格多少錢?
    上海之巔是是目前世界第二高,中國第一高的建築物。那麼上海之巔有多高多少層?上海之巔觀光團門票多少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上海之巔有多高多少層  「上海之巔」觀光廳位於「上海中心」第118層,垂直高度達546米,面積千餘平方米,呈三角環形布局,包裹落地超大透明玻璃幕牆,可360度俯瞰上海城市風貌,全方位感受身處「天空之城」的獨特體驗。這裡是繼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後的上海新高度,將為海內外來賓及遊客帶來獨一無二的觀光體驗。
  • LOL主播被明著演,掛機110分鐘逼瘋演員,峽谷之巔?演員之巔罷了
    LOL主播被明著演,掛機110分鐘逼瘋演員,峽谷之巔?演員之巔罷了 峽谷之巔,自英雄聯盟推出這個大區以來,就被定義為是只有大神才能進的大區,門檻極高。可以說大部分英雄聯盟召喚師都以進峽谷之巔為榮,但峽谷之巔的名聲卻一直不好,原因就是演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