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兒童醫院首次通過迷走神經刺激術不開顱治療難治性癲癇

2021-01-07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7月10日訊 (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雅雯 實習生 孟凡佳) 今天上午10點,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裡,九歲的宋慧(化名)和她的父母正在等待著接受迷走神經刺激手術,這是該院首次進行這項手術。宋慧剛出生不久就出現了不明原因抽搐,隨後被醫院確診為癲癇。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症候群,雖然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漸漸痊癒,但仍然約有1/3的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明顯,宋慧就是其中一例。

宋慧的主治醫師範雙石醫生介紹道,孩子七八年前初患癲癇時便來到醫院治療,嘗試了各種藥物,治療效果仍不明顯。進行腦電圖檢測後,也無法找到明顯的癲癇病灶。長年的治療,使得宋慧原本普通的家庭日漸難以為繼。今年端午節前後,宋慧又因為癲癇發作住進了醫院,這一次,醫院方面聯繫到了願意為她購買手術器械的基金會,早在幾年前就得知迷走神經治療術,但苦於經濟困難的宋慧父母,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手術建議。

據悉,迷走神經刺激術是近年漸漸火熱的、針對難治性癲癇的新技術。通過手術在孩子的頸部植入一個電極、胸口處植入一個發生器後,就可以通過發生器指導電極刺激迷走神經,減少患者難以自抑的不斷抽搐。發生器可以藉由電磁感應,由醫生在體外控制其發出的電流強度,進而達到根據患者的病情實時調整治療方案的目的。電極植入後,如無特殊情況可以終生使用,發生器則根據電量的使用情況判斷其更新周期。

與常規的藥物治療容易產生耐藥性不同,迷走神經刺激術因為可以控制電流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生不斷摸索出更加適合患者個體的治療方案後,效果會比剛植入時更好。並且發生器和電極的植入與藥物治療並不衝突,就意味著孩子可以根據手術的效果逐步調整服藥方案,擁有一個平穩的過度過程。

專家表示,傳統的癲癇病灶切除手術需要開顱,迷走神經刺激術的切口位於頸部和胸口,相對風險更小、手術時間更短、難度也更低。湖南省兒童醫院成功實施此項手術,標誌著迷走神經刺激術在我省的進一步普及,也標誌著我省的神經外科服務能力得到增強,將為區域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不開顱治療難治性癲癇,湖南省兒童醫院完成首例迷走神經刺激術
    7月10日上午10點,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裡,九歲的小慧(化名)和她的父母正在等待著接受迷走神經刺激手術,這是該院首次進行這項手術。小慧剛出生不久就出現了不明原因抽搐,隨後被醫院確診為癲癇。癲癇俗稱「羊角風」,是一種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症候群,雖然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漸漸痊癒,但仍然約有1/3的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明顯,小慧就是其中一例。小慧的主治醫師範雙石醫生介紹道,小慧七八年前初患癲癇時便來到醫院治療,嘗試了各種藥物,治療效果仍不明顯。進行腦電圖檢測後,也無法找到明顯的癲癇病灶。
  • 上海德濟醫院龔德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經驗
    神外前沿訊,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BS)是近年來治療難治性癲癇的新手段,目前國內醫師都關注到這個技術,其學習和研究的熱情很高;而不管用框架或者手術機器人輔助DBS治療癲癇目前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
  • 兒童難治性癲癇治療首選 生酮飲食療法
    兒童難治性癲癇治療首選 生酮飲食療法 字號:小大 2010-07-27 17:29 來源:北京海華癲癇病專業醫院 我要評論() 核心提示: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由於它發作的不可預見性和頻繁發作可能造成的腦損害,
  • 小兒神經重症監護室:生酮飲食治療超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
    生酮飲食是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主,輔以適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飲食,在20世紀20年代首次運用於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生酮飲食可改變大腦主要的能量代謝從利用葡萄糖轉變為利用酮體,並可能涉及多種抗癲癇作用包括:抗癲癇發生特性、神經保護作用、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這可能是一種改善疾病的幹預措施。
  • 「原創」癲癇外科手術有哪些種類
    多處軟腦膜下橫行纖維切斷術:是一種治療癲癇致癇區位於重要功能區的外科手術方法。一般皮質橫切的平均深度不超過4mm。切割時應按腦回走行方向橫切,兩次橫切之間的距離在5mm。容易出現的併發症為短暫性輕偏癱、單肢偏癱、感覺喪失、構語困難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 全國首例「閉環迷走神經刺激術」,幫深圳自閉症男孩重啟大腦
    單親媽媽帶著患有自閉症和癲癇的兒子,11年奔波於各醫院和康復機構。孩子的疾病給媽媽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但並不妨礙媽媽對他的愛,她陪伴孩子,嘗試各種治療,賣掉房子為兒子治病。近日,孩子迎來了重啟大腦的新希望:他在深圳大學總醫院接受了全國首例「閉環迷走神經刺激術」,神經外科醫生將目前全球最新版的「閉環刺激器」順利植入他的胸口,預期將極大改善他的癲癇症狀。
  • 清華研發的新一代迷走神經刺激脈衝發生器動物試驗研究正式啟動
    由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的「藍牙連接可感知、可反饋、可充電迷走神經刺激脈衝發生器」,於2020年9月2日,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童癲癇中心劉慶祝醫生成功為一例巴馬小型豬植入,標誌著繼G111 型和G112型迷走神經刺激脈衝發生器之後,新一代國產植入式迷走神經刺激脈衝發生器的研發邁進一個新的裡程碑
  • 30歲小夥無奈「啃老」腦袋裡裝「起搏器」解決難治性癲癇
    治癲癇,把「起搏器」裝進腦子裡像小王這樣的難治性癲癇不是個案。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大約有5000萬名癲癇患者,其中近1/5在中國。其患病率是帕金森病的10倍。患者中有約70%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控制,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的可以考慮手術,但手術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夠準確定位致癇灶,通過手術切除;二是切除致癇灶後不影響腦區其他功能正常發揮。這樣的條件太苛刻了!「你了解過腦深部電刺激治療法嗎?」神經外科副主任樓林一來就給小王一個希望。
  • 癲癇症如何進行診斷?癲癇發作一般可以分為幾類?是否可以根治?
    1、檢查準確診斷癲癇對於治療癲癇有很大的作用,常見的診斷方法有血、尿、便常規檢查及血糖、電解質(鈣、磷)測定;通過做腦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腦掃描、CT、MRI等檢查幫助鑑別。2、治療(1)藥物治療第一次臨床發作的抗癲癇藥物第一次發作腦電圖無癲癇樣異常或病史不能引起者,可暫時不用藥,密切觀察;首次發作
  • 難治性癲癇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為何不試試生酮飲食療法
    據此估算我國大約有 400 萬左右活動性癲癇患者沒有得到合理的治療。②據不完全統計,臨床上一半以上的難治性癲癇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多數都是因為未接受正規治療導致,比如治療初始未明確診斷就開始用藥;分型不正確導致用藥有誤;長期治療過程中用藥斷斷續續;未遵醫囑,相信偏方等等。2.
  • 「迷走神經」是人類獲得幸福的關鍵
    專家們已經將迷走神經的活動與偏頭痛、炎症性腸病、抑鬱症、癲癇、關節炎和許多其他常見疾病患者的症狀變化聯繫起來。科學對迷走神經了解得越多,似乎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功能,從而為治療各種人類痛苦打開新的大門。      「迷走」在拉丁語中是「流浪」的意思,迷走神經這個名字很形象,因為它能到達身體各個部分。
  • 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新療法:電擊迷走神經,20多年來神經和免疫系統...
    如今,不少研究者認為電刺激治療領域正在擴大,對迷走神經或其他周圍神經的脈衝刺激或可為許多疾病提供治療,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卡特琳是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位70歲的健身教練,她於五年前加入了一項臨床試驗。
  • 北京兒童醫院方方教授:兒童癲癇的生酮飲食治療
    但是,不同的個體對於藥物的反應各不相同。傳統上,經過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癲癇藥物的正規治療,仍不能達到癲癇發作控制的稱為藥物難治性癲癇。 正因為存在大量對藥物治療不敏感的癲癇患者,近幾十年來,生酮飲食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 有望治療難治性抑鬱症 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
    圖說: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 院方供圖(下同) 難治性抑鬱症,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來治療了。這種科幻片情節如今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今天,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儀式於瑞金醫院舉行,同時中心的第一個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正式啟動,更多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將在此獲益。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人腦與外部設備連接,既可以獲取人腦的信息,又可以對人腦施加影響。
  • 迷走神經刺激喚醒昏迷15年的植物人 這是腦損傷患者的福音or困惑
    迷走神經的功能很多,心臟、腎臟、肺功能、消化道、說話、眼神接觸等等都與它相關。除此之外,迷走神經還可以增強藍斑神經元釋放的生物電,而這种放電可以促使大腦通過跟警覺性和戰逃反應有關的神經通路分泌大量去甲腎上腺素。「我對自己以及合作者說,『如果我們通過迷走神經去刺激那些通路,能否提升植物人患者的警覺性呢?」現在看起來,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 生酮飲食治療兒童交替性偏癱,你知道多少?
    兒童交替性偏癱(AHC)是一類罕見的神經發育異常症候群,其患病率大約為1/1,000,000,由Verret和Steele於1971年首次報導。症狀首發於18個月內,臨床表現包括單側反覆發作的偏癱、四肢癱瘓、肌張力障礙、眼球異常運動及進行性加重的認知損傷。
  • 天津市兒童醫院:生酮飲食治療不同病因癲癇療效不受病因影響...
    2018年,天津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發表的一項研究觀察了65例難治性癲癇患兒使用生酮飲食治療3 個月以上的情況。根據病因:分為不明原因癲癇組 34 例,症狀性癲癇31例。在症狀性癲癇患兒中,繼發於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者16例,繼發於顱內感染者11例,結節性硬化3例,Dravet 症候群1例。根據發作形式:分為混合發作組30例,單一發作組35例。65例患兒中,癲癇性痙攣發作14例,非癲癇性痙攣發作51例。
  • 對話王慶偉: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及治療
    骶神經調節術(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是利用先進微創技術(介入技術)將低頻電脈衝連續施加於支配膀胱尿道的特定骶神經(骶三神經),通過調節膀胱感覺的傳入神經,改善膀胱興奮性異常和彈性問題,從而改善尿頻尿急尿失禁,保證上尿路安全,達到治療膀胱儲存尿液的障礙;通過通過調節尿道傳出神經,降低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困難症狀,治療膀胱排空尿液障礙。。
  • 中英癲癇專家聯合會診,打造癲癇國際解決方案
    據健康時報報導,中國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約有 900 萬左右的癲癇患者,其中,70% 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完全控制或者治癒,剩下 30% 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中,又有 80% 可以通過手術治癒。由此計算可知,高達 94%(70%+30%×80%)的癲癇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或者手術達到治癒或完全控制。那為什麼在網絡上或者民間,我們還是經常聽說有人癲癇發作呢?
  • 太原癲癇病醫院:生酮飲食治癲癇怎麼樣?
    太原癲癇病醫院:生酮飲食治癲癇怎麼樣?很多人對於癲癇病可能都只是一個基礎的了解,知道癲癇需要長期吃藥控制,發作的時候會沒有意識、抽搐、口吐白沫等,但是更多的情況基本說不出來。由於對癲癇知識推廣普及不到位,很多人對癲癇並不了解,甚至認為癲癇是治不好的,需吃一輩子的藥等,下意識會對癲癇病人比較排斥,害怕突然的病發不能有效處理,也不知道這種病情會不會發生意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