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布式技術變革乘風破浪,資料庫國產化巨浪加速

2021-01-11 IT168

近日,在2020中國系統架構師大會上,騰訊雲資料庫技術負責人雷海林圍繞騰訊雲資料庫異構多源同步遷移技術方案進行了分享。「資料庫未來一定是向分布式方向發展,資料庫核動力升級的時代即將到來。」雷海林表示。

國產化巨浪加速

從計算機出現開始,在各行各業的電子化發展過程中,傳統關係型資料庫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銀行、保險、證券、政務、醫療等各行業電子系統的核心基礎軟體系統。

而隨著雲計算、數字網際網路等新一代技術變遷,近年來關係型資料庫也隨之發生變革,形成了從以國外商業資料庫為代表的傳統集中式資料庫,向以國內科技巨頭研發沉澱的分布式資料庫轉變的趨勢浪潮,以實現全行業技術的分布式轉型升級。國外傳統集中式資料庫,性能瓶頸明顯、成本消耗巨大,而基於雲計算時代的彈性可擴展分布式資料庫,具備高性能低成本、彈性伸縮等優勢。從集中式向分布式遷移,好比柴油動力終將為核動力所替換。

對於國內產業機構而言,實現核心技術安全可控、降本增效也成為了產業升級下刻不容緩需要實施變革的問題。隨著近年來相關政府監管部門連續出臺重要指導政策,企業資料庫擺脫國外資料庫依賴、從國外傳統集中式資料庫向基於國產分布式資料庫遷移上雲成為大勢所趨。國際權威諮詢機構Gartner在最新資料庫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1年,雲資料庫在整個資料庫市場中的佔比將首次達到50%;而到2023年,75%的資料庫要跑在雲平臺之上。

然而,由於資料庫關係數據安全命脈、遷移成本以及技術複雜程度高、新目標資料庫難以選型等問題,過去企業資料庫國產化進程仍處於逐步探索、推進過程中。騰訊雲資料庫基於近年來大量豐富的資料庫遷移實踐,一方面沉澱了完善的雲計算分布式資料庫產品系列,可適應廣泛的企業資料庫遷移轉型需求,同時沉澱打造出標準成熟、可驗證可復用的資料庫遷移解決方案——多源異構遷移同步解決方案DBbridge,並將其打造成平臺型能力,助力客戶實現資料庫平穩快速遷移,大幅降低資料庫遷移改造成本。

在這樣的基礎上,行業分布式技術轉型乘風破浪,資料庫國產化浪潮正加速推進,成為時代技術變革的重要推動。據統計,經過數年的發展,隨著資料庫底層能力的升級以及智能調度、智能診斷、異構遷移同步等周邊能力完善,截至2020年9月,騰訊雲資料庫服務客戶數已經超50萬,其中還不乏擁有超過1萬個資料庫實例的客戶的存在,充分證明騰訊雲資料庫系列產品能力以及資料庫遷移同步等服務能力具備領先優勢。

資料庫遷移的痛點

資料庫負責所有業務系統的數據存儲計算與交易,牽一髮而動全一身。同時由於多年來基於生態封閉的傳統國外資料庫產品,系統兼容性程度複雜。更重要的是,作為系統架構轉型的關鍵支點,資料庫遷移一方面可實現安全可控,另一方面是需要幫助企業考慮如何應對在雲計算時代未來業務和系統的數位化、多元化發展需求,因此資料庫的選型同樣至關重要。

由此種種,企業資料庫分布式轉型、國產化遷移過程中,面臨多個痛點。總結起來包括:

遷移成本高,工作量大。人工操作資料庫遷移風險較高,遷移周期長,耗費的人力成本較高。

資料庫遷移技術複雜。資料庫遷移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不僅需要掌握源資料庫的技術還有懂得目的資料庫的技術,並了解資料庫之間遷移技術。

異構資料庫的兼容程度不好評估。源庫遷移到目的資料庫的對象兼容程度如何,應用SQL兼容程度如何,遷移改造的風險和難度如何量化評估。

遷移過程無標準化流程。整個遷移過程復用程度低,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最佳實踐方案。

目標資料庫選型困難。國產資料庫類型較多,無法快速選擇適合業務場景的資料庫類型。

資料庫更新迭代也容易

在對外開放核心技術產品,推動行業資料庫及系統技術架構轉型升級的產業化實踐中,騰訊雲資料庫基於騰訊聯合生態內多年資料庫運維和工程師研發經驗的技術積累,將海量實例的數據遷移同步經驗與技術實踐沉澱成DTS-DBbridge資料庫遷移平臺,為行業提供簡單易用的資料庫遷移平臺。

具體來說,DTS-DBbridge資料庫遷移平臺以騰訊雲資料庫多源異構數據遷移同步(MULTISRCSYNC)為技術核心,包含強大的自動化評估和改造工具、標準化的異構資料庫遷移流程方案等,從評估、選型、改造、遷移、校驗等每個環節,用戶都只需通過滑鼠即可完成可視化操作,即可以實現高性能、高可用、高可靠的資料庫遷移,真正做到便捷、安全、易運維。

同時,騰訊雲提供自研的多引擎雲原生資料庫CynoSDB、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CynoSDB(TDSQL)和分析型資料庫CynoSDB(Tbase)等完善的資料庫產品體系,可滿足雲計算時代行業對資料庫的多種業務場景需求,為企業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庫遷移改造解決方案。

DTS-DBbridge解決方案架構

資料庫遷移評估與決策

資料庫遷移前,DTS-DBbridge平臺首先將基於對原資料庫的數據分析,並結合企業實際業務規劃,進行包括兼容性、複雜度、工作量、遷移耗時等模塊數百個指標在內的可行性與最佳方案綜合評估,最終產生詳盡的遷移報告,以及針對每個企業的技術與業務規劃特點,輸出個性化資料庫整體解決方案。

在評估過程中,例如針對兼容性的評估,可精細化掃描識別哪些兼容、哪些不兼容,不兼容點將根據客戶要求評估並形成改造方案。

數據遷移準備與實施

完成評估與決策後,可基於DBbridge實施應用系統與源端資料庫,向目標端系統與資料庫進行遷移改造。

除了資料庫轉型升級的場景需求,事實上,為實現數據解耦及匯總的需求,企業日常同時存在基於數據遷移、分發、容災備份等訴求而進行多源異構遷移。針對以上場景,騰訊雲資料庫DBbridge具備高性能、高一致、支持多種異構數據平臺的數據分發的特性,其支持以騰訊雲資料庫作為源端的數據實時同步分發至 MySQL、Oracle、PostgreSQL、消息隊列等平臺,同時也支持以騰訊雲資料庫作為目標端,將 MySQL 或者 Oracle 的數據實時同步至騰訊雲資料庫中,並且部署靈活,支持一對多,多對一等多種複製拓撲結構。

多源同步模塊典型的基於日誌的 CDC 複製技術,其系統架構如下:

同時,基於高度標準化、平臺化的產品服務,DBbridge支持用戶可視化便捷操作,完成多源異構資料庫之間的結構遷移、增量同步。

結構遷移流程動圖

此外,騰訊雲資料庫提供完善的服務保障,整體遷移方案採取平穩過渡,在服務交割遷移中,將採取原應用系統和新應用系統並行跑一段時間的措施,測試新應用系統沒有問題後,做正式的服務交割。

資料庫遷移自動化校驗

最後,在這一套同步的數據鏈路過程中,騰訊雲DTS-DBbridge同時提供數據校驗的服務,以保證多活基礎上數據遷移同步的一致性、可靠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增量校驗,含義就是會實時校驗這一筆數據從源端抽取,到它的增量變化,再到寫到目標端之後,這筆數據落庫落得準不準確,是不是在正確的目標上寫下這筆數據;二是存量校驗,可能是一些定時定期去跑批,比如說定期對源和目標的數據進行整體的校驗,以能夠主動及時地發現整個數據通路上的問題和錯誤。

基於數據同步的跨城雙活架構:

首先左邊和右邊代表不同的城市,這裡舉例左邊是深圳,右邊是上海。從圖上可以看到,騰訊雲CynosDB(TDSQL)在SZ這套實例會將業務不斷寫入的增量數據源源不斷地寫入本城的消息隊列裡面。對城的SH也會將自己業務訪問的增量數據源源不斷寫到消息隊列裡面,同時在各個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消費服務,這套消費服務會拉取對端的增量數據,也就是說會拉對城的消息隊列裡面的增量數據進行重放,這樣就實現了兩套基於數據同步的一套跨城雙活。這個雙活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兩套業務在SZ和SH同時寫的時候,它的訪問主鍵一定是分離,在這一套邏輯下面沒有辦法做到同時對同一條主鍵進行修改。

資料庫遷移高可用多源同步

安全問題是資料庫遷移考慮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多源同步的方案實踐,還能實現資料庫遷移中的安全風險控制。因為準實時的數據同步分發與雙向數據遷移等性能特性,使得多源同步服務輕鬆實現了解耦與風險控制,保障系統持續可用。

資料庫遷移涉及大量核心數據信息,「快」和「穩」缺一不可。多源同步服務作為騰訊雲資料庫內置功能特性,在資料庫國產化轉型實踐中久經驗證,至今助力超過600家金融政企機構資料庫國產化遷移投產。

以某省廣電局遷移案例為例,騰訊雲多源同步遷移服務通過重新部署業務系統的遷移方式,從遷移準備、遷移評估、方案設計、資源準備及資料庫改造、遷移實施、結果驗證一共只使用30天。其中最為關鍵的資源準備及資料庫改造環節用時7天!將客戶的業務系統資料庫從Oracle遷移到CynosDB(TDSQL),CynosDB(TDSQL)的性能滿足了客戶面臨的現有的業務壓力。而業務系統遷移過程中對數據完整性保障,為後續新業務系統運維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而在一些金融級高度敏感業務系統遷移實踐中,CynosDB(TDSQL)很好地實踐了兼顧性能和安全的遷移服務策略。以張家港行核心系統資料庫遷移為例,張家港行聯合騰訊雲及系統建設方長亮科技,充分結合銀行傳統業務與網際網路業務的場景差異,對業務邏輯進行重新設計,以完成新一代核心系統應用兼容性改造和資料庫升級優化。同時,依託騰訊雲提供的異構資料庫同步方案,三方還實施了CynosDB(TDSQL)和集中式資料庫數據準實時同步的策略,作為兜底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雙版本同步兜底方案,最終無需派上用場,新核心系統系統平穩上線,順利投產。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簡介: 資料庫將面臨怎樣的變革?雲原生資料庫與數據倉庫有哪些獨特優勢?在日前的 DTCC 2020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ACM傑出科學家李飛飛就《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上雲之路》進行了精彩分享。
  • 【SDCC講師專訪】AdMaster技術副總裁盧億雷:分布式資料庫挑戰與分析
    在大會召開之際,筆者採訪到了AdMaster技術副總裁盧億雷,請他分享分布式資料庫面臨的挑戰,以及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技術人?屆時,盧億雷將在新一代資料庫調優實戰論壇中帶來《分布式資料庫挑戰與分析》的主題分享,歡迎前來現場聆聽【點擊這裡搶票】。
  • 全球化新格局下,誰在驅動國產化替代加速?
    國產化替代的帷幕已拉開   2020年,從華為晶片斷供、英國等歐洲國家開啟「華為5G禁令」,到印度下架數十款中國APP、一批批中國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科技無國界」屢次被推翻,過去數十年形成的全球科技一體化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國產化替代解決的是,不自主掌控核心技術,必然受制於人的痛點。
  •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飛飛:雲計算加速資料庫與大數據系統演進
    原標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飛飛:雲計算加速資料庫與大數據系統演進   「
  • 活字格兼容達夢DM8,低代碼支持資料庫國產化
    活字格兼容達夢DM8,低代碼支持資料庫國產化 2020年03月18日 16: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DM8和同類自主智慧財產權資料庫一起,正在引領資料庫國產化的大趨勢。
  • 金融企業選擇與應用分布式資料庫的7個核心問題
    接手騰訊分布式資料庫以來,主要負責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功能策劃、市場能力建設、服務支撐能力建設和團隊建設等。 大家好,我是來自騰訊雲的蘇強。從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商用那天起,我就在分布式資料庫團隊裡,所以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是最了解騰訊雲分布式資料庫的人之一。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近兩年來分布式資料庫在金融行業裡真實應用的細節與核心。
  • 科藍軟體:公司與江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籤署關於「GOLDILOCKS分布式...
    為了充分利用雙方在金融科技創新力量及業務場景資源上的互補性與協同性,推動深遠、實效的金融創新與應用,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進行長期技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開發合作,以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合作共贏的目的。
  • 南大通用分布式事務型資料庫GBase 8c滿分通過工信部標準測評
    南大通用分布式交易型資料庫產品GBase 8c在基礎能力、兼容能力、管理能力、高可用、擴展能力、安全能力等50個方面,均滿足資料庫管理平臺基礎能力測試要求,以滿分的優異成績通過「第11批大數據產品能力測評」分布式事務資料庫能力認證。
  • 科藍軟體(300663.SZ)與廣東省聯社籤署關於「GOLDILOCKS分布式數據...
    智通財經APP訊,科藍軟體(300663,股吧)(300663.SZ)發布公告,公司(「乙方」)近日與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簡稱「廣東省聯社」、「甲方」)籤署了《關於「GOLDILOCKS 分布式資料庫」聯合創新實驗室框架協議》(簡稱「框架協議」)。
  • GoldenDB分布式資料庫中標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試點項目
    近日,中興通訊GoldenDB分布式資料庫成功中標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試點項目,這是GoldenDB在全國大行關鍵業務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將進一步完善中興通訊在金融行業的布局。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及智能終端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行動支付的普及。
  • 科技加持花香盛世國際體育,加速體育產業變革
    (原標題:科技加持花香盛世國際體育,加速體育產業變革) 在風馳電掣的
  • 聚焦人民日報創作大腦,百度智能雲驅動媒體產業加速變革
    王海峰表示:「希望在AI新基建的助力下,網絡媒體產業加速智能化,開啟智慧媒體新時代。」很快,這個期望便取得了不錯的反饋。12月24日,人民日報發布創作大腦,由百度提供技術支持,面向媒體行業再度提出強強聯合的智能媒體解決方案,賦能媒體行業變革,推動媒體行業加速向智能化趨勢發展。
  • 光大銀行分布式實戰:國內最大繳費平臺的資料庫架構轉型
    三、光大的分布式資料庫技術調研及思考 所以光大銀行對分布式資料庫的技術做了一些相關調研。等到原來這種傳統架構的資料庫達到一個性能瓶頸,出現性能拐點,那時候一定會出現一個大幅度的性能抖動或者滑坡。但是在分布式架構下,我們就可以通過它橫向的擴展能力,讓平均響應時間基本維持在恆定的一條線上。 目前,分布式部署技術很多企業都在用,但切入點是不一樣的,而且也形成了多種技術路線,並且這幾種路線,從我們的調研來看,也都在不斷地演進。
  • 受邀出席2020數據技術嘉年華 RadonDB以分布式架構應對數據爆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北京,2020年11月21日——   日前,2020數據技術嘉年華十周年慶典在京舉行,青雲QingCloud (qingcloud.com)連續三年受邀參展。會上,青雲QingCloud資料庫高級技術專家張雁飛帶來了《從單機到分布式:雲資料庫架構演進之路》主題演講,介紹了資料庫從主從架構到金融級架構、TP+AP架構,再到分布式架構的「演進」之路。
  • 從單體式向分布式演進 金山雲打造更高性能的資料庫DragonBase
    來源:時刻頭條在信息快速發展多元化的今天,資料庫作為現代信息技術領域的三大核心基礎之一,重要性愈發明顯。隨著傳統商業資料庫產品的熱度逐漸下降,更多的企業級用戶逐漸轉向雲分布式資料庫及開源資料庫產品,雲化部署模式正在逐漸超越傳統部署模式並成為市場的發展趨勢。
  • 2020年度信創產業領軍企業100強
    北京致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5衛士通金融數據密碼機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6東方國信CirroData 分布式資料庫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新一代WAF瑞數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55達夢資料庫達夢透明分布式資料庫(DMTDD)武漢達夢資料庫股份有限公司56力太科技力太ManuGence®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浙江力太工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
  • 華為雲發布GaussDB系列新品,資料庫戰略全面升級
    7月20日,華為雲在TechWave技術峰會上正式發布了GaussDB系列新品,資料庫戰略全面升級,進一步滿足政企客戶業務需求,持續加速客戶數位化轉型進程。華為雲資料庫業務總裁蘇光牛表示:「華為將持續戰略投入資料庫,布局全球7大區域囊括1000+資料庫專家與人才。此次戰略升級是華為雲資料庫積極構建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全場景雲服務,擁抱開源生態的具體舉措,華為雲GaussDB資料庫會持續打造多元生態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的需求,加速政企客戶數位化創新發展。」
  • 計算機行業深度報告:智能化、雲化、國產化三山疊巒
    陸奇在奇績創壇指出,計算平臺是推動數位化的核心結構(平臺是「可延 伸的體驗」或「可延伸的能力」),從歷史上看,平均每 12 年左右都有一代新的計算平臺出現, 這些計算平臺都有一個核心結構:前端集中於人機互動的效率和覆蓋度(滑鼠、鍵盤、手指 觸摸、語音、自然交互、等等),後端集中於計算資源(計算、存儲、通信)與信息處理的 規模,空間覆蓋度(分布式資料庫,全球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等)。
  • OpenEdge全面開源 百度雲加速雲端技術變革行業
    百度雲副總經理李碩百度雲副總經理李碩在演講時表示,人工智慧是引領產業智能化變革的戰略性技術,百度雲正以多種形態輸出AI能力,讓各行各業擁抱智能化變革變得更簡單。作為面向企業級市場的智能雲計算服務平臺,百度雲是真正AI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落地的載體,以ABC三位一體為發展戰略,讓百度領先的AI能力快速落地,為各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 全志科技:優享國產化+行業變革紅利
    公司分析全志科技:優享國產化+行業變革紅利一、公司簡介全志科技成立於2007年,堅持「SoC+」和「智能大視頻」的行業定位,圍繞MANS戰略路線+模擬+網絡+服務持續進入技術領域的布局和投入從平臺化布局方面看,公司持續完善和提升技術平臺的構建和規劃能力,如SoC設計技術平臺、板級設計技術平臺等,提升軟體開發技術平臺和產品開發平臺的縱向整合能力和橫向擴展能力,致力於為客戶打造完整、穩定、可快速量產的產品包;從產品多元化方面看,公司堅持在超高清視頻編解碼、智能視頻分析、數模混合設計等核心技術方向上持續精進,打造產品成本、功耗、性能優勢,助力公司各產品線的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