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 發表於 2018-11-02 10:20:50
由高工LED主辦、強力巨彩總冠名的2018高工LED金球獎評選已正式啟動,本屆金球獎評選以「新十年,尋找新力量」為主題。目前,已有眾多LED企業積極響應,參與到高工LED金球獎評選。其中,深圳市晟碟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晟碟半導體」)已正式報名兩個獎項,「SDS3557BS」衝擊創新產品獎,「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衝擊新技術獎。
晟碟半導體自成立以來匯集了國內外微電子產業的優秀技術專家和團隊專注於晶片設計和銷售。公司致力於技術創新專注晶片的研發、系統集成、應用開發,提供自主研發的晶片,為客戶解決全方位的方案。總部位於深圳,在德國、法國、波蘭、上海、香港、均設有研發運營及銷售運營。
參評一:SDS3557BS
2018年,晟碟半導體成功研發出新產品SDS3557BS,這是一款總諧波小於10%同時滿足各分次諧波要求的線性恆流IC。
據了解,晟碟半導體新推出的SDS3557BS這款產品進行了不同方面的創新。比如,輸出恆流設置為5~100mA;晶片間恆流精度偏差
基於該產品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在推向市場後,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4段線性恆流架構,電源效率高
SDS3557BS採用4段線性恆流架構,各段LED燈串電壓更低,相應加在驅動晶片上的電壓壓降更低,電源效率更高。
2、浪湧能力強
SDS3557BS採用700V BCD工藝,重點改進了LDNMOS的抗浪湧能力,採用兩級浪湧防護架構(繞線+橋前MoV+橋後MoV),可穩定實現差模和共模雙4KV的抗浪湧能力。
3、配置靈活,適應THD分次諧波要求
SDS3557BS管腳兼容SDS3558BS,兩者可共用PCB板。過THD分次諧波方案,只需替換SDS3558BS為SDS3557BS,同時增加兩個電阻一個電容。靈活調整生產配置,降低物料備貨成本。
SDS3557BS採用交流電正弦波波形調節電流的方式實現過THD分次諧波,高次諧波的餘量大,不受LED燈串電壓偏差和各段LED燈珠數量比例的影響。
4、ESOP16封裝,極大降低系統成本
SDS3557BS採用ESOP16封裝,單顆驅動17W以上,通過NC腳實現多顆晶片並聯省跳線電阻。外圍線電壓補償電路、防自激電容和D4腳共模浪湧電容共用一套元器件,降低系統成本。
據晟碟半導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款產品在推向市場後,備受客戶好評。比如,PCB和SDS3558兼容,生產備料靈活;不但可以通過國內的3C認證,還解決了出口歐美的THD認證問題;整個線路簡單,能實現智能調光,性價比高;高度集成,BOM原料少,原料倉儲管理方便等優勢。
參評二: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
2017年12月,晟碟半導體研發出新技術「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並成功推向市場。據了解,該項技術已經取得了相關專利。
據了解,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在四個方面做了技術創新:
1、開關檢測
通過VDT腳檢測交流電的開關操作時間來識別「短關斷」、「關燈」、「短開啟」、「雙擊復位」操作。
2、亮度記憶,分段調亮度調色溫
SDS3703PT1內部有兩種存儲器,一種用於記錄各工作狀態下的配置(配置存儲器),比如開關調光的分段數,每種狀態下的亮度設置等;另一種用於實時記錄當前狀態下各PWM通道的亮度值(亮度記憶存儲器)
3、雙擊復位
內置時鐘檢測開關動作的時間長度,在檢測到「開關雙擊」操作時,將各路PWM輸出值修改為預設的復位值,保證多燈具切換狀態的一致性。
4、線電壓補償
通過檢測VAC電壓,根據VAC電壓調節PWM輸出的電壓值,在VAC電壓升高時,減低PWM電壓值,從而調光的同時實現線電壓補償。
基於該項技術做了多方面的創新,在推向市場之後,迅速體現了其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該項技術利用三路PWM輸出,可實現單路調光,雙路調色溫,三路調RGB;帶記憶,關燈後下次打開還是記憶上次的亮度;線路簡單,成本低;內部時鐘,同步一致性強;軟體配置程序可定製可更改,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調節比例模式。
當然,由於該項技術具有獨特的創新性以及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推向市場後,也備受客戶好評。有客戶表示,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精度高,多燈具一致性好;軟體配置可以定製,能夠滿足客戶各種各樣的調光要求;可以用一顆IC實現RGB調光;可以做恆功率,保護燈具的光衰;體積小,可以做到E14,E27燈頭裡面,實現調光等等。
那麼,晟碟半導體能否憑藉SDS3557BS和SDS3703P線性方案非易失存儲調光控制技術成功拿下創新產品以及創新技術金球獎?答案將於「2018高工LED十周年年會暨金球獎頒獎典禮」上揭曉!這一場LED行業的年終盛會將於12月13日-14日在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隆重舉辦,屆時超500+LED企業高層共話產業新思路。敬請關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