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2011年和鍾石結婚後,兩人卻各住各的房間,至今已經有9年時間。
他們去看電影,一起出門,卻在電影院各自選擇喜歡的電影,看完電影再一起回家,進了家門,然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很多人猜測劉若英是因為和老公感情不好才分房而居。但是,你若是看了劉若英寫的書,還有她曬出的和老公、兒子戶外旅遊的照片,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劉若英
劉若英和富商鍾石於2011年結婚,4年後懷上了寶寶。她應出版社邀請,一邊做著生產前的準備,一邊寫《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書名裡面三個關鍵詞「敢」、「懷裡」、「孤獨」,可以詮釋奶茶劉若英的生活現狀和人生態度。可以說,她低調地撒了一把狗糧。
結婚的時候,劉若英對丈夫說:我不能做全職太太,不能做家務,我不能放棄表演工作,我們倆個分床睡。
鍾石說:婚後你可以繼續唱歌、寫作、開演唱會、社交生活,我是衝著你這個人有趣才娶你的,要你這樣有才情的女人去做家務豈不是可惜。
很多夫妻結婚後都想徵服對方,讓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殊不知兩個成年人誰願意為了誰而改變呢,大家相互契合、互不幹擾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裡嗎?」--張愛玲
只有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才能以最好的狀態相處。所有的曾經,都只是為了後來更好的相遇!
劉若英曾經「為愛痴狂」,痴痴地在節目中給師父表白,可惜那一場感情馬拉松到最後卻只是感動了自己,陳卻一直一副旁觀者的冷漠和決然。
縱然所有人都將陳對她感情說成是為了愛護和成全,也掩蓋不了她心底的傷,但是這些,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所有人都相信,陳對她是有情的。不過,相遇的時間不對,一切枉然!
有傳言說,劉若英愛過香港著名導演和編劇陳國富,還和黃磊有過一段「在愛情、親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種感情」,不管真相如何,如今這些都只是如煙往事,都不重要了。
沒有曾經的傷痛,哪來現在的淡定從容?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自信,奶茶又怎麼敢說:「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現在的劉若英,有深愛自己的老公,有可愛的兒子,還有最自由的自己!也許這就是劉若英最想要的人生。
6月1日是劉若英50歲的生日,她在微博上說:「如常的日常,就是最快樂的!」
劉若英活得真實,她喜歡最自然的狀態,比如獨居。
獨處就是我的生活樣態。--劉若英
獨居是一種孤獨,但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則是一種負面情緒。
叔本華曾經說過:「要麼孤獨,要麼庸俗」,言下之意他非常享受孤獨,認為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彩與偉大。
劉若英也喜歡孤獨,並且很享受這樣的生活狀態。
也許這和她的童年經歷有關。
她兩歲的時候父母分居,她是跟著祖父母一起長大的。她的祖父是軍人,雖然很愛她,管教卻很嚴格。
她也沒有同齡玩伴,就習慣了一個人獨處。她從來都不覺得一個人獨處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她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事做,比如玩玩具,和自己對話等。
即使什麼也不做,只是躺在床上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各種事情,她也能很開心。
一個人的旅行,不但必要,而且真的是一種完美的旅行方式---劉若英
劉若英第一次一個人的旅行是在16歲,目的地是美國的夏威夷。
她報名了浮遊,潛進水底去看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在身邊遊來遊去,她在心裡大喊:「一個人的旅行真是太棒了!」
某天晚上還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同性戀的酒吧,當時她又緊張又興奮,覺得這樣的旅行又冒險又刺激。
因為喜歡獨處,劉若英常常覺得自己比別人幸福。
父母不在身邊可能有的人會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很可憐,但是劉若英覺得他們不會同時出現在她面前,也不會像有的同學父母那樣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她覺得很幸運。
無論身處何種狀態,我都得找到一種讓自己舒服的方式,開心地活下去--劉若英
劉若英覺得自己其實一直都很矛盾,在獨處和相處之間,但事實上,這種矛盾,她卻處理得很好。
劉若英喜歡孤獨,但並不是說她就是一個永遠的獨行者,不能和其他人友好相處。
劉若英其實很好相處,她和周迅、王寶強都是很好的朋友。
我希望隨時保有說走就走的自由與自主,但這並不表示我無法忍受拘束--劉若英
她讀書的時候,同學們也很喜歡和她聊天,因為她擅長把別人覺得很悲慘很難過的事,用有趣的角度說得好笑,讓別人也會忘記悲傷。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自我調侃」的能力很強的!
一次,魯豫訪談劉若英的時候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其實男孩子會喜歡,不會讓人覺得有壓力那種。」劉若英開朗地笑笑說:「對,他們都喜歡我做他們的哥們。每個人看到我,就拍我的背—嗨!」
這樣看來,劉若英的性格其實也有豪爽的一面。
劉若英覺得自己不怎麼會安慰別人,但是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如果他們給她傾述痛苦的事,她不會跟他們一起用痛苦的角度去面對,而是提供一些有趣的建議。
有一次,劉若英的一位交往多年的異性朋友失戀了。他問劉若英:「你以前都怎麼一個人度過寒流來襲的夜晚呢?」
劉若英沒有回答,也沒有安慰,只是當天晚上送了一個電熱毯跟一盞燈給他。
然後告訴他:「洗完澡,把電熱毯打開,進被窩就不冷了。在客廳開一盞溫暖的燈,半夜起來上廁所比較不孤獨......」
沒有煽情的話,只有實實在在的小小行動,是不是更讓人感動呢?
我希望永遠握有自己最終的選擇權---劉若英
劉若英說自己是個很矛盾的人。因為對生命的好奇,她喜歡自由自在,但是卻依然結婚生子。
看起來,這好像很矛盾,其實不然。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矛盾的,不知還有沒有人能夠像劉若英那樣,甜蜜而自信地說:「我敢在你懷裡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