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問答》第73期如約而至,我們提取了其中6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並分篇進行集中回答,希望能更加全面地給大家答疑解惑。我們期待大家能夠在後臺暢所欲言,儘可能詳細地說明您在奶粉或育兒方面遇到的困惑,我們將竭誠為您一一解答,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①混合餵養,怎麼分辨寶寶是否吃飽了?
②每款奶粉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是不是該給孩子隔段時間就換奶粉以便各種營養均衡?
③吃任何奶粉過敏,包括吃適度水解奶粉還過敏的,轉換成羊奶粉還會過敏嗎?
④基礎營養素比如鈣鐵鋅加在奶粉裡面一起喝是否會破壞奶粉比例,會不會影響吸收?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⑤乳鐵蛋白是否能增強抵抗力,綿羊奶自帶8倍乳鐵蛋白,寶寶喝綿羊奶是否還需要單獨補充乳鐵蛋白?
⑥都說能提升免疫力的牛初乳,究竟能不能給嬰幼兒吃?
1
問:混合餵養,怎麼分辨寶寶是否吃飽了?
解答: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當媽媽母乳不足或者因其他原因影響時,可採用母乳和奶粉的混合餵養,混合餵養的方式有代授法和補授法:補授法是每次先餵母乳,嬰兒沒有吃飽時再補充一定量的配方奶粉;代授法是以配方奶粉代替一次或多次母乳餵養。媽媽應該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使用哪一種方法,6個月內建議最好純母乳餵養,母乳不足則先母乳餵養,後補授奶粉。
0-2月寶寶應按需餵養,簡單一點就是寶寶要喝就給:寶寶餓的時候會有找尋乳頭的動作出現,當TA喝飽的時候,自然會將頭轉開。寶寶2個月後,可根據嬰兒奶量表進行定量按時餵養,下面的奶量標準供寶媽們參考:
注意,上面介紹的嬰兒吃奶量只是參考值,如果寶寶一直鬧著吃奶,媽媽們也還是要餵奶,讓寶寶吃飽。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
1、從寶寶下咽的聲音判斷。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聽到咽下一大口,如此連續約15分鐘就可以說是寶寶吃飽了。如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說明奶量不足,需要補充。建議每隔3.5小時餵養一次。每次要把寶寶餵足量,一次餵養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2、寶寶吃完後比較安靜。如飢餓時寶寶會有找尋乳頭的動作或者哭泣,餵飽後會自然會將頭轉開,不再吸吮,對你笑或者不哭了,容易進入睡眠狀態,說明孩子吃飽了。如果吃奶後還哭,或者咬著奶頭不放,或者睡不到兩小時就醒,都說明奶量不足。
3、大小便次數及大便性狀是否正常。小便次數減少,少於5-6次/天,大便出現秘結、稀薄,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說明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5、體重增長是否正常。嬰兒體重的變化狀況,往往能表明寶寶是吃飽了還是飢餓。6個月內的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奶量充足,寶寶吃飽了。如果嬰兒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準,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嬰兒吃不飽。
最後,提醒家長,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發育正常,不要過於擔心寶寶沒吃飽而採取各種方法讓寶寶喝更多的奶,會容易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
2
問:每款奶粉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是不是該給孩子隔段時間就換奶粉以便各種營養均衡?
解答:不建議這樣操作。如果寶寶喝一款奶粉合適,不宜頻繁換奶粉。原因如下:
1、只要是通過註冊的合格奶粉,所含的必需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以及可選擇營養成分都在國標規定範圍內,只要寶寶奶量充足的就能保障基礎營養的攝入,滿足寶寶身體機能的正常發育需求。家長沒有必要擔心「長期喝同一款奶粉,營養會不均衡」。
2、不同配方奶粉營養成分差異主要體現在可選擇成分方面:比如添加了有助於免疫提升的乳鐵蛋白、核苷酸等;有助於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益生元等;有助於腦部發育的DHA等。但是家長沒有必要刻意為了可選擇成分的差異,而隔段時間就換奶粉。因為可選擇性成分各有特點,家長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即可。
3、嬰幼兒腸道還未發育完善,轉奶不宜太頻繁。如果隔段時間就為了可選擇成分的差異而換奶粉,寶寶腸胃不適應很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腹脹等等消化異常現象。建議家長看看奶粉智庫往期文章,了解什麼時候需要換奶粉:《這五大特徵決定寶寶是否需要換奶粉,快看看!》。
3
問:吃任何奶粉過敏,包括吃適度水解奶粉還過敏的,轉換成純羊奶粉還會過敏嗎?
解答:不建議換成羊奶粉。羊奶粉的蛋白分子相對較小,過敏蛋白較牛奶少,但是仍然具有過敏風險。高過敏風險和有嚴重過敏症狀的寶寶不適合選擇羊奶粉。尤其是提問中這位家長的寶寶吃適度水解奶粉還是過敏,屬於嚴重的奶粉過敏,應該換成深度水解配方/胺基酸配方奶粉。
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將牛奶蛋白通過水解、加熱、超濾等工藝,產生肽鏈更短的二肽、三肽和部分游離胺基酸,大大降低了奶粉的致敏性。胺基酸配方奶粉,是將蛋白質完全水解為游離的胺基酸,完全失去了蛋白質的致敏性。這兩種奶粉適用於嚴重的奶粉過敏的寶寶。
比如寶寶吃奶粉,出現較為嚴重的胃腸反應、皮膚問題及呼吸道異常,比如咳嗽、呼吸困難、迅速出現紅疹並加重、腹瀉甚至血性腹瀉等最好選擇這兩種。
4
問:基礎營養素比如鈣鐵鋅加在奶粉裡面一起喝是否會破壞奶粉比例,會不會影響吸收?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解答:弊大於利,原因如下:
1、會破壞奶粉營養配比,不利於吸收。配方奶粉是經過科學配比,符合國標要求,營養均衡適合寶寶吸收利用的。但是如果在奶粉中額外添加這些營養素,反而會破壞平衡,影響寶寶吸收,加重腸道及腎臟的負擔。
2、奶瓶的接觸面積較大,一部分營養素會粘附在瓶壁,會造成浪費,影響補充效果。尤其是在治療營養素缺乏症時,更不能與奶粉同時衝調,影響療效。
另外,鈣鐵鋅礦物質是寶寶的必需營養元素,如果保證奶量充足、輔食添加均衡並且寶寶吸收良好的情況下,基本上寶寶就可以滿足營養需求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寶寶存在礦物質缺少的狀況,關於鈣鐵鋅正確的補充方式和注意事項,寶媽們可點擊奶粉智庫文章連結了解:《關於維生素和鈣鐵鋅,寶寶該不該補?怎麼補?》。
5
問:乳鐵蛋白是否能增強抵抗力,綿羊奶自帶8倍乳鐵蛋白,寶寶喝綿羊奶粉是否還需要單獨補充乳鐵蛋白?
解答:乳鐵蛋白具有廣譜抗菌的效果,對鐵吸收有調節作用,對人體腸道菌群有改善作用、免疫調節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
「綿羊奶自帶8倍乳鐵蛋白」是相對於山羊奶、牛奶的乳鐵蛋白含量而言,可從下表看出:山羊奶和牛奶中的乳鐵蛋含量小於100μg/mL;綿羊奶中乳鐵蛋白含量高8倍左右,小於800μg/mL。如果寶寶選擇綿羊奶粉,只要寶寶奶量充足,精神狀態良好,一般不用額外補充乳鐵蛋白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綿羊奶粉的乳鐵蛋白「實際含量」屬於綿羊奶天然含有,並不是在奶粉加工過程中額外的「添加量」,因此奶粉罐上並未有明確標有含量數據。如果家長注重寶寶乳鐵蛋白的額外攝入,最終要看各人的家庭情況以及寶寶的身體情況來判定。
6
問:都說能提升免疫力的牛初乳,究竟能不能給嬰幼兒吃?
解答:母牛產犢後3天內的乳汁稱之為牛初乳。據了解,儘管都是初乳,不同的哺乳動物之間,初乳的成分卻往往有很大差別。比如,牛初乳中的蛋白質含量要遠高於人初乳,而且主要以酪蛋白為主。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以IgG為主,而人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卻是以IgA(免疫球蛋白A)為主。
因此,不建議牛初乳不宜給嬰幼兒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食用,因為牛初乳酸度過高,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例不合適,而且其中蛋白質的含量過高,不利於消化。而對於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最好也不要過早給予牛初乳。因為牛初乳中含有和牛奶一樣的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過早添加可能會增加發生過敏的風險。
並且,在2012年8月,衛生部發文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執行的牛初乳禁添禁令上面,就註明了嬰幼兒配方食品當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為原料的乳製品,應當按照相關食品標準執行。
我們建議嬰兒在3歲之前都需要慎重選擇牛初乳,想要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最好保證還是讓孩子吃母乳,尤其是人初乳;另外保證奶量,適當運動,飲食均衡等也很重要。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