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購失利,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財務壓力下擴張陷入...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未來 實習記者 苗詩雨 上海報導

近日,華住集團(01179.HK、NASDAQ:HTHT)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至2020年9月30日,約99%的華住酒店(不包括83家政府徵用的酒店)已經恢復運營。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增長3.4%,達到32億元人民幣(4.66億美元)。不計入DH(德意志酒店集團),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淨收入27億元,同比下降10.5%。

海購失利成虧損源頭

華住集團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淨虧損2.12億元(約3100萬美元),環比第二季度收窄,二季度淨虧損為5.48億元。但若不計入DH酒店(德意志酒店集團),集團第三季度財務將由虧轉盈,為淨利潤4.82億元。

若將今年三季度淨虧損2.12億元與2019年同期淨利潤4.31億元對比,同比扭虧,變動率高達-149.3%。

按照集團財報公示數據不難看出,是否計入德意志酒店集團直接影響了華住集團的整體業績走勢。據悉,為了實現全球布局的戰略,2020年一季度華住集團斥資7億歐元(55億人民幣)購入德意志酒店集團,萬萬沒想到的是,此舉非但沒能助華住集團一臂之力,反而埋下了年內業績的「定時炸彈」。

根據華住集團早前8月港交所聆訊後的資料集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德意志酒店集團淨收入為1.31億元,但經營成本及費用為5.54億元,虧損更是高達4.23億元。

通過查閱第三季度業績報發現,德意志酒店集團目前在營酒店入住率僅為37.9%,環比提升107.1%,但同期2019年入住率達到75.7%。由於受到歐洲疫情的影響,其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35歐(約277元人民幣),環比提升118.75%,但相較於2019年第三季度的74歐(約585元人民幣),該指數下滑超50%。

同時期,華住旗下所有酒店(被徵用酒店除外)入住率為82%,環比提升19.2%;日均房價為218元,環比第二季度提升17.84%;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為179元,環比提升40.9%。

而收購德意志酒店集團的風險,華住集團或許早已察覺。港交所招股書中曾提到,由於COVID-19疫情的規模及持續時間可能造成商譽或無形資產的估值所用假設及估計有所變動,從而可能導致日後的減值費用,這無疑是該公司未來業績潛在的爆雷點。

資產負債率92.17%

按其招股書顯示,華住集團淨資產由2019年末的75億元減少至2020年一季度的52.76億元,同期歸屬於公司的淨虧損為21.35億元,至今年第二季度疫情得以控制,虧損縮小至5.48億元。

儘管第三季度華住集團各項指標逐漸步入正軌,但負債仍是燃眉之急。

同行業相比,按照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92.17%,遠高於同期錦江酒店(SH:600754)的63.04%以及首旅酒店(SH:600258)的48.02%,需要注意的是,同時期行業內平均負債率為40.48%。

根據華住歷年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17年至2019年,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39%、73.66%、85.84%,至2020年6月30日負債率高達92.17%。短期債務增長迅速驚人,由2017年1.31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84.99億元,與此同時長期債務由49.22億元變動至80.84億元。

2017年至2019年,華住集團的總流動負債為37.71億元、59.69億元和172.87億元,2020年一季度有所回落為136.88億元。

至2020年半年報,華住集團有息負債總額達173億元,其中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58.5億元,但財報顯示當前帳面現金只有37億元。

面對當下的高負債率,華住集團又將採取何種措施應對呢?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幾經輾轉聯繫到華住集團公關部門相關人員,針對第三季度集團的虧損和高負債率,對方回復稱,為緩解此情況造成的影響,集團正在採取進一步的成本及現金流量控制措施,如遞延租金支付、減少或取消公司非必要經營支出及資本開支等。回覆中同時提及到,華住集團表示:「對此,我們仍然非常有信心,在2022年前實現10,000家酒店的目標,因為我們相信此次疫情將加速行業整合,而作為市場領導者之一的華住將成為主要受益方。此外,我們還在低線城市尋求新機遇,以進一步擴大我們在中國的業務。」

財務壓力下堅持「千城萬店」戰略

即便2020年三季度華住集團財務面臨較大壓力 ,但集團卻仍在推進「超級酒店夢」。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天眼查數據了解到,華住酒店集團成立於2005年,原名漢庭酒店,於2012年更名為華住,即「中華住宿」。截至2019年底,按照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統計,華住為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的酒店集團。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共有6507家在營酒店;待開業酒店2313家,包括華住旗下酒店2272家酒店和DH旗下41家酒店。其中,華住集團自身運營6390家酒店,其中包括687家租賃和自有酒店以及5703家管理酒店和特許酒店,待開業酒店2272家。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華住集團新開業520家酒店,其中包括9家租賃酒店和511家管理(特許經營)酒店和特許酒店,共關閉201家酒店,包括12家租賃酒店和189家管理和特許經營酒店。

在酒店迅速擴張的同時,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住已擁有1.53億名會員,同時約76%的間夜(間/天夜)來自華住會的個人或企業會員,該數據在全球十大酒店集團中比例最高。

「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中透露,「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他特別強調,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將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據悉,在2019年的華住世界大會上,季琦表明未來將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目前中國有2000多個縣城,華住計劃爭取在2022年能夠達將漢庭開到中國每個縣城去。

與此同時,在2020年9月的漢庭15周年大會上,漢庭CEO徐皓淳也積極回應「千城萬店」的目標。他表示,作為華住集團旗下的經濟型酒店品牌,漢庭未來將進一步下沉市場,打造經濟型酒店標杆。目前漢庭在全國共有約2600家酒店,預計2020年下半年,將再開業300-400家酒店,並在未來2-3年內,力爭將漢庭酒店數量增到5000家。

相關焦點

  • 海購失利 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
    近日,華住集團(01179.HK、NASDAQ:HTHT)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至2020年9月30日,約99%的華住酒店(不包括83家政府徵用的酒店)已經恢復運營。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增長3.4%,達到32億元人民幣(4.66億美元)。
  • 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 華住緊急回應
    原標題: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公司緊急回應來源:紅星新聞10年前,華住酒店的前身漢庭酒店集團(NASDAQ:HTHT)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3.63%,募集資金達1.1億美元。
  • 被指財務造假,上市前夜遭做空,華住酒店回應:缺乏事實依據
    來源:國際金融報在港掛牌上市前夕,華住集團遭到機構的做空。9月21日,Bonitas Research(下稱「博力達思研究」)發布沽空報告,指控華住集團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進行財務造假。被指控財務造假博力達思研究表示,其在北京和上海的實地調查證實,華住秘密支持特許經營酒店的運營成本,這些特許經營酒店由未披露的現華住員工和其他未披露關聯方擁有。「華住集團謊報了其酒店投資組合的所有權,以製造虛假財務報表(fake financials)。」
  • 華住酒店掛牌前夜遭遇狙擊 沽空機構稱華住財務造假
    原標題:華住酒店集團(01179-HK)掛牌前被狙擊 ADR價挫近4% 來源:財華社【財華社訊】在中國經營漢庭及宜必思等酒店品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華住酒店集團在香港上市之前一夜,突然被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發出報告,指公司透過虛報酒店數量及員工支出製造虛假盈利
  • OYO「大敗退」、你好酒店遭「收編」,「下一個ofo」一語成讖?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 「單體酒店不會是共享單車,H連鎖酒店也絕不會是下一個ofo。」去年5月,在H連鎖酒店(現更名為你好酒店)品牌發布會上華住集團董事長兼CEO季琦曾滿懷信心的說。
  • 低成本高效益 華住旗下海友酒店助力實現個人酒店夢
    海友6.0北京首店開業剪彩12月30日,北京一家國潮範十足的酒店開門迎客,其京劇元素搭配亮眼中國紅的立繪牆面打破北京冬日的沉寂,在藍天映襯下迎接新年的到來。海友北京蒲黃榆地鐵站酒店的揭幕,也標誌著華住集團旗下經濟型平價酒店品牌海友酒店(以下簡稱「海友」)6.0版本正式布局北京。
  • 漢庭酒店南昌顧客用品衛生不達標遭警告 屬華住旗下
    記者查詢發現,漢庭酒店為華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住酒店」,股票代碼:HTHT.NASDAQ)旗下酒店品牌。漢庭酒店南昌福州路分公司的上述違法事實違反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
  • 華住集團: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的酒店集團
    來源:智通財經網華住集團(01179)是一家業務覆蓋全球的領先且發展迅速的中國多品牌酒店集團。而截至20年6月底,公司絕大部分酒店都已恢復營運,且入住率有所提升- 公司旗下酒店於三種不同模式下經營:租賃及自有模式、特許經營模式以及根據管理合同經營的特許經營酒店,稱之為「管理加盟」模式。公司將酒店網絡自截至17年底3746家酒店擴展至截至19年底5618家酒店,複合年增長率為22.5%。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而在此次上海收官站上,華住創始人季琦則進一步深入解析了在雙循環的全新格局下,本土酒店集團如何通過信念堅守、能力沉澱和價值創造,在不斷夯實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穩步拓展中高端市場份額,以助推民族服務業進化為核心,最終為中國經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提供堅實支撐。
  • 別人都在求生存,華住集團卻開始發力中高端酒店?
    疫情來襲,首當其衝的酒店行業飽受打擊。相關數據顯示僅2020年的前兩個月,酒店和民俗類等住宿企業營業額損失就超過670億元。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2020華住世界大會最後一站的演講中指出,2020年關閉的酒店大概有15萬家,其中單體酒店佔比達98%。
  • 周末當頭一棒!黃金突遭百噸級利空 股市、比特幣「蹺蹺板」發力
    原標題:周末當頭一棒!黃金突遭百噸級利空,股市、比特幣「蹺蹺板」發力 摘要 【周末當頭一棒!
  • 華住集團三季度營收110億增7% 布局「千城萬店」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張璐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恢復,商旅住宿需求快速提升,帶動了酒店行業的業績復甦。12月4日,回港二次上市的華住集團(NASDAQ:HTHT,1179.HK)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
  • 決戰中高端,華住的「美居」夢
    而美居在中國市場的新徵程則始於2014年——華住集團與雅高酒店集團籤訂戰略聯盟協議,由華住子公司雅高美華負責美居品牌在中國內地、臺灣地區以及蒙古的獨家開發與運營。與此同時,華住的關鍵創新在於,要打造一個未來型的酒店集團,這種類型的酒店集團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就是用複合材料來打造。這三種材料分別是品牌、流量和技術;分別對應華住的三個關鍵戰略——線下大王、會員主導、全流程數位化;也代表了華住所強調的三種關鍵能力——產品力、回報力、創新力;而這種三合一打造出來的合金軍團,將會具有前所未有的潛力和規模!
  • 華住「重倉」中國釋放何種信號?季琦解讀國內酒店業新趨勢與新機遇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 發力高端酒店市場 華住集團擬3年內達到500家店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王君「儘管都面對疫情衝擊,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因流量、品牌力、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薄弱,大量單體酒店沒能挺過此輪衝擊波,從強化抗風險能力的角度出發,後期酒店業品牌連鎖化加速是大勢所趨。」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12月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表示,疫情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受2020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
  • 華住酒店集團(HTHT.US)回港二次上市在即,與寶尊(BZUN.US)、百勝...
    新股 華住酒店集團(HTHT.US)回港二次上市在即,與寶尊(BZUN.US)、百勝中國(YUMC.US)一同最快9月掛牌上市 2020年8月10日 09:47:39 IPO早知道據IPO早知道消息,國內多品牌酒店集團華住酒店集團(HTHT.US)回港二次上市的步伐正逐步加快。
  • 華住十五年:打造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堪稱本土身價最高、最富市場競爭力的酒店集團。回顧過去十五年發展歷程,華住集團構建了豐富多元的品牌組合體系,從平價到高端,從國產自創品牌到外資合作品牌,實現全面覆蓋。同時,華住依託自身會員體系、技術中臺能力、運營體驗和產品研發能力等優勢,賦能酒店業供給側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華住十五年:打造屬於中國人的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據國際酒店業權威雜誌《HOTELS》公布的最新「全球酒店325強」榜單顯示,華住集團憑藉旗下4519家酒店,蟬聯全球管理酒店數排行榜榜首。在單一酒店品牌排名中,華住旗下的經濟型酒店領導品牌——漢庭躋身全球酒店單品牌榜第4名。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
  • 連鎖「吃香」 外資酒店逆勢擴張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外資酒店巨頭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放慢擴張的腳步。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酒店集團了解到,去年,洲際集團新開近60家酒店,希爾頓集團擴張了數十家高端酒店,而作為最大酒店集團的萬豪也在華開業了36家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