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新臺階上
2016年—2020年,發展徵程上寫就濃墨重彩的篇章。伴隨著這5年的發展,陝西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業增加值1433.15億元,是2015年末的1.32倍,GDP佔比從2015年末的6.0%上升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7.67%,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全省金融業總資產從2015年末的4.3萬億元上升到2019年末的5.86萬億元。
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分別達到4.85萬億元、3.83萬億元,是2015年末的1.5倍和1.8倍,存貸比從2015年末的67.6%上升到2020年9月末的78.9%,提升11.3個百分點,我省長期以來資金外流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國內上市公司數量達到59家,較2015年末增加15家,特別是2019年以來,新增A股上市公司1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4家。136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較2015年末增加92家。資本市場上的「陝西現象」提振了全省上下各方面追趕超越的信心,彰顯了新時代陝西新形象。
為彰顯「十三五」陝西金融的風採,從本期開始,本報以「站在新臺階上」為題,突出報導駐陝金融機構守初心謀大局,全力支持陝西高質量發展的優異表現。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為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難題,強化金融服務和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多措並舉,全力支持保市場主體,為企業紓困解難,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信貸可得性、覆蓋面和獲得感,增強經濟復甦支撐力,打通金融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裡」。
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簡化流程減費讓利
在年初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從下調利率審批權限、簡化授信審批流程、特殊企業專項信貸支持、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及盡職免責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對於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中小微企業,不抽貸、斷貸、壓貸,通過變更還款方式及付息周期、延長還款期限、減免逾期利息、無還本續貸等多重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多措並舉與困難中的中小微企業攜手並進、相伴成長。
「幸好有了這筆貸款,不然可能就像一些同行一樣因為沒有資金出現裁員、倒閉的情況。」 西安某通信器材公司總經理如是說。
據了解,該通信器材公司主營各大品牌手機銷售,從2014年開始就與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合作。公司之前的貸款到期時間為今年9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下半年提前備貨影響,面臨較大資金缺口。針對該公司的具體情況,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積極為該公司到期貸款配套了230萬的「連連貸」產品,使得該公司可以無還本續貸,解決了其融資需求,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對該公司的幫扶只是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在疫情期間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一個縮影。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末,西安分行經審核後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實施臨時性延期償還的貸款本金已達16.06億元。
同時,針對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根據興業銀行西安分行最新信貸政策,其貸款利率可低於大中型企業70BP,以確保最大幅度地讓利普惠型小微企業,提升其金融服務水平。截至2020年10月末,當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8.4億元,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12%,同比增幅127%。其中無抵押信用貸款佔比達42%,貸款平均發放利率為4.53%,較年初下降了0.36個百分點。利率讓利幅度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真正踐行了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
大力推進業務創新 助力企業加速跑
為解決民營科技型企業輕資產、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緊跟西安高新區支持實體經濟、扶持科技產業等政策導向,優選高新區各級高新科技園區、重點工業園區內企業資源,綜合運用市、區兩級針對科技企業的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和風險分擔機制,深度打造科創金融。推出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科技貸」信貸產品,通過風險共擔、智慧財產權質押來幫助科創型企業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已通過「科技貸」為27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1.34億元資金支持。
無獨有偶,今年7月初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上線運行了由人行西安分行開發的「惠爾通」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平臺上線後,可通過導入重點企業信息推送至銀行或由企業掃碼在線填報融資需求,並依託網際網路與金融城域網安全接口,確保信息直達金融機構網點,具有「全面廣泛徵集需求、綜合匯集企業信息、精準開展服務對接、實時監測政策效果」四大功能。在平臺上線的第一時間,興業銀行西安分行迅速響應,廣泛宣傳,積極對接企業融資需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10月底,該行共對接客戶976戶,通過該平臺直接或間接為188戶企業共計發放貸款合計71.4億元。
發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大有可為的戰略選擇。近年來,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積極落實中央減費讓利、惠及小微的精神,降低普惠小微貸款的融資利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成本費用,將真正的實惠讓利給小微企業,在實現了對經濟發展助推的基礎上也體現了金融機構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張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