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出實招助小微企業發展

2020-12-17 騰訊網

我們站在新臺階上

2016年—2020年,發展徵程上寫就濃墨重彩的篇章。伴隨著這5年的發展,陝西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業增加值1433.15億元,是2015年末的1.32倍,GDP佔比從2015年末的6.0%上升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7.67%,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全省金融業總資產從2015年末的4.3萬億元上升到2019年末的5.86萬億元。

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分別達到4.85萬億元、3.83萬億元,是2015年末的1.5倍和1.8倍,存貸比從2015年末的67.6%上升到2020年9月末的78.9%,提升11.3個百分點,我省長期以來資金外流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國內上市公司數量達到59家,較2015年末增加15家,特別是2019年以來,新增A股上市公司1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4家。136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較2015年末增加92家。資本市場上的「陝西現象」提振了全省上下各方面追趕超越的信心,彰顯了新時代陝西新形象。

為彰顯「十三五」陝西金融的風採,從本期開始,本報以「站在新臺階上」為題,突出報導駐陝金融機構守初心謀大局,全力支持陝西高質量發展的優異表現。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為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難題,強化金融服務和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多措並舉,全力支持保市場主體,為企業紓困解難,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信貸可得性、覆蓋面和獲得感,增強經濟復甦支撐力,打通金融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裡」。

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簡化流程減費讓利

在年初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從下調利率審批權限、簡化授信審批流程、特殊企業專項信貸支持、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及盡職免責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對於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中小微企業,不抽貸、斷貸、壓貸,通過變更還款方式及付息周期、延長還款期限、減免逾期利息、無還本續貸等多重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多措並舉與困難中的中小微企業攜手並進、相伴成長。

「幸好有了這筆貸款,不然可能就像一些同行一樣因為沒有資金出現裁員、倒閉的情況。」 西安某通信器材公司總經理如是說。

據了解,該通信器材公司主營各大品牌手機銷售,從2014年開始就與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合作。公司之前的貸款到期時間為今年9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下半年提前備貨影響,面臨較大資金缺口。針對該公司的具體情況,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積極為該公司到期貸款配套了230萬的「連連貸」產品,使得該公司可以無還本續貸,解決了其融資需求,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對該公司的幫扶只是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在疫情期間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一個縮影。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末,西安分行經審核後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實施臨時性延期償還的貸款本金已達16.06億元。

同時,針對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根據興業銀行西安分行最新信貸政策,其貸款利率可低於大中型企業70BP,以確保最大幅度地讓利普惠型小微企業,提升其金融服務水平。截至2020年10月末,當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8.4億元,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12%,同比增幅127%。其中無抵押信用貸款佔比達42%,貸款平均發放利率為4.53%,較年初下降了0.36個百分點。利率讓利幅度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真正踐行了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

大力推進業務創新 助力企業加速跑

為解決民營科技型企業輕資產、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緊跟西安高新區支持實體經濟、扶持科技產業等政策導向,優選高新區各級高新科技園區、重點工業園區內企業資源,綜合運用市、區兩級針對科技企業的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和風險分擔機制,深度打造科創金融。推出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科技貸」信貸產品,通過風險共擔、智慧財產權質押來幫助科創型企業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已通過「科技貸」為27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1.34億元資金支持。

無獨有偶,今年7月初興業銀行西安分行上線運行了由人行西安分行開發的「惠爾通」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平臺上線後,可通過導入重點企業信息推送至銀行或由企業掃碼在線填報融資需求,並依託網際網路與金融城域網安全接口,確保信息直達金融機構網點,具有「全面廣泛徵集需求、綜合匯集企業信息、精準開展服務對接、實時監測政策效果」四大功能。在平臺上線的第一時間,興業銀行西安分行迅速響應,廣泛宣傳,積極對接企業融資需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10月底,該行共對接客戶976戶,通過該平臺直接或間接為188戶企業共計發放貸款合計71.4億元。

發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大有可為的戰略選擇。近年來,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積極落實中央減費讓利、惠及小微的精神,降低普惠小微貸款的融資利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成本費用,將真正的實惠讓利給小微企業,在實現了對經濟發展助推的基礎上也體現了金融機構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張翌晨

相關焦點

  • 興業銀行馬鞍山分行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興業銀行馬鞍山分行把支持普惠、支持小微企業作為重中之重,聚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的難點、斷點和堵點,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信貸資金支持直達實體經濟,激活市場主體活力,讓更多小微企業發展有底氣。
  •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傾心服務小微企業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紮根河南16載的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始終關注著本地中小微企業融資的「痛點」。 特別是今年疫情席捲全球,該行通過一系列紓困惠企舉措,通過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減負,給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血液,「貸」動我省企業走出疫情影響,走上復工「興業」之路。
  • 百行進萬企 服務零距離 興業銀行天津分行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天津引力傳媒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主營廣告文化製作、涉及企業管理策劃、網際網路銷售等,是一家整合營銷傳播服務機構。緊隨母公司引力傳媒的戰略定位,該企業近幾年與多家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如騰訊、愛奇藝、芒果衛視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直播帶貨工作,行業前景良好。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企業在日常運營方面存在一定資金缺口。興業銀行天津分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靈活採取線上方式,第一時間對接客戶,在有效時間內成功為企業辦理並落地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
  • 線上自動審批放款,精準服務小微企業——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落地首筆...
    12月16日,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落地首筆小微企業線上融資「快易貸」業務,金額100萬元。該筆業務的落地標誌著鄭州分行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模式取得新突破,同時進一步完善了該行小微企業專屬產品體系,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更加精準高效便捷。
  •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落實「六穩」「六保」,全力支持外貿類雙創企業
    實控人在一籌莫展之際,尋求所屬園區管理方的幫助,希望能夠通過銀行融資,一手緩解短期經營困境,一手找尋轉型發展契機。  得知企業需求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立刻展開了行動,赴實地進行盡職調查。  因此,儘管企業實控人在滬並無房產可抵押,且銀行現場盡調時企業尚未恢復正常開工,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出於穩就業、穩外貿的綜合考慮,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人員,向企業提供了授信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用於支付員工工資、補充流動性資金。得到資金「注入」後,該企業已逐步恢復生產,度過難關。
  • 興業銀行南昌分行:提速跨境金融服務 助力外貿企業發展
    央廣網南昌12月10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劉冰倩)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對外貿企業的影響,興業銀行南昌分行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業務,有效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助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 興業銀行濱州分行金融輔導隊為企業「量身定製」金融服務
    為堅決落實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關於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工作部署,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興業銀行濱州分行快速響應,第一時間組建金融輔導隊,積極與轄內企業開展金融對接輔導工作。為加快推進工作進度,保質保量履行好金融輔導隊職責,近期該行輔導隊堅持沙盤作業,加大了對轄區金融服務需求相對迫切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走訪及線上溝通力度,一企一策,精準對接,量身制定的金融服務方案獲得了企業的認可。
  •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企業帳戶服務再優化
    為進一步優化企業銀行帳戶開戶,壓縮企業開戶時長,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成立「優化企業銀行帳戶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以「兩個不減、兩個加強」為總體原則,踐行「支付為民」的服務理念,助力營建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方面,該行加強開戶預約信息登記:通過對客戶預約申請、客戶經理盡職調查、客戶臨櫃開戶等環節的全流程監控,進一步提高開戶效率。
  • 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傾聽小微心聲 照亮企業前路
    面對今年經營困難、受到較大衝擊的中小微企業,民生銀行再次積極行動,保障社會民生,支持經濟發展,奮盡全力只為讓金融服務貼得更近一點,助力小微企業走得再快一點。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落戶荊楚23載,耕耘小微十餘年來,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始終踐行「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建行理念,助力每一個小微的夢想。
  • 興業銀行拉薩分行首筆普惠型個人經營貸落地
    圍繞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部署,興業銀行拉薩分行持續強化對穩企業保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重點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痛點和難點與自身業務創新、經營特色業務相結合,運用總分行專屬特色產品「普惠型個人經營貸」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 郵儲銀行菏澤市分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的大型零售銀行發展戰略,以服務實體經濟、做好小微金融服務為己任,助力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近日,中國山東網記者來到位於定陶區和曹縣的兩家信貸小微企業,實地參觀探訪信貸合作與企業發展情況。   十年合作 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在山東五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醫療車間產業基地,記者見到自動化流水生產線運作有序,各個環節配備質檢人員進行人工把關,以保證產品質量。
  • 落實「六穩」「六保」 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全力支持外貿「雙創」企業
    疫情期間,一家主要依賴出口外貿經營生產的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工廠生產不得停滯、新訂單增長乏力、員工難以正常返崗辦公,加之境外疫情不明朗,國際貿易複雜多變,企業遭遇了發展難關。實控人在一籌莫展之際,尋求所屬園區管理方的幫助,希望能夠通過銀行融資,在緩解短期經營困境的同時,找尋轉型發展契機。
  • 傾心服務小微企業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紮根河南十六載的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始終關注著本地中小微企業融資的「痛點」,特別是今年疫情席捲全球,該行通過一系列紓困惠企舉措,通過持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減負,給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血液,「貸」動我省企業走出疫情影響,走上復工「興業」之路。
  • 優化還款安排興業銀行成都分行與企業共渡難關
    記者獲悉,為有效防範化解各領域金融風險,助力企業有序復產復工,興業銀行成都分行在全轄內針對受疫情影響企業開展了全面排查工作,並針對企業面臨的情況,一戶一策,制定專門的金融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由於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經營暫時失去了資金來源,短期內不能籌集資金支付2月20日即將到期的利息約48萬元。某物流公司受疫情影響,在售的商業項目停止銷售,關閉售樓部。同時,在經營的各大專業市場全部關閉,該公司按照政府要求給予入駐的1500餘戶商戶減免租金的政策優惠。目前該公司幾乎無現金流入,但是同時還需保證在崗人員工資及水電氣費的支出,短期現金流極為困難。
  • 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助推小微企業發展 ——漢西支行「彼此相連·紓困...
    為幫助舵落口市場小微商戶們了解熟悉對漢融通的操作以及相關的政策,11月27日,民生銀行武漢分行漢西支行以紓困貼息為活動切入點,以用心服務、精心回饋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彼此相連·紓困金融服務會」。作為國內小微金融的開創者與領先者,民生銀行快速行動,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同時積極宣傳政府優惠政策,力爭將政策轉為實惠,助推小微企業發展與成長。
  • 工行鄭州分行全力推進普惠金融業務,助小微企業平穩發展
    資金回籠後,劉先生通過手機銀行迅速還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對我們來說十分便利,還能降低成本。」劉先生提到的「e抵快貸」是工商銀行專門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推出的抵押類經營貸款。憑藉「利率低、期限長、額度高、循環使用」等優點,一經推出,就引起眾多小微企業的積極關注和熱烈反響。
  • 寧波銀行提升小微服務質效 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施力
    為幫助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與正常生產,近日,國務院會議部署推動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會議上提出,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將繼續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在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上,寧波銀行一直非常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並堅守「服務小微企業」基本定位,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的使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發展。
  • 興業銀行蘭州分行用「興」傳遞溫暖
    每日甘肅網訊「您好,我是興業銀行員工,我行正在開展「情滿興業,冬日送暖」興公益活動,這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一點心意,您辛苦了!」12月17日上午,在蘭州市慶陽路興業銀行蘭州分行營業部門口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向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以及執勤交警遞上「禮包」。
  • 漢口銀行多措並舉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發生以來,漢口銀行堅決貫徹落實省市黨委政府、監管部門決策部署,全力滿足小微企業應急金融需求,助力受困企業渡難關,加速復工復產。加力「投」 助企紓困漢口銀行積極支持脫貧攻堅、春耕生產、復工復產等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的支持力度。1-4月累計發放支小再貸款超5億元。全面對接武漢中小微企業首期200億元紓困資金,通過「漢融通」平臺,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近19億元。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濰坊市分行普惠小微 服務社會
    山東合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濰坊市分行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服務,為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濰坊市分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的普惠金融發展理念,以服務小微企業、支持實體經濟為己任,切實履行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