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兩個小姑娘手拉著手在原地跳著玩,突然旁邊小一點的小姑娘紙尿褲掉了下來,這個孩子看起來也就2歲左右,這尷尬的瞬間,媽媽給配的音樂讓不少網友留言:「節操」掉了一地。
作為媽媽,看了這個視頻笑過之後,發現很多媽媽都不知道給孩子應該什麼時候用紙尿褲,什麼時候用拉拉褲?這兩者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寶寶的拉拉褲和紙尿褲到底有沒有區別?這個問題真的是只有用過的媽媽才知道,不要看紙尿褲和拉拉褲的功能是一樣的,但是拉拉褲和紙尿褲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孩子來說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褲子,這是孩子發展的需要,別因為想要省錢而用錯了。
正確認識紙尿褲和拉拉褲
紙尿褲和拉拉褲看起來非常的相似,都是孩子在學會自主如廁之前使用的,但是兩種褲子外觀是完全不同的,紙尿褲需要躺著給嬰兒穿上,而拉拉褲不需要躺著,甚至可以站著穿。
如果媽媽們仔細去觀察紙尿褲和拉拉褲的外包裝,會發現這兩種產品,有著非常不同的宣傳點。
紙尿褲的包裝袋上一般都是嬰兒躺著或者爬著;而拉拉褲的包裝袋上嬰兒是站立起來的。僅此一點,已經完全說明了拉拉褲和紙尿褲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
紙尿褲針對的是1歲前的幼兒;拉拉褲針對的是學步期的兒童。
使用的對象完全不同,那麼紙尿褲和拉拉褲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和優缺點。
紙尿褲和拉拉褲的不同點
吸收量的不同
拉拉褲看起來更像是小內褲,和寬大的紙尿褲相比,明顯面積會更小。對於已經會走路的孩子來說,這樣穿起來會更舒服,但是在尿液的吸收量上,紙尿褲更佔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小月齡寶寶更適合紙尿褲,而大寶寶更適合拉拉褲。因為大寶寶的排便趨於規律性。
舒適性不同
紙尿褲建議小月齡寶寶穿,等到嬰兒開始爬行之後,很多寶寶會不得不穿上拉拉褲,因為媽媽們發現,孩子好動的已經不能再穿紙尿褲,過於好動,第一,紙尿褲需要躺下穿,穿脫不方便;第二紙尿褲在活動的過程中容易滑落。
所以會爬之後,最晚開始學步之後,拉拉褲會更適合孩子。對於活動量大的寶寶,孩子穿拉拉褲會更加的舒服,活動不會受到約束。
紙尿褲前後一樣寬的設計對於嬰兒來說,他們不會不舒服,因為孩子的腿躺著的時候是青蛙腿,等到孩子開始爬行或者走路,紙尿褲的寬度會導致寶寶走路不舒服。
方便程度的不同
很多媽媽帶幼兒出門都會十分的苦惱,孩子雖然能夠自主如廁,但是有時候還是會頻繁的尿褲子。穿上紙尿褲上廁所麻煩,不穿紙尿褲又總怕出門在外,孩子尿褲子。這個時候拉拉褲就是最好的惡選擇,方便於孩子上廁所的穿脫,又不怕孩子會尿褲子。
使用的時間不同
紙尿褲更適合小月齡寶寶和大月齡寶寶晚上使用,因為晚上睡眠動得少,且紙尿褲的吸收量更大,用起來時間更久,讓孩子可以睡得好。拉拉褲更適合大月齡寶寶白天用,或者出門時使用,用來更方便。
拉拉褲和小內褲一樣嗎?
拉拉褲看起來和小內褲很相似,但是兩者還是不一樣的。
首先薄厚是不一致的,畢竟拉拉褲是需要吸收尿液的,雖然科技可以讓這做到很薄,但是和棉質的內褲相比,肯定還要厚一些。
其次,使用壽命不同,拉拉褲可以被當作一次性小內褲來使用,屬於消耗品。小內褲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第三,使用的對象不同。小內褲是已經可以自主如廁的小朋友來穿的,拉拉褲更適合還沒有學會自主如廁的小朋友使用。
所以雖然拉拉褲和紙尿褲看起來非常的相似,因為使用功能的不同,並不能互相作為替代品,尤其是在幼兒沒有完全學會自主如廁的時候,小內褲完全不存尿,用拉拉褲會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