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醫藥孔子學院漢方顆粒劑系列研究講座圓滿落下帷幕!

2022-01-04 日本關西華文

      在中國國家漢辦中醫藥孔子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創立六年的日本學校法人兵庫醫科大學中醫藥孔子學院「漢方醫學研究會」項目,以日本醫療用顆粒劑為首項研究主題,自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6月21日,經歷一年多的時間後,日前落下帷幕。

本項目構思初始於中醫藥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梁永宣教授,因對日本漢方醫療保險中使用的148首顆粒劑產生興趣,在研究其發展史時,與到訪孔子學院的森清高先生相識。交流中得知,原來森先生曾經在漢方藥製造機構、著名的大杉製藥(株)工作17年,出任常務董事及營業部部長。他熟悉顆粒劑藥物開發製作過程、藥物工藝,質量檢測方法,作為日本漢方生藥製劑協會教育研修委員會委員長,在70年代顆粒劑僅有40餘種時便從事產品宣傳銷售,主持了面向醫生和藥劑師的使用輔導教材編寫,並多次實施對銷售人員的整體培訓。1987年起他就毎年組織日本醫師訪問團赴中國各地,與眾多中醫學院和名老中醫交流應用經驗多達幾十次,因此熟知中日兩國藥物發展和應用狀況。由於這樣的契機,森清高先生在聽到梁永宣希望在孔子學院舉辦以漢方顆粒劑為核心課題的想法後,立刻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並立即著手策劃,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之後該方案得到了中醫藥孔子學院日本方的大力支持,通過中日雙方理事會同意後,很快又得到了國家漢辦的項目支持,正式立項於2017年文化活動項目中。為了便於與今後孔子學院的整體宣傳活動銜接,我們使用了「漢方(中醫)研究會」之名稱。

2017年5月20日,原大杉製藥常務理事森清高先生在日本中醫藥孔子學院就漢方顆粒劑的來源舉辦講座

因日本新年度開始於每年的4月,2017年5月20日首次活動正式舉辦,森清高就「戰後日本漢方萃取劑的開發及發展」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同時,梁永宣也圍繞「日本醫療保險中的漢方萃取劑和中醫學典籍」進行了分析。與會人員在共同學習20世紀40年代後漢方藥在日本發展應用狀況基礎上,探討了中國醫學對日本產生的影響。

2017年5月20日,漢方醫學研究會首次活動正式舉辦,原大杉製藥常務董事森清高和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梁永宣共同舉辦講座

7月1日,第二次活動舉辦,邀請原kanebo藥品部醫療用漢方事業部部長(專務董事)、現三浦綜合企劃株式會社董事三浦治進行專題講座。他講解了日本厚生省確定漢方處方顆粒劑製作標準的過程。從1967年6種漢方顆粒劑的出現,到1981年製藥公司增長至28家,生藥品種和處方也大幅增加。1985年,為提高漢方處方顆粒劑中的有效成分,使其藥效與湯藥相近,日本出臺藥審120號通知,研究制定了漢方處方顆粒劑的規格標準等發展過程。

2017年7月1日,原kanebo藥品部醫療用漢方事業部部長(專務董事)、現三浦綜合企劃株式會社董事三浦治就日本厚生省確定漢方處方顆粒劑製作標準過程進行講座

8月19日,在顆粒劑銷售第一線的藥劑師橫井徹,圍繞日本漢方顆粒劑的生產工藝舉辦第三次專題講座。他介紹了日本漢方藥生產從煎劑向顆粒劑轉化的指導思想,說明了生藥由原材料變身為顆粒劑的具體過程,還進行了圖解分析,並著重介紹了質量控制這一重要環節。

2017年8月19日,藥劑師橫井徹圍繞在顆粒劑銷售第一線的工作經驗,介紹日本漢方顆粒劑的生產工藝

10月7日,日本HarbMax株式會社董事松尾立志,圍繞日本漢方藥的原料流通及供給做第四次專題講座。他介紹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漢方藥原料流通路徑的變化,分析了原料價格、品質等的發展動向,並根據厚生勞動省2011年數據,說明了日本國內漢方藥原料80%以上源自中國,日本國內生產量僅為12%的現狀。松尾立志還通過展示藥品樣品,讓聽眾充分了解了不同產地、不同品質藥物的等級差別,並專門邀請鹿兒島縣從事藥草栽培工作的香妻先生,概述了日本藥草栽培現狀及困難點。與會者圍繞中日藥草栽培和生產的特點及藥草品質鑑定等進行了探討交流。

2017年10月7日,日本Harb Max株式會社董事松尾立志,圍繞日本漢方藥的原料流通及供給做第四次專題講座

12月2日,第五次講座舉辦,孔子學院專門邀請臨床應用顆粒劑的醫生——李漢方內科·外科醫院院長李向軍介紹「漢方顆粒劑的特點和臨床應用」專題。李大夫於2006年獲得日本醫師資格,這在日本從事醫療行業的人中是非常難得的。他介紹了醫療實踐中漢方顆粒劑的品種、數量及分類,並就不同生產廠家顆粒劑的顆粒大小、價格、藥效等進行了比較分析,並就各藥廠生產的同名顆粒劑分析了臨床使用中的差異。結合自身多年的臨床經驗,李向軍還列舉典型病例,重點講解了單味及多味顆粒劑的辯證使用及疾病治療經過,闡述了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中醫思維辯證用藥和單純直接採用日本漢方的不同特點,使聽眾深刻認識到目前日常使用漢方藥以病名論治的特點及其局限性。

2017年12月2日,在臨床應用顆粒劑的醫生——李漢方內科•外科醫院院長李向軍介紹「漢方顆粒劑的特點和臨床應用」專題,並在結束後回答聽眾問題

2018年1月20日,第六次活動舉辦,森清高先生圍繞日本戰後全民保險制度的形成和醫用漢方顆粒劑藥價演變歷史,再次出場。他以年表方式詳細解說了日本戰後全民保險制度的形成過程,介紹了漢方顆粒劑銷售開發,以及進入醫療保險的過程。還結合從業積累的豐富圖表和數據,對比漢方顆粒劑藥價歷經多年修訂的變化結果,著重分析了各家藥企在市場競爭中的勢力漲落,使大家對日本漢方顆粒劑的發展變化過程有了清晰的認識。

3月3日, 第七次活動舉辦,森清高先生就「日本醫用漢方顆粒劑藥療評價」第三次講演。他在回顧顆粒劑1967年開發初期的市場應用過程的基礎上,介紹了這種與傳統湯劑完全不同的新型顆粒劑的特色,特別指出是在沒有進行臨床實驗的情況下,應用長達二十年。之後,日本厚生省開始出臺針對顆粒劑的管理條例(即著名的1985年藥審2第120號)、製作規定,包括對提取濃度等細節要求,並安排對顆粒劑療效予以評價,選出了代表性的8種處方在臨床進行雙盲研究,最終確認了其中大黃甘草湯、小柴胡湯、小青龍湯3種處方的可靠療效,而其它研究未見公布。之後市場中147種醫療用漢方顆粒劑(另外一種為外用藥)一直沿用至今。

2018年3月3日,原《朝日新聞》記者田邊功(中)專程出席會議,並向會議舉辦者贈送作品

4月7日,第八次活動舉辦。承擔第二次講座的三浦治先生再次出場,圍繞漢方處方顆粒劑製造銷售過程中所涉及的申請步驟展開論述。他圍繞生藥原料、漢方製劑、生藥製劑的管理條例和分類方法予以說明,介紹了與醫療用藥品相區別的一般用醫藥品製造販賣過程認可標準,按有效成分、投與方式、是否屬於配合應用等類型分為八個類目,詳細列舉出各種級別所應準備的資料,包括製作原因、國外使用狀況、製造方法與規格、藥理分析等。他介紹了保健食品制度與醫藥品的關係,區分了一些重點概念的含義,如原料生藥、單味生藥、煎劑、湯劑等。還舉例說明單味藥物的煎劑和粉末加工及服用方法之差異,概括漢方顆粒劑的加工製造過程,以及日本目前所頒布的單味藥物臨床應用主治症狀。短短的講座中含有大量值得參考的信息。

6月21日,第九次活動舉辦,森清高先生做為壓軸第四次登上舞臺。他對一年來的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並以中日雙方均十分關注的顆粒劑「有効性」、「安全性」、「副作用」為核心,重點介紹了從1967年顆粒劑進入醫療保險後,至今為止60年來所採取的品質管理、價格統一、製造標準、臨床評價標準、副作用控制等細節內容,說明自2007年以來日本全國醫學院校恢復漢方醫學教育的現狀,還對今後顆粒劑發展和管理進行了全方位展望。他非常感謝中醫藥孔子學院舉辦這一專題,能使得出身於京都大學文學部現代史研究的他,重新恢復到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重溫研究。

上述九次活動歷時一年多,前後有165名漢方醫藥專家和當地民眾聆聽講座並踴躍研討,其中原《朝日新聞》記者田邊功,還專程出席了第六次和七次活動,他介紹了當年撰寫漢方新聞的生動經歷,還就漢方藥物價格變化所引起的藥物原料品質改變,談到了現實中互相關聯的問題。他曾經以「朝日文庫新刊」形式出版專著《漢方藥有效嗎?》,向讀者介紹漢方藥物的應用知識。他稱讚孔子學院所舉辦的「漢方醫學研究會」在日本具有獨特視角,衷心希望通過中醫藥孔子學院舉辦的活動,將中日兩國的優秀傳統醫藥文化進行更加深入廣泛地傳播。

2018年6月21日,系列活動結束時梁永宣向共同組織策劃並積極講座的森清高贈送紀念品

可以說,漢方醫學會項目的建立和實施,充分起到了聯絡日本關西地區從事漢方醫藥的專業人員,宣傳中醫藥文化,搭建中日兩國專家互通有無、交流經驗橋梁的作用。同時也為中國醫藥學者搭建了一個學習日本漢方藥物先進生產技術的通路。2017年6月,前往日本參加中醫藥孔子學院五周年紀念活動的徐安龍校長,百忙中欣聞此事後,立即著手安排邀請森清高先生赴京講座,此事迅速得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唐民科處長的落實。4個月後的10月13日,以教育部外專項目方式,成功邀請森先生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了同類專題講座,並同時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倪健教授、梁永宣教授共同講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這一系列活動雖然在中醫藥孔子學院暫時告一段落,但卻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得到了繼續延續。2018年9月末,作為教育部的外專項目,將再次邀請森清高先生前往北中醫講座,同時被邀出行者還有李向軍醫師,二人將在北中醫再次闡述顆粒劑的精彩內容。

我們相信,以中國古代中醫藥名家創立的處方為源流,以日本開發的顆粒劑劑型為應用標誌,結合有東方醫學智慧的中醫藥文化,一定能在中日兩國之間,綻放出更加燦爛的輝煌。(致謝:衷心感謝學校法人兵庫中醫藥孔子學院日本方領導的對上述系列活動的大力支持,更感謝事務局野村憐子、堀江美奈子、北迫智美、以及原事務職員富川美栄對本系列活動的辛勤付出


簡單極了!長按下面二維碼掃描關注我們,每天都會努力發布更多猛料!              

相關焦點

  • 學習日本漢方,我們走進了兩所世界頂級名校!
    政府還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漢方醫藥研究機構。比如,北裡研究所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和漢藥研究所,1988年就被WHO指定為世界傳統醫學合作中心。  2.重視創新  日本的創新主體是企業。日本製藥企業的科技人員佔全國科技人員總數的60%,其研發費用佔整個國家投入的80%。
  • 日本漢方佔全世界90%市場份額,碾壓中藥
    日本漢方藥如何實現了逆襲?中國引進的大塚敬節所著《臨床應用傷寒論解說》《金匱要略研究》1. 政府支持除了將漢方藥納入醫保體系,減輕患者採用漢方藥的藥費負擔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視漢方醫學教育。明治政府曾頒布法律廢止漢方醫學,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綜合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藥科大學、齒科大學可開設傳統醫學教育課程。
  • 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漢方藥」,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傳統中醫藥的無奈
    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漢方藥在日本,漢方藥十分的受歡迎,根據調查顯示在1976年,日本的醫療部門就將漢方藥納入了本國的醫保之中。而發展至今,日本已經將漢方藥發展為294個,擁有200餘家漢方藥廠,有著完整的漢方藥體系。
  • 中藥的國際危局:日本漢方藥將在美國獲批上市?
    比方說,在日本漢方藥要求處方中所有藥味均需進行薄層鑑別研究。而在指標成分定量測定方面,凡是在日本藥局方中明確成分含量標準的藥材,在漢方製劑的質量標準中均需制定含量測定標準,一般要求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不少於3種,且該標準要同時制定上、下限度。由此也可反映出日本對漢方製劑質量要求之高,監控之嚴。
  • 源於中國,卻在東瀛發揚光大的日本漢方護膚品
    日本於415年從新羅傳來了中醫藥,在後來的德川吉宗時代,以小石川植物園為首的草藥園開始栽培進口草藥。目前得到日本健康保險承認的中藥已達200餘種;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日本十分重視漢方藥的研發和創新,採取保護自主智慧財產權、標準化生產、保證中藥製劑質量、確保安全和療效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漢方在日本得到迅速的發展,並得到了日本民眾的認可,近8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長壽。
  • 甘肅中醫藥走俏「一帶一路」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立「岐黃中醫學院」,作為一個載體,像「孔子學院」在全世界布點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樣,向這些國家推廣傳播中醫藥文化,為各國中醫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中醫藥教材和教學渠道。同時,開設中醫中心,運用療效確切的中醫技術和中醫藥產品對外開展診療服務,讓當地居民切實感受到中醫藥的功效。此外,還可以利用這些機構與各國開展中醫藥臨床技術研究、人才交流學習、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等多方合作。
  •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學院的發展與轉折
    孫玲博士講座現場(本文圖片均轉自「L老師課堂」微信公眾號)11月17日下午1:30,孫玲博士應羅燕老師邀請,為璞學社的師生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孔子學院的發展與轉折」的精彩講座。孫玲博士是北京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曾任外交部駐瑞典和瑞士教育參贊、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
  • 日本漢方醫學源流及發展史
    推廣醫學還需要僧醫的「法力」所以公元754年唐高僧鑑真的渡日為奈良時代的中醫藥發展開闢了一條道路鑑真先後六次東渡日本不僅為日本帶去了更為詳細豐富的醫籍《傷寒論》在日本民間的普及以及當時在中國第二次傷寒研究熱潮中所誕生的成果如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等書相繼傳入日本且隨著1659年日本版的《仲景全書》
  • 日本漢方藥真的打敗了中國中藥嗎
    近幾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各種媒體和朋友圈裡都會被「日本的中藥侵略戰」「神奇的日本漢方藥XXX」等之類的網文刷屏,文中往往盛讚日本的漢方藥如何技術先進、質量優異,風行世界,「日本漢方藥出口量佔據世界中藥市場的80%以上,而中國的中藥出口僅佔國際市場的10%不到」,「日本改造中藥「六神丸」,開發為漢方藥「救心丹」,年銷售額上億美元」,這樣的報導令許多中國中醫藥界人士感到不安和憂慮,事實果然如此嗎?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排查清理擅自生產「清肺排毒湯」複方顆粒劑的...
    2020年2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對臨床使用「清肺排毒湯」作出部署,後該方被納入第六版、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並作為治療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通用方劑推薦使用。
  • 《我是中醫傳承人》第二季火熱播出,傳承中醫藥文化,河南漢方藥業...
    近日,由河南漢方藥業特別贊助的國內首檔中醫藥「真人秀」《我是中醫傳承人》第二季開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傳承者的目光,不少中醫藥傳承者親臨現場,共同分享這場中醫盛宴。除此之外,河南漢方藥業總經理耿永華也作為特邀嘉賓來到錄製現場,對參賽選手們的偏方驗方、中醫療法的實用價值等進行點評,同時,也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為傳承人的產品推廣提出建議。
  •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第三屆學術工作坊
    12月9日下午,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第三屆學術工作坊在中國西部創新港馬克思治國理政研究院舉行。工作坊分為講座和互贈學術著作兩個環節。榆林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資深教授、陝西省黨史專家、紅色文化研究與傳承中心主任馬舉魁教授應邀在涵英樓6樓大會議室作題為《陝北早期黨史重要問題探究》的學術講座。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馬金玲副教授主持講座,中國近現代歷史所全體師生參加本次工作坊。
  • 德州學院外國語學院舉行日本文化講座
    教室舉辦了日本文化講座。本次講座由外國語學院邵峰老師主持,神戶東洋日本語學院熱海老師、黃日東老師主講,各年級日語專業全體學生參加本次講座。 講座開始,邵峰老師對主講人熱海老師、黃老師進行了簡單介紹。接著由熱海老師以PPT的形式介紹了日本神戶的特色食物,風土人情以及周邊景觀,並將日本醬油麵與中國打滷面等進行對比。隨後,同學們就日本大學生活、考取日本大學的專業選擇等方面向老師提問,熱海老師一一進行了詳細的指導與回答,並向同學們贈送禮物,講座氣氛活躍融洽。
  • 中藥之殤:國內受爭議,日本漢方藥卻賣向世界,佔90%中藥市場
    備受爭議的中醫藥,在日本「復興」       去過日本的人都免不了到藥妝店「打卡」,裡面不僅有各種護膚品,還有很多本土的藥品,其中就包括「漢方藥」。有人對日本「漢方」這個概念有點模糊,今天我們就來大致了解一下。
  • 50天10場講座,155萬+人次關注!木塑系列雲上講座圓滿閉幕
    2020年6月30日下午15:40,木塑系列雲上講座閉幕式在雲端拉開帷幕。閉幕式開場,木塑系列雲上講座發起人,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塑複合材料專業專家委員會劉嘉秘書長,發表了主題為《雲上任馳騁 騰飛尤可期》的總結演講。演講中他指出,此次木塑系列雲上講座是「雲上活動」的一個典範,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傑作。
  • 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模仿的民族,但學習模仿的對象基本只限於強者。這也是中醫藥在日本發展的邏輯。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 卓姿•喬雅品牌女裝「歌劇魅影」2015冬季新品發布會圓滿落下帷幕
    為期3天的2015冬季-歌劇魅影新品發布會圓滿落下帷幕。本次發布會於6月25日至6月27日在廣州鳳凰城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省代理商、加盟商應邀參加了本次盛會共同來見證卓姿•喬雅品牌女裝2015冬季的時尚與藝術的撞擊魅力。
  • 會計學院舉辦 「以面試官視角備戰校招」 就業指導講座
    會計學院舉辦「以面試官視角備戰校招」就業指導講座10月17日下午,會計學院在北三教C225教室舉辦「以面試官視角備戰秋招」就業指導講座。講座邀請聯合利華北區渠道運作主管 & 聯合利華(中國)管理培訓生範子鈺作為主講嘉賓,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程麗梅及會計學院100餘名同學參加了講座。
  • 日本靠中藥賺光全世界的錢,中國卻還在追崇西醫
    日本政府「封殺」中醫:師資格考試科目都是西醫內容,廢止漢方藥館,禁止漢方自由買賣,只有持有西醫執照的醫生才能開中藥…中醫藥在日本復興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裡,日本學校不再教漢方醫學。到20世紀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 「先進孔子學院」: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脫穎而出
    前段時間,以「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和發展」為主題的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在長沙召開,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從全球550所孔子學院中脫穎而出,首次獲得「先進孔子學院」榮譽。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許又聲,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名孔子學院和中文教育機構代表出席大會。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陳壽燦教授應邀代表學校參會。今年共評選出27所先進孔子學院和3所先進孔子課堂,共30家單位獲此殊榮。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馮浩烈(Philip Vanhaelemeersch)代表孔子學院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