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男友」李現作為主演再扛票房的《赤狐書生》,熱火朝天的上映了。
早在上映之前,片方就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全網宣傳。
大概是受徐崢《囧媽》的宣傳方式的啟發?《赤狐書生》在各大平臺都進行了聯動宣傳。
尤其是在某音,那叫一個鋪天蓋地如火如荼。
大到粉絲幾百萬的自媒體,小到幾萬幾十萬的網紅,一水兒的狂刷,片方也是又出拍攝場地又出主演,場面大到連我一個不怎麼刷視頻的人,點進去就能連著碰到好幾個相關視頻。
後來也有組外人員扒出了原因,是因為《赤狐書生》是該音第一部參與出品的電影,難怪宣傳陣仗這麼大。
往好了說,這叫合作共贏:
片方得到了大力宣傳,後期票房的吸引力會相應增加;平臺則成功打響了「第一部參與出品」的名頭,後續再走這條路也算駕輕就熟;自媒體、網紅們又狠蹭了一波電影、明星們的熱度,對自己帳號的引流一利百利。
但,往深裡想,從這種廣撒網的宣傳方式而言,《赤狐書生》得到的關注太高了,也因此一旦作品質量失守,後期一定會遭到嚴重的反噬。
果不其然,電影上映後才短短10天,在豆瓣評分上的評價就跌到了5.3,其中3/4以上的用戶給出了3星及以下的評價。
當然,鑑於豆瓣現在平臺打分機制也受到質疑,那我們不妨從結果也就是票房,這個最明顯的喜愛度表現來看。
截止目前,《赤狐書生》的累計票房達1.74億。
在這個電影上線頻繁的12月,這個成績似乎也還不錯。
但,把線拉長了看,早在上映的前兩天,電影的票房就已經達到了1億,也就是說,在後續8天裡,《赤狐書生》加起來才拿到了不到0.8億。
可以說,遭遇了斷崖式的票房兼喜愛度的下跌。相比於上映天數完全一致的《如果生意不記得》的2.72億,輸得姿態難看而又不情不願。
這倒也不難理解。
後者身後站著的是引領了一代人的青春疼痛文學「大拿」郭敬明和落落,影響過的粉絲不計其數;
前者的監製江志強倒是名聲赫赫,但要扛票房的畢竟還是主演,尤其是李現。
平心而論,在1.74億的票房上,李現真的是扛得盡心盡力。我周圍就有不少人是衝著李現進的電影院,而我在觀影首選就點了這個,也很大一部分都是這個原因。
但架不住《赤狐書生》的成片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人物就不提了,那是原作設計好了的,但既然要想成為有競爭力的作品,後期改編中是否也能走走心呢?
開場敷衍故弄玄虛的背景預設,神秘兮兮的長老倒是仙風道骨,但除了擔當線索鋪設工具人,似乎也沒什麼多的戲份了吧?
還有作為最大反派的師傅,一路又是變驢又是塗脂抹粉,到了最後又被那麼輕易就打敗了?
最可惜的是,給主演李現安排的又是這麼一個「郭得友式」的角色性格。
痞裡痞氣的表情,跟小河神如出一轍的松垮長袍,就連這與眾不同的捲髮造型,也頗有郭得友的風採。
就算李現的角色設定是只化形的狐狸,也不至於非要按照這個造型來打扮他吧?
劇組的這種操作,實在讓人無法不懷疑就是為了消費李現「郭得友」時的好口碑好人緣。
沒錯,就是那個李現作品中口碑第二高的《河神》(2017)。
水性極好,痞裡痞氣,一身累贅拖沓的衣服,穿在他身上愣是顯示出了氣質,點菸辨冤一出,時空顛倒,不知道讓多少觀眾看得激動萬分。
李現的郭得友實在太經典了,也許是他的出現讓觀眾們對於這種題材主角的認知再次被打破震撼,時至如今,提起《河神》,人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出現的還是李現。
而李現版的評分高達8.2,連後續精彩程度同樣沒輸的第二部也沒能超越它。
李現的郭得友形象有多深入人心呢?在《河神2》人物海報貼出來之後,網上還因為他沒續演鬧出了不小的風波,李現本人也一度遭到了詆毀。
有稱李現身價水漲船高不滿片酬而不肯接演,還有傳他嫌在河神劇組拍攝太累,導演的發文也被解讀出了各種內涵,一時間看得人摸不著頭腦。
最後,李現不得不出面澄清,給出了沒演第二部的原因:
因為在第一部拍攝時全部自己上場,水上水下一刻沒停,身體已經吃不消了。
想想劇中動不動就往水裡跳的郭得友,網友們這才作罷。轟轟烈烈鬧了一場,李現雖然遭到了不少污衊,但這些污衊也恰恰證明了他的「郭得友」這個角色的成功。
但《河神》之後,除了獻禮劇中的配角,和搭檔楊紫的《親愛的,熱愛的》讓他成功晉升「現男友」之外,他所主演的幾部作品都反響平平。
《赤狐書生》在某種程度上,是李現對自己路線的一次嘗試性探索。
挑戰過了所主演的《劍王朝》的不見水花,也挑戰了在主流媒體圈的從小角色做起,李現的下一步路究竟該怎麼走,估計整個團隊都很操心。
主演的收視率/收視率不高,對演員而言是一種消耗;配演的角色再討喜,也終究難以彰顯自己的扛片能力。
那麼依循他最受觀眾喜愛的形象類型來拍一部新片,無疑是一種折中而又最穩妥的選擇。
某種程度來說,《赤狐書生》吃到了李現X郭得友的紅利,但對於李現而言,並不出彩的《赤狐書生》,顯然沒能讓他在事業上更進一步。
但是我個人對李現的發展並不擔心,要知道除了郭得友,李現還有一部作品中的最高分:
《萬箭穿心》(2012),豆瓣8.6,至今仍是反映普通人家庭生活題材的經典之作。
雖然在裡面扮演的是主演顏丙燕的兒子,但李現初出茅廬時青澀而又真實可感的演技,依然讓他備受好評,《萬箭穿心》之所以能拿到一大片獎項,其中他這個「兒子」的功勞一分沒落。
李現是一個好演員,而且他的類型在當今影視圈並不多見,也因此未來發展大有可期。
至於「郭得友」有一有二,就不要再有三了。
畢竟,類型固化對於一個演員而言,實在是種不小的消耗。
最後一張帥照鎮樓。李現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