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用的是Thinkpad,4代x1 carbon發布後很心動,相比前3代的略有不足,感覺這代挺完美了,於是向老婆申請能否入手,老婆答曰:不買。
5月份,公司通知月底要外出培訓,而且要帶筆記本,於是又動了念頭,和老婆軟磨無硬泡之後,答應購買,於是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下單,選的i5,8G,192G,1080p,低配,用於辦公和上網,夠用即可,不過這價格,聯想不愧是美帝良心。第2天到貨,順豐速度就是快。
開箱照就沒了,國行的箱子比老美的差遠了,醜得很,放幾張圖吧。
滑鼠是羅技mx anywhere2,無線藍牙二合一,京東入手;
背光鍵盤,只能2檔調節;
閃迪tf卡,128G,京東入手;
C面的logo貼,不能忍,揭下來帖在了D面,這樣C面看起來舒服多了,還有個小黑的微信二維碼直接扔了。
到手的這臺好像有點小瑕疵,不知道其它的是不是這樣,就是合蓋後上部和下部的左右沒有完全對齊,見圖,雖然用手可以扳回來,但下次合蓋還會這樣,可能和鉸鏈有關係,問題不大就算了。
還有一個就是A面的logo貼的不是很好,不像C面的那樣很平,有點翹。
使用方面,系統自帶的是win10家庭版,必須得用專業版啊,看到官網上提供了win7的驅動,於是分區裝了win7旗艦版(U盤裝win7需要到官網下載intel USB3.0的驅動,解壓後在安裝界面加載UB3.0的驅動後即可,否則安裝不了,會提示「缺少所需的cd/dvd驅動器設備驅動程序」),找了個key電話激活後提示升級win10,升級後就是win10專業版了,接著用U盤格全盤全新安裝了win10專業版,聯網後自動激活。(不要問為什麼這麼麻煩)
win7評分6.9分,顯卡拖了後腿,不過不玩遊戲,無所謂了。
Win10還是挺好用的,目前是10.0.10586。
續航感覺還行,出差期間我電源都放在酒店不帶,培訓是上午3小時,下午4小時,期間大概有一半時間需要操作電腦,最低一次好像是剩餘29%的電量。長期插電源的朋友一定要安裝聯想設置中心,可以在商店找到,裝了設置中心還得安裝兩個驅動,一個是SystemInterfaceFoundation,一個是Thinkpad settings dependency,都可以在官網找到,安裝後在設置中心將電池的充電閾值改一下。
解析度我是調成自定義的125%,使用自帶的縮放怎麼調都會有界面模糊的情況。
指紋識別很方便,開機後直接按下手指就行了,方便太多。
鍵盤的手感也不錯,雖然比不上老Thinkpad的鍵盤手感,但力度反饋也不差,比蘋果的好多了;
觸摸板的材質是玻璃,手感不錯,也挺靈敏的,如果能在觸摸板上手寫就好了;
小紅點就不用說了,大愛。
屏幕可視角度很好,各個角度都能看清,應該是霧面屏,看起來挺細膩的,我這個是低配的1080p,靠近看還是能看出很明顯的顆粒;
揚聲器雖說是通過Dolby認證,但也只能出個聲而已,比蘋果的揚聲器差太多;
下面是拆機,之前已經拆過2次了,第2次把電池和喇叭等也拆了,這次拆就開了後蓋拍了幾張照片,不過一些結論我會提供給大家。
無線網卡,intel8260NGW,ngff插槽,支持802.11ac,藍牙4.2;
ssd,三星CM871 192G,M2 2280,單面;
CPU和板載內存;
空閒的WWAN卡插槽,M2 2242規格; 官網上給的驅動是Huawei ME906s,淘寶價格500-900不等,不過國行機器沒留天線,想加的話還得自己加裝天線。
注意看紅框裡的2個螺絲,自帶的這個螺絲和ssd的螺絲都被我擰花了,費了好大勁才取下,然後我換了2個稍微深一點的,大家換硬碟或者加裝4G卡時一定要注意點。
一些結論:
1、可自行更換M2 2280規格ssd,但必須是單面的,市面上的950pro,sm951,pm951等都可以,協議方面ahci和nvme的都支持,需換下自帶的ssd,可做移動硬碟用;
2、4G卡槽不支持安裝M2 2242 ssd,一是目前市面上沒有單面的2242ssd,二是即使有插上去也不識別,已實測;
3、無線網卡可更換bcm94352z,bcm943602baed等,無黑名單限制;
4、官網上給了nfc的驅動,實際只在x1 yoga機型上有選裝,x1 carbon是沒有的,雖然主板上留了接口,自行添加應該是可以的,電池和C掌託之間留有空隙,不過可能會比較麻煩;
5、預算充足的還是選高配吧;
最後,和老婆的MacBook Air合個影,沒有老婆,就沒有這篇帖子,感謝老婆。
(出處: 專門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