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發展的,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產物,科技不斷在進步,新產品不斷出現,於此同時那些舊的產品也會被新興的產品而取代。說到輸入法,有很多種輸入法應該能勾起大家的回憶。比如智能ABC和五筆,這兩種輸入法都是電腦剛開始普及的時候出現的,當時五筆輸入法風靡全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沒啥人再用了,現在大家更喜歡用搜狗輸入法,搜狗輸入法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了70%。
現在最火的輸入法是搜狗拼音輸入法,然而在很多年前,最有名的輸入法其實是五筆。在計算機剛剛引進中國的時候,如何打字成了一個難題,由於想不到好辦法,有人甚至建議用拼音代替漢字,還專門研究了一個超大的中文鍵盤,顯然這些辦法是行不通的。
在1983年,直到一個名叫王永民的人出現,才打破了這種尷尬的局面,他開發出了一種漢字輸入法——五筆。這種輸入法可以打出來漢字,只需要敲擊鍵盤上的字母就行,每個字母對應著不同的中文富豪,只要熟練記憶對應的富豪,就能實現快速盲打。顯然這一技術的出現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新華社是這樣評價的「五筆的重要性不亞於活字印刷」。王永民因為這一技術,被評為100位傑出貢獻者之一。
當時五筆輸入法很快在全國普及,當時要想學計算機,必須要掌握的技術就是五筆輸入法,這一輸入法的出現,解決了工作人員打字難的問題。其實在此期間,也出現過一個名叫智能ABC的輸入法,但是它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智能ABC輸入法學習起來更加簡單,因為只需要記住26個英文字母就行了,不過這種輸入法並不是特別好用,原因是因為它的詞庫量小,打一個詞語往往要翻好幾頁,打字效率完全比不過五筆,所以這種輸入法一直沒有火起來。
然而在2006年的時候,搜狗輸入法上線了,它的出現減速了五筆的淘汰速度。曾經的風靡全國,然而它卻被搜狗完勝了。如今已經幾乎沒啥人再用五筆輸入法了,大家更傾向於搜狗拼音輸入法。其實原因很簡單,搜狗打字快,同時學起來也簡單。
同樣是拼音輸入法,為啥智能ABC沒有贏過五筆呢?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了,雖然是拼音輸入但是它沒啥詞彙量。但是搜狗輸入法就不同了,他不僅可以輸入詞語,句子,甚至一段話都可以連續輸入進去,再加上強大的網際網路詞庫,徹底顛覆了拼音輸入法的體驗。
既然用搜狗打字的速度不輸給五筆,自然就少有人去用非常難學的五筆了,毫無疑問,現在的拼音輸入法已經成為主流,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用戶,幾乎都在用拼音輸入法。
說白了。五筆衰落的原因是它很難學。當年,大家寧願用打字效率不高的智能ABC,也不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記各種漢字字符,但是對於50、60後來說,他們不太熟悉拼音,可能更傾向於五筆
雖然五筆逐漸衰落,但是這並不是說它就被完全淘汰了,在一些比較特殊的領域,仍有人在使用五筆,而且這種輸入法有拼音沒法比的優勢。當年流行的五筆,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專業的工具,所以仍有一部分人在用。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有了語音輸入法,畢竟能夠解放雙手才是王道。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文本自動識別也成為可能,但輸入法行業可能會看到不同的畫面。總之不同的輸入法都對應的不同時代,當年的五筆輸入法同樣也承載著很多人的美好回憶。不過再好的產品也會有一個生命周期,歷史的車輪在前進,時代在進步,有新事物的誕生,就會有對應的產品被淘汰,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