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2020年
華中農大人辛勤耕耘育英才
勠力同心創一流
五年來
學校事業發展日新月異
今天,讓我們一起
回望這五年來華中農大的變化吧
五年來
學校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以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
和一輩子幸福為中心
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創造力、領導力與全球勝任力不斷提升
▲學生在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劉濤 攝)
▲同學們參觀群賢·獅山夏至-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圖片來源於 湖北日報)
▲2019年舞蹈大賽現場 (駱嘉 攝)
▲師生在運動會中一起參與「同舟共濟」 比賽項目 (沈雨霏 攝)
▲2018年11月,華中農大iGEM團隊在美國波士頓第五次摘金(生科院 供圖)
▲2019年,華中農大Bright sunshine 團隊在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參加城市溫室設計大賽決賽,獲最佳獎提名(黃勝一 供圖)
五年間
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5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7個學科進入A類
新興交叉學科方興未艾
學科實力不斷提升
▲2020年5月,學校與襄陽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布局建設現代農業研究院(蔣朝常 攝)
▲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布局建設一流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科發院 供圖)
五年間
數百位俊秀加入獅山
學者們傾心育人、潛心治學
營造了良好的學術生態
各類英才競現
創新性成果頻出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讓-皮誒爾•索維奇教授來校講學(張東 攝)
▲南湖青年國際論壇上群英薈萃(張東 攝)
▲2017年5月,傅廷棟院士、張獻龍教授、金梅林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科發院 供圖)
▲2018年11月,張啟發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 (劉濤 攝)
▲2020年11月,張獻龍教授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並進京受獎(劉慶志 攝)
學校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突出學術品貌、育人品性、文化品位
將「品」字貫穿於各項工作
「五色校園」文明創建卓有成效
重點策劃了「開學季」「畢業季」
「讀書節」「藝術節」「獅山歡樂節」
校園文化活動逐漸
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
由展示型向參與型轉變
由娛樂型向涵育型轉變
由「品牌」型向常態型轉變
校園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
▲2018年百廿校慶之夜火把巡遊現場 (李燁 攝)
▲2019年10月,愛沙尼亞合唱團與華中農大小宇宙合唱團合唱《茉莉花》( 連雨婷 攝)
▲2020年4月,獅山讀書節在雲端開幕(龔時峰 攝)
▲2020年5月,獅山藝術節在雲端開幕(龔時峰 攝)
▲2020年迎新季,學校舉辦青年科學家與新生面對面系列活動 (侯國濤 攝)
▲2020年迎新季,新生參與工學院高端農機體驗學科文化活動(李靖威 攝)
▲2019年獅山歡樂節現場(肖志昭 攝)
五年來
學校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160餘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舉辦了系列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
派出數千名師生出國(境)學習交流
建設多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一流大學開展實質合作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長Arthur Mol教授率團來訪華中農大並與校長李召虎共植友誼樹(周奕軒 攝)
▲華中農大與英國亞伯大學、諾丁漢大學、洛桑研究中心、南京農業大學、厄勒姆研究院、東安格利亞大學共7個單位「共建中英植物表型組學聯合研究中心」(楊萬能 攝)
▲第六屆暑期英語口語強化班現場,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本科生院 供圖)
▲學校主辦第30屆國際擬南芥大會(張東 攝)
五年來
學校堅持將綠色理念
貫穿於校園規劃、建設和管理中
校園環境不斷改善
一項項暖心工程深受師生好評
▲2020年9月,學校建設9間智慧教室,並對近30間教室進行升級改造(彭雨格 攝)
▲2019年9月,學校與湖北省新華書店共建的倍閱書店開始試營業( 孫泊遠 攝)
▲2019年5月,總建築面積17612.25㎡的東體育館正式投入使用(段智為 攝)
▲2016年,學校與洪山區共建10公裡獅山林中路 (吳詩凡 攝)
▲2018年10月,學校建設佔地面積約120畝的野芷花田 (學通社攝影部 供圖)
▲2020年10月,智慧食堂開始試營業(劉博文 攝)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華農人紛紛在戰「疫」中扛起責任擔當
他們中,有用生命守護生命的白衣戰士
有不舍晝夜守護師生平安的安保人員
有潛心執教雲端的青年教師
有助力家鄉春耕備耕的學農愛農師生
也有為奉獻者奉獻、與逆行者同行的青年學子
……
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守護了校園和師生平安
▲校醫院醫護人員在發熱診室為患者診治 (高翅 攝)
▲華中農業大學黨員青年突擊隊在隔離點組織消殺(人力資源部供圖 )
▲學校工作人員在風雪中登記出校人員信息(建安部 供圖)
▲疫情期間,王魯峰老師在屋頂為學生上直播課(王魯峰 供圖)
▲2020年雨水時節,學校向師生發出就地幫扶春耕倡議,師生們紛紛響應。圖為理學院劉思思老師指導家鄉農民種植蠶豆(劉思思 供圖)
▲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齊瑩為抗疫一線人員孩子做學習輔導(校團委 供圖)
2020年6月10日,學校迎來首批返校畢業生,圖為2019級博士生楊雯惠回到實驗室開展科研(蔣朝常 攝)
▲2020年畢業季,學校為畢業生們舉辦「生命的原色」系列畢業季活動,圖為畢業生高高拋出「獅山桂冠」(劉濤 攝)
▲2020年8月,學子們分批返校,集中完成因實驗條件限制無法在線開展的實驗課程或實習,圖為茶學系學生開展實踐( 劉博文 攝)
農大人的初心
就是讓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五年來
學校依託農科教優勢
用真情壓實定點扶貧責任
幫扶建始縣順利脫貧摘帽
推進「鄉村振興荊楚行」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和災後重建
▲張啟發院士帶隊赴荊州開展「515」行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荊楚行」(陳萋萋 供圖)
▲傅廷棟院士帶隊赴白霓鎮回頭嶺村油菜基地調研油菜生長情況(蔣朝常 攝)
▲鄧秀新調研習家崗柑橘場「515」院士專家科技服務示範基地,推進「鄉村振興 荊楚行」(徐行 攝)
▲陳煥春院士帶隊參加武漢市江夏區鄉村振興荊楚行項目籤約(常帥 攝)
▲華中農大助力建始縣建設景陽雞保種開發與利用示範基地(劉濤 攝)
▲華中農大助力大洪寨發展冷水魚養殖產業(科發院 供圖)
▲華中農大建設「阡陌學堂」在線課堂,讓大山裡的孩子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學習機會(校團委 供圖)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華中農大人
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
「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殷切囑託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
勤讀力耕,立己達人
在接續奮鬥中
譜寫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新篇章
這是華中農大的故事
@上海財經大學
請接力
講述你的這五年吧!
視頻策劃/腳本 | 彭光芒
視頻拍攝/剪輯 | 龔時峰
配音 | 孫瀟
英文翻譯 | 覃江華
主演 | 李昂
音樂剪輯 | 李燁
原標題:《我和我的學校 | 華中農大這五年,與你共成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