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山東如意之二:併購堆砌的巨大體量只是羸弱的表象?

2020-12-18 鳳凰網山東

編者按:

作為省內的明星企業,山東如意在過去多年贏得了廣泛關注。尤其是不斷併購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的戰略,更是將其推到了行業的聚光燈下。

與前幾年的風光無限相比,眼下的山東如意似乎黯淡了不少。無形的債務壓力讓這家企業顯得有些前途未卜。

原本極具成長性的企業為何突然遭遇債務危機?到底是什麼導致這一局面的出現?困局待解的狀態下,山東如意又將何去何從?

鳳凰網山東繼續推出「三問山東如意」之二,深度解讀這些問題。

誠然,任何企業的成長都非一帆風順,我們期待在這場危機的化解中,山東如意能夠給出正面答案。

中國生產的襯衫單件兩三百元,國外一些品牌卻賣到了七八千元。

這種巨大的差距一度刺激了山東如意的掌舵人邱亞夫。「短期內組建一個高端時尚品牌是非常困難的,在創新和設計上中國的服裝產業仍舊落後於西方。沒有30至50年的發展,你很難做到。」

這名從工廠學徒出身、向來以沉穩實幹著稱的企業家,在創建自主品牌失意後毅然決定,以大肆併購助推企業品牌化、國際化戰略。

2010年,山東如意通過收購,成為日本第一大服裝品牌運營商Renown(瑞納)第一大股東。這正式拉開了山東如意「爆買」的序幕。

幾年間,山東如意通過併購整合國際著名品牌進行布局,將法國、英國、日本等地逾20個時尚品牌收入囊中,迅速搭建了時尚帝國的版圖與框架。正因為如此,山東如意被外界冠以中國的「LVMH」。

據統計,10年間停不下來的買買買致使山東如意的投資性資金流出400億元人民幣。這種擴張路徑,為如今山東如意的困局埋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山東如意收購的一些品牌並未給企業帶來實質業績的增長,部分企業陷入連續虧損的泥沼。

5月15日,山東如意十年前收購的日本百年服裝品牌日本瑞納發布公告,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其負債總額高達138.79億日元(約合9.2億元人民幣)。

4月,山東如意未能完成收購的以色列成衣製造商Bagir也發布公告稱,正在考慮包括破產在內的選項。

旗下收購品牌營收持續疲軟,部分品牌甚至自收購起就連年虧損。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債務陰影的籠罩下,山東如意被曝拖欠多名海外供應商貨款。

這種窘迫形象,與過去數年持續收購各種海外奢侈品品牌給外界留下的闊綽印象,已經判若兩家公司。

回顧山東如意10年來的外國品牌收購之路,我們發現中國企業想要成為下一個LVMH,遠比想像中的困難。

復盤山東如意運用收購手段令體量快速壯大的過程,並對比同期企業實際經營業績,就能看出端倪所在——靠收購拼湊起來的規模,大多只是虛名或者假象,表面看著強大,實則羸弱無比。

就像山東如意當下的境況,併購一度搭建了時尚帝國,體量越做越大,但卻沒有產生實質的利潤和效益,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相反債務危機卻一觸即發,後續經營不容樂觀。

山東如意打的「如意算盤」是,自身生產優質面料可自供,通過併購自帶流量的國際知名品牌,可以迅速建立集生產、設計、銷售於一體的時尚帝國。

然而,品牌的併購並非如此簡單,特別是國際品牌的併購,更是涉及到企業文化和發展理念的融合。更為重要的是,奢侈品品牌的銷售不同於面料的生產,它需要與消費者互動、增加黏性。而這一點,山東如意準備得並不好。

相較於山東如意,山東另一家紡織巨頭魯泰紡織則沉穩得多。這家全球最大的色織布生產企業,已佔全球中高端襯衫用色織面料市場的18%左右,其專注材料生產,同時有計劃推出自主品牌,並沒有像山東如意一樣激進擴張。

我們無意評判兩種發展模式的優劣,但讓我們深思的是,爆買真的是品牌成長和擴張的最佳路徑嗎?縱觀一系列收購案,併購讓一些企業迅速壯大,也讓更多的企業折戟沉沙。

有多少企業能夠承受併購後遺症的出現?又有多少企業能在激進的擴張模式下巋然不倒?

市場自然會給出它的答案。

>>>相關閱讀

三問山東如意之一:明星企業緣何債務壓頂?

相關焦點

  • 「如意」不如意 山東奢侈品王國夢醒時分
    過去幾年,齊魯之地意外崛起一家時尚品牌控股公司山東如意。(詳見:《邱亞夫併購後遺症:山東如意債務問題凸顯》)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山東如意有息債務為317.75億元,其中短期有息債務為149.84億元,佔總有息債務的47.16%,其手頭現金僅約90億元。 不過,如意系很快引入了濟寧國資救場。
  • 在成為「中國LVMH」之前,山東如意要弄清這三件事-虎嗅網
    如果只是因為疫情導致山東如意集團現金流短缺,那多年未兌付Bally和Bagir收購款項事宜就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在與國內供應商打交道時,山東如意的信譽同樣令人擔憂,而集團內部的混亂管理更是讓那些被收購的海外品牌難以獲得健康的發展。
  • 山東如意「十年磨一劍」 遭遇產業鏈「跨越之殤」
    這也意味著,這場以品牌標的為目標的收購面臨著失敗,而山東如意到底從這場收購案中學到了怎樣的管理經驗卻不得而知。只是,在接下來的眾多跨國收購中,邱亞夫和他控制下的如意集團卻不得不面臨資金鍊上的問題,同時還要面對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協同和管理問題,管理者將如何分配他的精力和關注度呢?雖然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但它卻關係著企業的未來。
  • 海外奢侈品牌併購明星山東如意面臨高債務風險,收購承諾無法兌現
    2017年8月,JAB宣布正式啟動出售Bally的程序,隨後如意科技,復星集團,七匹狼等中國買家成為有利的競購者,而最後由山東如意科技拿下收購標的。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由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如意)實際控股,後者擁有前者53.49%的股份,自2010年開啟了海外收購擴張之旅。
  • 山東如意,難做中國版LVMH
    2018年1月9日,彭博社一篇名為《當心,中國版LVMH集團即將到來》的文章,帶火了山東如意集團。這個長於中國齊魯大地上的「草根」巨頭,被宣告「(若整體上市),將入圍全球時尚與奢侈品集團前20」。罩不住的光芒,刺激著山東如意董事長邱亞夫的時尚野心。
  • 營收比肩愛馬仕 山東如意成全球 Top 20 時尚奢侈品集團的背後金主竟是它!
    我們可以合理估計,算上剛收購的Bally,山東如意當前整體銷售額已經可以比肩愛馬仕了。山東如意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間已一躍成為全球時尚與奢侈品集團前20強,其2010年後持續的「海外併購」功不可沒。從時間軸看,也顯示出山東如意海外併購意識之早,領先國內同行多年。該筆收購也顯示出山東如意很早就有布局日本市場的策略。次年,山東如意於2011年與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達成資本合作,根據當時的協議,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出資約2億美元,參股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完成後擁有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30%的股份。
  • 深度| 山東如意的「時尚帝國」現在怎麼樣了?
    在山東如意投資後,雖然Renown在2013年、2016年和2018年有過短暫盈利,但營收從2014年開始就逐年下滑,到2019年只剩636億日元,虧損近40億日元。  收購10年以來,山東如意不僅沒有幫助Renown扭轉頹勢,更重要的是,債務纏身的山東如意在Renown危難之際也未能伸出援助之手。
  • 山東如意集團完成收購美國萊卡品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1日訊 (記者 許紅洲)1月31日,山東如意控股集團宣布完成收購美國英威達公司服飾和高級面料業務,包括全球知名的萊卡LYCRA品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如意集團此次收購成功,將極大提升中國化纖新材料及其相關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是我國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型的重要裡程碑。
  • 頻繁收購國際奢侈品牌 山東如意集團將成「中國版LVMH」?
    對於通過併購迅速成長的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來說,2018年除了對手開雲集團、歷峰集團外,或許應該警惕悄然崛起的亞洲競爭者。      彭博社近日發布《當心,中國版LVMH集團即將到來》的報導,指出山東如意集團的快速擴張遵循中國公司一貫的併購模式,過去幾年頻繁的收購奢侈時尚品牌交易顯示出其希望通過資本運作取勝的戰略。
  • 盤點:山東如意這些年到底收購多少個奢侈品品牌?
    山東如意再下一城拿下了瑞士奢侈品牌Bally   2月9日,Bally International AG控股股東JABHoldingCo.宣布山東如意集團旗下投資工具Shandong RuyiInvestment Holding山東如意投資控股(下簡稱「如意投資」)獲得瑞士品牌多數股權
  • 濟寧城投離場,山東如意失血35億
    6月1日,濟寧市城建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寧城投)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北京如意時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如意時尚)協商後,雙方決定變更收購交易,僅保留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如意)0.01%股權,股權對應價款總額為1元,並向北京如意時尚返還山東如意科技25.99%的股權。
  • 山東如意收購英國風衣品牌Aquascutum 與Burberry齊名
    山東如意集團總部位於山東濟寧,前身是山東濟寧毛紡織廠,成立於2001年,業務以生產高檔和頂級面料為主,年銷售額超過46億美元,自有的如意品牌在亞太市場銷售網點超過3000個。 山東如意此前收購法國品牌maje 2月28日,山東如意宣布擬籌劃重大收購事項停牌。此前,山東如意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稱,同比歸屬股東利潤上升15.03%。
  • 資金捉襟 山東如意迎娶Bally不如意
    行業看好的山東如意與Bally交易,或許是一場黃粱夢。中國服裝集團山東如意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山東如意」)承諾交付給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6億美元,兩年內尚未到帳,這一消息讓資本市場、時尚行業譁然。
  • 多個國內買家爭奪奢侈品牌Bally ,最新一個是山東如意
    作者 | 周惠寧2017年,奢侈時尚領域迎來新一輪的收購併購潮,據時尚頭條網初步統計,獲確認的奢侈和時尚品牌收購交易已超過40起,不過於去年4月決定出售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仍未敲定買家。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山東如意控股集團是最新一個加入收購Bally的中國買家。
  • 「中國LVMH」不如意
    來源:貓財經3月17日,年營收規模超過380億的如意科技未能如期支付7500萬的債券利息,雖然展期後未構成違約,但其吃緊的流動資金再次讓投資者們心頭一緊,而這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2019年多家機構下調其債務評級,甚至還有三次被法院強制執行的記錄,即使引進國資也未能有太大的作用。
  • 融資能力受限、償債能力下降 中國版「LV」山東如意難「如意」
    來源:黑池財經作為輕奢領域的重要玩家,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如意科技」)在過去數年間一路收購了多個海外時尚品牌,已被業內公認為是「中國版LVMH」(LVMH全名Louis Vuitton Mot Hennessy,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奢侈品集團)。
  • 大衛·貝克漢姆退出山東如意控股的男裝品牌Kent & Curwen
    Kent & Curwen是香港利邦集團旗下品牌,後者目前由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按機構簡稱,下文寫作山東如意)控股。根據利邦集團2019年財報,該公司與一家名為「Seven Global」的企業在2020年3月27日終止了一份授權協議,而「Seven Global」正是大衛·貝克漢姆的公司。
  • 山東的「二次開放」,可否讓北方再向前衝一衝?
    「二次開放」的大門已經打開,站在門口的山東,能否帶領北方衝一衝?山東要開放,必須找日、韓山東要談開放,關鍵在日韓兩國。其實,東協才是山東第一大夥伴國和第一大出口市場,也是最受山東投資者歡迎的地區。今年全球經濟遇冷,許多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出口近乎停滯,山東與東協的貿易卻出現逆勢增長,進出口數據都遠超過預期,山東1/4的境外投資都集中在東協。但山東與東協的貿易大多是輸出貿易,尤其是工程基建。要藉助外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能夠依靠的,只有日韓。日韓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兩個發達國家,工業基礎、貿易體量、金融實力在全球都屈指可數。
  • 曾經豪擲350億,如今深陷債務危機,山東如意在「不如意」的路上越走...
    前不久,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如意」)再次被列為被執行人,截至目前,山東如意共有10條被執行人信息,總執行標的合計達9.93億元。 而在這不久之前,山東如意曾花重金收購的日本成衣巨頭RENOWN(瑞納),也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 融資缺位 山東如意與Bally能否再續前緣
    來源:北京商報圖片來源:企業官網行業看好的山東如意與Bally 交易,或許是一場黃粱夢。3月8日,中國服裝集團山東如意(以下簡稱「山東如意」)承諾交付給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6億美元融資,2年內尚未到帳,這一消息讓資本市場、時尚行業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