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單元測試,單元六很重要,這樣複習效率高,迎接期末
眼看時間的腳步已經邁進了十二月份的大門,只要一邁進十二月,無論老師孩子還是家長都又一次的進入備戰狀態。因為我們的期末考試就在不遠處了,那麼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呢?哪些知識點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敲黑板,劃重點!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幅圖,是我們語文課本裡的導學內容。一共有三篇課文,分別是《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擔》以及《難忘的潑水節》,這三篇文章的分別寫了大禹、朱德同志和周恩來總理,他們都是歷史上偉大的人物,為我們的社會發展做出過突出的貢獻,所以第六單元的主題也就是「偉人」。
既然是偉人,那麼偉人身上所具備的優秀品質以及他們偉大的事跡也是我們孩子要掌握的內容,詳情如下:
①課文內容和文章主題
學習了《大禹治水》,我了解大禹如何治水,知道是一個為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
學習了《朱德的扁擔》,我體會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難忘的潑水節》我們的孩子要掌握這一重點的自然段: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隻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通過這段中人物的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②易錯字
被:左邊是「衤」部,不要寫成「礻」部。礻字旁的字往往和祭祀、祈福有關,比如神、社、祛等;而衤字旁的字往往與衣服有關,比如袖、襟、初等。
道:裡邊是「首」,不要少寫一橫。
扁:裡邊是一橫兩豎,不要多一橫。扁是一類字,也是筆順易錯字,所以在考試的時候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無論課堂誰給你怎麼強調,「扁」總是有孩子把下部裡面的一橫寫成兩橫,想想也是崩潰。「扁」字下部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人挑著一副擔子,這樣是不是好記一點?
士:上橫長,下橫短。
潑:右邊是「發」,不要少寫最後一點。還有的同學會把右部的豎折寫成「橫」,也是不對的。一潑水就發財-一定要記住「潑」的右邊是發財的「發」。
穿:上邊是穴寶蓋,不要寫成寶蓋。
忘上邊是「亡」,不要多寫一點。
③詞語搭配
(1)動詞搭配:
(淹沒)田地 (衝毀)房屋 (吸取)教訓 (恢復)生產
(治)水 (築)壩 (擋)水 (帶領)隊伍 (抽出)人
(會)師 (挑)糧 (爬)山 (寫)字 (打)仗 (藏)扁擔
(2)形容詞搭配:
(無數)的災難(安居樂業)的生活(整夜整夜)地研究
(清清)的水 (鮮紅)的地毯 (難忘)的潑水節
(歡樂)的鼓點
還有一些形近字和多音字,我都做了視頻,以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這樣看起來會更加的直觀。有需要的家長點擊關注以後再點視頻就可以找到對應的資料了。
④句子積累
第六單元的日積月累都和「志向」有關。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後漢書》
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終究會成功。告訴我們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鬥,在風雨中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志存當高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外甥書》
是指人應該有高遠的志向。正所謂:站得高,望得遠。一個人的眼界有多寬,他的格局就有多大。
有志不在年高。——出自《傳家寶》
「有志不在年高」裡的「志」指的是志向。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乎年紀大;也指只要有志向,歲數大了,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比喻句,也是個考點。出自《難忘的潑水節》一課。
比喻句: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薩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第六單元的知識要點太多,在短短一篇文章裡很難寫全,我把要點圈劃一下,這樣大家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就有大致的方向了。
另外,淘氣老師每周一二三六日晚7點-8點,在百度都有直播課,內容都會是期末考試的鞏固練習,大家點擊關注以後再直播預告裡自行訂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