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民日報》刊登了市委書記陳龍的署名文章《金華: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
和美鄉村與美麗鄉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不一、要求更高。和美鄉村突出「和」,是美麗鄉村的升級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載體。今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上就提出要紮實推進現代化「和美鄉村」建設。隨著金華全市各地認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紮實推進現代化「和美鄉村」建設,金華鄉村的顏值和實力都在不斷提升,村民們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甚至被城裡人羨慕。
讓我們來看陳龍書記在文章裡是怎麼說的:
金華: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動員令。金華結合實際,提出以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為載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實現農村產業和諧、城鄉和諧、鄉風和諧、社會和諧、生態和諧。
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三農」思想的總抓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金華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三農」思想,切實把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作為奮鬥目標和工作載體,牢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正確方向。在發展地位上,堅持「重中之重」的思想不動搖,落實「五個優先」,推動工作力量、資源、改革、投入等全面向「三農」聚力。在發展思路上,健全城鄉互促共進體制機制,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入手,積極推動城市的人才、社會資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覆蓋,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在發展路徑上,堅持把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堅定走新型鄉村振興之路。在發展動力上,堅持以深化農村改革為牽引,紮實做好農村改革「擴面」「提速」「集成」文章,讓農村資源活起來,讓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在發展保障上,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切實發揮好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提高全面領導「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是金華美麗鄉村建設轉型升級的總載體
近年來,金華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農村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和美鄉村與美麗鄉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內涵不一、要求更高。美麗鄉村強調的是「美」,這些年重點抓了村莊美、布局美、環境美、生活美;和美鄉村突出「和」,是美麗鄉村的升級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載體。當前,我市美麗鄉村建設中還存在許多「不夠和」「不夠美」的問題: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提高,村莊建設有點僵化,文化建設有所弱化,村莊空心化現象普遍存在;美麗經濟尚處於初創階段,農業整體競爭力較弱,農民增收比較難;人與自然方面,汙染環境、破壞環境現象時有發生,挖山填塘改溪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人與社會方面,一些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矛盾糾紛、上訪、村官「微腐敗」仍然較多。這些不夠和、不夠美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和美鄉村建設中重點予以突破,加快推進鄉村建設從外在美到內在美、個體美到一域美、單一美到全面美轉變。
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是金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目標
我市推進現代化和美鄉村建設將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振興」為目標,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產業融合、人與自然共生、人與社會和諧以及歷史與現代文化共榮發展。
到2020年,廣大農村與全市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建成100個現代化和美鄉村示範村,實現現代農業綜合產值超1000億元,創建1000個產業特色村、1000個A級景區村、1000個文化特色村、1000個善治示範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0元以上,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以內。到2035年全市農村基本建成現代化和美鄉村示範村。到2050年全市農村高水平建成現代化和美鄉村,農民群眾共同富裕高標準實現。
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是金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動員
制定《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現代化和美鄉村行動方案》,突出重點、市縣聯動,積極實施「五大行動」,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向和美鄉村轉型。
以浙中生態廊道美麗經濟培育為重點,實施產業提質行動,推進千村產業融合發展。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探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重點在浙中生態廊道沿線,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特色產業,加快鄉村經濟振興繁榮。
以「四治一創」金華做法為重點,實施生態環境修復行動,推進千村景區化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系統推進農村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快建設浙中大花園、大景區。落實《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管理條例》,構建地方法規+村規民約+褒獎激勵的分類體系;進一步鞏固提升治汙水、治赤膊房、治亂堆放成果,創建美麗庭院,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深化「12510」精品村培育,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創A工程」,建設宜居宜遊宜業的美麗鄉村,建成現代化都市區後花園。
以弘揚八婺好家風為重點,實施鄉風文明提升行動,推進千村文化興盛發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傳承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常態化開展「最美家庭」「家訓亮廳堂、掛禮堂、駐心堂」等主題活動,建好用好農村文化禮堂,培育新時代好鄉風好民風,堅決守住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充分發揮好文化對於農村改革發展的引領力、凝聚力和推動力。
以深化「後陳經驗」為重點,實施鄉村治理創新行動,推進千村善治和諧發展。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對鄉村治理的全面領導,完善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為執行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為制約機構,新型社會組織為補充力量的鄉村治理組織體系。加強基層「四個平臺」「網際網路+網格」建設,打好「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組合拳,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著力構建和諧鄉村社會。
以農民收入趕超進位為重點,實施惠民富民行動,推進萬元增收共同發展。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農民就業創業服務,堅決打贏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堅戰,提高城鄉服務均等化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和諧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目標。
作者:金華市委書記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