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者:我們從現代經濟學理論中了解到的一切都是錯的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這個主張聽起來似乎很古怪:我們對現代經濟學的一切認識都是錯誤的。

而自稱能證明這一點的人甚至沒有經濟學學位。

但Ole Peters不是個普通的怪人。身為物理學家的他與已故諾貝爾獎獲得者、夸克之父Murray Gell-Mann密切合作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自己的理論。他的觀點還得到過兩位金融界著名思想家--Nassim Nicholas Taleb和Michael Mauboussin的支持,更不用說他在社交媒體上還有一幫熱情的追隨者。

他抱怨說經濟模型經常做「遍歷性」假設,即一種給定情況下所有可能結果的平均值,可反映任何一個人對這種情況可能的體驗。但現實常常並非如此,Peters稱這導致該領域的許多預測脫離了實際生活。在這些情況下,他的解決方案是借用熱力學常用的數學,使用正確的平均值對結果進行建模。

如果Peters是對的--而這種可能性並不高,如何高估它的影響都不為過。簡單來說,他的「解決方案」將顛覆三百年來的經濟思想,重塑我們對這一領域及其所有相關問題的理解,從風險管理到收入不平等,再到央行如何設定利率,甚至是行為經濟學在抗擊新冠疫情上的應用。

「問題是學術經濟學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脫離了軌道,」擔任倫敦數學實驗室經濟學項目首席研究員的Peters在一電郵件中寫道。「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重要的一點是,首先要明確指出某些事不是它應有的樣子,必須仔細評估任何來自經濟學的陳述,因為它們可能是基於有缺陷的推理。」

Peters並不是第一個試圖拯救經濟學的局外人。經濟學家之間甚至開玩笑說,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物理學家闖入經濟學領域,看一看其中的數學然後宣稱一切都講不通(然後徒勞地試圖解決問題)。他承認自己的觀點沒有得到真正的經濟學家太多支持。很多人要麼完全反對,要麼認為這些觀點只是對事實的故意曲解。

Ole Peters(右)與Murray Gell-Mann於2011年在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合作

不管經濟學家怎麼想,自從去年底他的論文《經濟學中的遍歷性問題》發表以來,Peters就在網上獲得了廣泛關注。他的研究所將於下月召開視頻會議介紹相關工作,包括對從金融到醫學在內廣泛領域的解釋和所受影響。將有包括少數經濟學家在內世界各地500多名人士參加會議。

Peters瞄準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石--預期效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總是基於成本效益分析做決定,並試圖做出能使財富最大化的選擇。

Peters稱,問題是由於數學上的缺陷,該模型無法預測人類的實際行為。預期效用是通過計算給定事件所有可能結果的平均值得出的,沒有考慮單個離群值可能使感知產生的偏離。換言之,平均值跟大多數人的體驗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相關焦點

  • 北大經院學者譯作推介 | 《宏觀經濟學史:從凱恩斯到盧卡斯及其後》
    序言經濟學,是格致之學,也是致世之學,是現實觀察、理論思考和實證檢驗的高度統一。如何從紛擾複雜的經濟現象中總結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經濟發展規律,對於一代代學人都是艱巨的智力挑戰。通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者著作推介」系列項目,我們真誠的希望優秀的經濟學著作能夠走進更多人的書房,希望更多的讀者和學人能夠從中受益。前言本書旨在追溯現代宏觀經濟學迄今為止的演化路徑。
  • 一些必須知道的經濟學理論
    在很多人看來,經濟學理論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從生活瑣事中,去觀察,去探索,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經典的理論很有趣!
  • 好書推薦《錯誤的行為》,涵蓋了行為經濟學從1970年到現在的發展...
    塞勒教授用輕鬆幽默的文字,帶領讀者發現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做出的許多「錯誤」的行為,又以一位經濟學家的睿智頭腦,指導你該如何活學活用經濟學理論,做出理性睿智的決策:小到個人如何選擇能夠跑贏大盤的投資組合,什麼樣的儲蓄計劃更能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大到企業如何制定令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的定價策略,公共管理者該如何幫助人們做出使個人和社會都受益的正確選擇。
  • ...這些知名學者們如是說——讀《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
    他們都是親身經歷、參與當代中國偉大社會變革的優秀學者。在書中,他們「用學術講政治」,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發表他們從實踐中獲得的真知灼見,暢談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思考。「發展中國家需要有總結自發展中國家經驗的理論」譬如,林毅夫教授在書中指出,世界上沒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濟學,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西方經濟學,是在研究、處理、面對和解決西方社會發展中所遭遇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的,是西方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產物。
  • 拍賣理論折桂:師生同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因設計頻譜許可證拍賣流程...
    從此,米爾格羅姆的學術生涯便和拍賣結下了不解之緣,其提出的「相關評價」、「聯繫原理」(linkage principle),以及對於「同時向上叫價拍賣」(simultaneous ascending auction)的設計,都極大豐富了拍賣理論的內容。米爾格羅姆所著《競爭拍賣的信息結構》、《拍賣理論與實務》,均成為拍賣經濟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 「深度」行為經濟學理論在水利政策制定中的應用
    作為實用的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近年來得到長足發展,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以表彰他的行為經濟學理論對於世界經濟所作的貢獻,使行為經濟學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行為經濟學一些研究成果不僅可以用於經濟研究領域,對社會管理政策包括水利政策的制定也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 復旦大學張軍:經濟學不能與現實脫節
    國際政治學者與經濟學者都屬於活躍於公共媒體的群體,兩者的共同點之一便是都需要對未來做出預測,但張軍認為其中的分別並不小。「經濟學與政治學不一樣,政治家們怎麼想,學者可能永遠不知道。但經濟學不同,基於數據,至少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再由此反推未來。當然這裡面也有風險,但還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可以說明白一件事。」
  • 趙建:大危機塑造的經濟學世界與貨幣政策的未來
    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底色:大蕭條 我們知道大蕭條改變了美國整個的政策思路,產生了經濟學革命,誕生了一個新的經濟學。以前都是古典學派、薩伊定律、瓦爾拉斯均衡、福利經濟學定理等統治一切,古典經濟學家認為「理論終結了」,自由市場就是最好的經濟資源配置模式,沒有必要再討論別的了。但是大蕭條顛覆了他們,或者是把他們從夢中叫醒。現在所有的央行行長基本都是新凱恩斯主義。
  • 儲蓄等於投資嗎——說說宏觀經濟學的那些常識性「佯謬」
    宏觀經濟學一些基礎性的結論都是錯的宏觀經濟學中一些錯誤的重要「常識」S=I?這個理論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如何來理解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這是我們直面的真正挑戰。王有貴:宏觀經濟學可以分為貨幣經濟學和實體經濟學兩類。對於貨幣經濟學,我們這一段時間正在花時間去追根溯源(為什麼貨幣經濟學有誤?),因為整個貨幣政策從凱恩斯、希克斯到曼昆,所有的奠基性工作都存在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最關鍵的部分是從微觀躍至宏觀的加成謬誤。至於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它一定是微觀經濟分析,是對個體選擇的分析。
  • 2020年度經濟學圖書(100種)
    聖誕、新年來臨之際,我們一如既往用好書推薦來答謝讀者的厚愛。我們臻選了2020年有生命力的經濟類新書,奉上這個包含13大類共計百餘種年度經濟學書單。願各位朋友在閱讀中獲得新知和能量,重新發現自己和世界。祝大家書香常伴,新年快樂!
  • 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2020)成功召開
    ,全國高校應用經濟學學術帶頭人與青年學者代表,我校師生,業界專家和媒體等參加了會議。她指出,「十四五」規劃包含了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個體系的建設任務,提升優化四個體系助力經濟增長與發展,經濟學應聚焦四個體系進行理論創新。
  • 南哲思享|周嘉昕:經濟學與辯證法之間——政治經濟學批判視角下...
    正如既有研究已經普遍指認的那樣,在重建總體性的過程中,盧卡奇顛倒性地挪用了韋伯對現代資本主義精神中工具理性和合理化(物化)的分析,以及西美爾對貨幣異化的心理結構(物化意識)的批判。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西方有學者將盧卡奇視為「韋伯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代表。
  • 「《敘事經濟學》的學術價值與中國意義」經濟哲學工作坊會議在線...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學術期刊的記者、編輯共約40人參加。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希勒教授的新作《敘事經濟學》展開討論。
  • Offer|「東京大學」穩摘經濟學UTIPE項目offer兩枚!
    全日本最難的經濟學項目東京大學UTIPE正式發榜!翼搏教育的Z同學、L同學順利拿到錄取該項目2021年度秋季全球共計錄取14人恭喜翼搏教育兩位同學成功躋進全日本最難經濟學錄取榜單將於明年秋季入讀日本頂級學府東京大學經濟學UTIPE項目東京大學英文授課經濟學UTIPE項目的全稱為International Program in Economics,項目是由東大經濟學研究科設立
  • 萬人好評豆瓣8.3,人人看得懂的經濟學書籍,從此變身專業視角
    他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教授,還在當初羅永浩創辦的牛博網上筆耕多年。獨特的經歷,讓薛兆豐不但精通經濟學理論知識,還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更兼具了經濟學者中難得的通俗化網絡化的表達能力。
  • 進化論與經濟學
    「經濟人」(Homo Economicus)是古典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重要假設,該假設把每一個自然人看做完全以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而且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力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
  • 全歐/全英中國經濟學會2020中國年會在我院成功召開
    2020年7月11日,全歐/全英中國經濟學會2020年度中國年會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通過在線會議平臺成功召開,年會由全歐/全英中國經濟學協會主辦,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承辦,《經濟研究》雜誌社與中國知網作為學術支持單位。
  • 現代金融理論之父:新手別學巴菲特
    Fama:我想說的是,兩種理論在事實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解讀上有分歧。在我看來,行為金融學是不存在的,本質上,這只是對有效市場論的批評。行為金融學沒有自己的理論,因此使我成為行為金融學中最重要的人。沒有我(有效市場假說),他們沒有任何人(理論)可以反對。所以,我認為,行為金融學只是有效市場論的一個分支。
  • 通才與專才 理論與應用
    講到17世紀以後各經濟學者的理論,你不能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分析,你能知道他們的學說哪些方面可以吸取嗎?如果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你沒念過,經濟史沒念過,各種財政、金融、貨幣的制度不了解,當時歷史也不知道,學說史是學不好的。又如要寫出一篇很好的管理方面的論文,用計算機經過運算,得到很好的結論,那是很好的。
  • 梁捷:六個關鍵詞告訴你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選擇泰勒
    泰勒與眾多主流經濟學家保持密切的關係,但是他很早就在主流經濟學裡發現很多難以用理性選擇所解釋的現象,他並沒有像其他經濟學家一樣深入挖掘現有理論的潛力,而是試圖尋找其他更直觀、更有效的理論,即使它與經濟學的前提假設不符。很快他就接觸到了心理學家卡尼曼以及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