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的彩虹部落緣於青海湖,因我們報團有二種方案,一種是4天遊,只有塔爾寺、茶卡鹽湖和青海湖幾個景點,我們選擇了另一種行程是6天遊,增加了蘭州和彩虹部落,於是我們才有了彩虹部落土族園一日遊的行程。
彩虹部落土族園是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園,坐落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西南部,園區佔地面積13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全部以青磚青瓦、生土土坯、磚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築群。
這是進入景區的大門口,正前方的花壇上鮮花燦爛,進園門口沒有牌坊,而是像城牆碉樓很少見。我們到達的時候大門口有迎賓禮儀,這點景區做得不錯,中間有張酒桌,兩邊是土族姑娘和小夥子,每人捧著一條哈達,遊客到達園門口時她們首先送上潔白的哈達表示敬意,然後經過酒桌前還要喝一杯青稞酒才能進入園中。
我很少喝白酒,感覺白酒很辣很怕喝,看見大家都喝了,我也鼓起勇氣喝了一杯,感覺這青稞酒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辣,有一點淡淡的清香味,味道還不錯!
彩虹部落土族園主要旅遊項目有:十八洞溝老油坊、世義德老酒坊、土司馴馬場、射箭場、大型山地滑雪場、活佛院、安召廣場、土司府、莊廓院、多士代老水磨、生產生活展示館、土族服飾展示館、土司大祭壇、宗教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土司大牌坊、彩虹門、十八坊商業街和吐谷渾大營。
其中十八洞溝老油坊是互助縣現存最早的生產加工類建築遺蹟,從土族聚居的松多鄉十八洞溝村移遷到景區的,已有百年歷史,是土族人民手工榨油技藝的「活化石「。
榨油工藝過程是將油菜籽洗淨、晾乾、上水磨磨碎、放入蒸籠用清水蒸熟後倒入壓榨圈。再以油梁作槓桿,由人工操作逐步加壓,直至把油菜籽的油壓至順石盤流出,油晶色澤天然制透、味道醇香可口。榨油工藝全過程古樸而實用,體現了土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進入坊間有榨油的大圓木墩子和蒸煮的灶臺,上釉的大油缸和磨槽都讓我們感覺很新鮮。
彩虹部落土族園內還有一個大型的製作酒坊,名日「世義德」離油坊不遠,我們經過一個四合的院子,院子中的裝飾樸素又賦有土族的鮮明特色。
草垛子式的涼亭,石磨做成的桌子得到了大家的青睞,爭先恐後的在這裡拍照打卡,還別說真有一種田園樸素的風格,又不失藝術的渲染,可謂是簡潔又大方。
離酒坊沒多遠有一股清新的酒香味撲鼻而來,酒是好酒,夾著青稞的清香味。酒坊比較大,地上有磨好的酒麴,木板下面的石槽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整面牆上放著無數個釉色的酒罈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跟著人群我們在酒坊裡轉了一圈,了解了一些造酒的製作方法和工藝,看著這些原始的工具,不禁讓人特別感慨,好勤勞的民族。
臨出門的時候在酒館的櫃檯前免費品嘗了一小杯真正的青稞酒,酒香在唇齒間流轉,醇綿爽口。老闆娘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