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婚姻都是從年輕時相伴到老的,伴侶不光是自己愛人,同時也是自己的親人。但在婚姻生活中,親情的增加往往意味著愛情的變淡,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很多人也已經忘記了愛情的滋味。根據現代人的平均壽命,一般到了45歲,就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一半,而二十多歲開始的婚姻,也已經走過了將近二十個年頭。工作和家庭都趨於穩定的情況下,生活的樂趣也逐漸減少,還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人生的一道坎。
女人到了45歲,要面臨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家庭和工作的重任讓很多女人都喘不過氣來。而到了這個年齡段,真實的夫妻生活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三位已婚女士就說了實話。
楊女士,46歲,和丈夫結婚已經有20年,兩人育有一個女兒。對楊女士來說,工作已經代替婚姻成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女兒在外讀高中,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於是生活的重心就完全移到了工作上。作為公司的中層領導,楊女士和丈夫只有晚上下班的時候才會見面。
在忙碌的工作中,時不時還會遇到加班、應酬和出差的情況,夫妻二人有時候連一起吃一頓晚飯都做不到,累的時候更是想直接倒頭就睡。在這樣的生活裡,夫妻更像是室友,更不要談愛情了。對於楊女士來說,46歲的夫妻生活只是湊合能過,沒有大的矛盾,也沒有激情。
秦女士,48歲,和丈夫結婚26年,兩人有兩個孩子,大的已經工作,小的離家上學,夫妻二人在十幾年的操勞之後終於有機會重溫二人世界,在這個年齡段,兩人趁著一切空閒時間享受休閒時光,因為現在的財力更加豐厚,感覺比剛剛結婚的時候更加幸福、快樂。
方女士,45歲,和丈夫結婚21年,育有一子。早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方女士就已經發現了對方出軌,然而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她一直沒有離婚,想著婚姻既然已經是親情,就不用在乎這麼多了。然而,出軌帶來的不僅僅是感情上的傷害,二人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了。
方女士每每想到離婚的時候,都會勸自己「為了孩子再忍忍」,然而長期處在這種精神壓力之下,方女士的精神也越來越不穩定,加上更年期給身體帶來的壓力,她感覺自己已經到了生理和心理的臨界點,決定等孩子成年就去和丈夫協議離婚。
一段婚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數十年的相濡以沫。在考慮要不要進入婚姻殿堂的時候,女人千萬不能草率,不要光想著這個人和自己是不是「門當戶對」,也不要光想著這個人和自己在一起是不是有激情,畢竟兩個人在長期瑣碎的生活中合得來才是最重要的。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處在不適合自己的生活,不適合自己的婚姻當中時,一定要趁更多的沉沒成本產生之前脫身,不要因為很多小事猶豫,因為很多時候一味地忍耐智慧帶來更多的痛苦,婚姻是可以自己選擇的,自然也要為了自己的幸福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