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木瓶子
剛烤好的麵包冒著「茲茲」熱氣、鋸開木條的清脆「咯吱」、開水滾燙的「咕咚咕咚」、纏緊拳擊綁帶撞擊的「砰砰」聲..... 這些細節考究的視頻,在最近的朋友圈刷屏。令人意外的是,這並不是另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而是別出心裁的「好聲音」。
九年時間,《中國好聲音2020》這次帶著全新的基因闖入了公眾視線。
新晉導師李宇春對李榮浩「九字歌」《要我怎麼辦》的全新演繹、李榮浩則演唱了謝霆鋒的經典《謝謝你的愛1999》,謝霆鋒和李健的互相彈唱……四位導師組成的奇妙化學反應,如同精心烹調的美食紀錄片,也在微博上掀起多個「名場面」熱搜,「鋒李宇李」四字的首次合體讓觀眾感受到了長壽IP的誠意。
走到第九歲的「好聲音」依舊能打:CMS55城收視率2.476%、首播收視率破二的好成績,也刷新了三季度綜藝節目開播收視的新紀錄。而今年最大的亮點則是和西瓜視頻的獨家合作。除了版權的獨家「落戶」,令人眼前一亮的「先導片」也完全由西瓜視頻完成。
其實早在節目播出前,於西瓜視頻曝光的先導片中,便可窺見這一季的「新鮮元素」:以往的先導片幾乎千篇一律以明星導師作為敘事主題,今年的「好聲音」卻打破常規,明星導師與經典歌曲被替換成了開頭的細節日常,是由訴爺、阿木爺爺、奇異小北等六位西瓜視頻內容創作者帶來的另一種「好聲音」。
據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策劃、選擇創作者、搭景拍攝到剪輯後期,先導片的拍攝一共用了九天。去喚醒身邊的人關注生活中的好聲音,這是今年《中國好聲音2020》(以下簡稱《好聲音》)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不止於音樂。而對於西瓜視頻來說,探索視頻賽道的多種形式,也讓未來的圖譜更加清晰。
綜N代的自我革命:「好聲音」的新基因
九年時間,綜N代正面臨著年復一年的審美革命,所有人都能感知到,一個老牌IP最迫切的訴求,就是想玩點不一樣的、再玩點不一樣的。
今年的《好聲音》確實玩了些不一樣的。除了導師陣容層面加入了新鮮血液,在原創賽道的加成之外《好聲音》和西瓜視頻的合作對節目而言是某種意義上的顛覆。
對於初涉較長視頻平臺的燦星而言,九年時間裡,從衛視獨播到網臺聯動,再到現在轉到與較長視頻平臺合作,無疑是陌生和充滿挑戰性的。據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介紹,最後燦星確定與西瓜視頻合作的原因,是因為西瓜視頻的誠意:西瓜視頻幾乎動用了自己所有的資源來幫助這個項目煥發新光彩,並且聯合打通內部全流量池,包括聯動抖音、今日頭條、鮮時光TV等平臺資源為節目助力。
於是在首期節目中,我們能看到程墨寒演唱《昨日青空》的短視頻剪輯在抖音獲得了33.6萬次點讚,也能看到觀眾們在西瓜視頻「好聲音」節目評論區「客串」評委。
對於西瓜視頻而言,《好聲音》無疑是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儘管《好聲音》是作為西瓜視頻的版權合作節目,但西瓜視頻內部已經將其看成了自製節目一樣的「親孩子」。播前,從產品、市場、運營、技術到商業化,從資源位、宣推策略的制定、招商的推進以及版權合約的籤訂,在西瓜視頻團隊和燦星的無數次溝通中,雙方完成了前期的大量準備工作。
開播後,則是挖掘「好聲音」這個概念的寬闊內涵,可以讓整個行業去看到這次《好聲音》與以往不同的一面。可以說,從投入120人的「開工群」、到調動集團層面的內部資源打通,西瓜視頻幾乎是與燦星一起「共創」《好聲音2020》,也讓這個長壽IP注入了較長視頻平臺的活力。
西瓜視頻的新玩法:較長視頻與長視頻的深層融合
以觀眾視角看來,從節目中也可窺見《好聲音》在音樂性上的化繁為簡,我們能看到更多元的音樂展現形式,阿卡貝拉、樂隊表演、電子音樂等等。除了先導片的概念之外,隨節目播出後的一系列衍生內容也在和觀眾進行互動。
節目播出當晚12點,#好聲音嗨創季#也正式上線西瓜視頻,在這一話題下是針對內容創作者的一系列互動方式。嗨創季更偏向於創作者的二次內容創作:用戶可以實時參與互動。包括對節目中熱門歌曲的翻唱徵集,各種針對時尚品類衍生內容、包括模仿導師的穿搭、一些搞笑鬼畜的剪輯等等。
在整個《中國好聲音》播出期間,我們不僅能看到站內的創作人開始頻繁與較長視頻產生聯動。西瓜視頻希望《好聲音》能夠培養用戶對較長視頻和長視頻內容的消費習慣,二者相互成就。
對於《好聲音》IP而言,好的內容除了依託於長青IP之外的品牌知名度,必然具有深刻的主題,融入了創作團隊的思考和情感,並且能夠與觀眾實現多個維度的互動與交流。正如總導演金磊曾分享的觀點,「我們正在擁抱最年輕、充滿著激情和好奇心的中國年輕人,這次與西瓜視頻的合作,將好聲音的概念由音樂垂類延展至更深層次的文化層面,無疑在為這一老牌IP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為這樣一檔單純的音樂競演節目刻下了更深刻多樣的文化符號。」
隨著西瓜視頻以較長視頻為模式的不斷推進,較長視頻與長視頻的結合方式或許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思考,據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西瓜視頻平臺將探索更多創作者和內容相融合的形式,「我們能夠玩出更多的花樣來。」
西瓜創作人:「好聲音」不止於音樂
作為國內的老牌音樂綜藝IP,《好聲音》項目對於任何視頻平臺的音樂內容板塊帶動力顯著,在此條件下,去服務垂類的音樂消費圈層似乎順理成章,而西瓜視頻卻選擇將視野放寬,在音樂垂類中將目光瞄向了平臺的內容創作者。
拍攝過程中有很多讓人難忘的細節。60多歲的訴爺是個鋼琴彈奏技術高超的西瓜創作者,儘管拍攝條件艱苦,拍攝團隊卻格外龐大,50個人左右的拍攝團隊,包括西瓜視頻的市場運營團隊。拍攝完畢的時候,訴爺動情地對著鏡頭說:這樣的內容製作品質,真的只有西瓜視頻才能夠提供給我們這樣的創作者。
創作人模型師老原兒的拍攝場景則是臨時搭建出來的。拍攝完畢後,他對工作人員說:這個場景跟他工作的場景一模一樣,所有的東西就在手邊該有的位置上,他一觸就知道能夠碰到,非常感動。
正是這些細節讓我們能夠看到,西瓜視頻正在為這些創作人提供表達自我的舞臺,他們發聲的方式不僅僅是通過語言或歌聲。我們能在先導片中聽到阿木爺爺在製作木具時候的切割聲,奇異小北在製作美味料理的時候發出的聲音,茶几怪獸拳頭一次次落在沙袋的聲音,我們也能聽到他們內心的某種聲音。
原本默默無聞的平凡普通人,通過西瓜視頻得到了不亞於專業水準的製作「加持」,讓自己身上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西瓜視頻的平臺理念與《中國好聲音》九年來貫徹的節目內核不謀而合。
而這一次,西瓜視頻不想把《中國好聲音》這個項目去圈定在整個音樂消費圈層,而是希望鼓勵所有人在《中國好聲音》的節目以及西瓜視頻平臺上共同發聲,去表達自我。而表達自我感受的聲音可以是唱一首歌曲,也可以是聽媽媽做飯的聲音。
正如西瓜視頻的項目負責人所說,與《好聲音》的合作,是視頻內容賽道上的首次真正「融合」:通過長視頻內容最大限度提昇平臺聲量、以較長視頻增加用戶粘性和留存,並且與今日頭條、抖音聯合,提升整個內容的長尾價值。「我們希望去培養用戶在我們平臺上的消費習慣。」
正是在這樣的內容理念與結合形式下,《好聲音》拉動的不僅是西瓜視頻平臺的音樂內容版塊,也調動了互動、美食、科普等賽道。無論是對於一檔擁有九年歷史的綜藝節目,還是對一個持續面臨「創新命題」的視頻平臺而言,這都是具有「裡程碑」意義上的一合作,而我們也將清晰地看到,未來這樣的嘗試將會成為視頻賽道的「新賽點」。
已經打出了「第一槍」的西瓜視頻,接下來還將釋放怎樣的聲量?我們也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