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中張讓、岑昏、黃皓這三個宦官哪個最厲害?

2020-12-13 一粒滄海粟

先說說歷史,我一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個反應就是黃皓最厲害,

因為黃皓最後活著。張讓,岑昏雖然禍國殃民最後都被逼殺。所以最厲害的應該就是黃皓。他們的主子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以賣官為樂的靈帝,以扶不起為駐村的阿鬥,以殺人為樂的暴君孫皓。你就說這三個死太監厲害,還不如說這三個昏君夠昏庸。靈帝直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劉禪直接導致蜀漢滅亡,而孫皓直接導致吳國滅亡。

東漢末年,因桓靈二帝過度寵信宦官,

從而導致了宦官亂權的現象,

此事在靈帝時期尤其嚴重。

據《後漢書》記載,漢靈帝曾言:「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

意思是說,他竟以宦官為父母。

正是因為這樣,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

出現了十常侍之亂,

為之後天下大亂埋下了伏筆。

或許是因為,靈帝駕崩之後,

何進立志殺盡宦官一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也或許是漢末爭霸的群雄,

吸取了東漢傾頹的教訓,

整個三國時期,敢於亂權的宦官少之又少,

有明確記載的則僅有一人。

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人,

此人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給司馬昭幫了大忙,

他最終卻死在了司馬昭手上。

三國歷史上,這唯一一個能夠禍亂朝綱的宦官,

名為黃皓,是蜀漢後主劉禪的親信。

此人不但善於阿諛奉承,

一心希望劉禪貪圖享樂,

從而不理朝政,還信巫蠱之術,

並妄圖憑此參與朝政。

為了避免他將劉禪引入歧圖,

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董允,

一直致力於打壓他。

《三國志·董允傳》記載:「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

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意思是說,董允在世的時候,

一面直言勸諫,避免劉禪只親小人遠賢臣,

一面對黃皓進行打壓和斥責,避免黃皓身居高位,

黃皓沒有找到亂權的機會。

可是董允雖然能夠打壓黃皓,卻未能將其除掉,

所以他去世之後,

黃皓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取代董允擔任侍中之位的陳祗,

不再打壓他,反而給了他參與朝政的機會,

並與他互為表裡,陳祗去世之後,

黃皓的地位則更加顯赫。

《三國志》中提到:「陳祗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為表裡,

皓始預政事。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

在這期間,他憑個人喜好任免官員,

甚至想要廢掉大將軍姜維,另立閻宇。

後來姜維向後主請命,想要將其殺掉,

卻沒有成功,為了避免報復,只能遠起沓中以避禍。

說到此處,我們不得不感嘆,黃皓權勢之盛,

可是他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又做了一件讓人不能容忍的事情,

並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公元263年的時候,尚在沓中屯田避禍的姜維,

聽說鍾會治軍關中,料到了曹魏會發兵攻打蜀漢,

於是上書請求劉禪調兵遣將,早做準備。

此事本該由劉禪與百官商議決定才對,

可是黃皓地因信奉巫蠱之術,並以此為由,

對劉禪進言道,魏軍不會到來,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於是劉禪聽信了他的話,沒有做任何準備,

以至於鄧艾僅率幾千疲兵到來之後,蜀漢的都城成都,

竟沒有一戰之力,只能選擇投降。

也就是說,黃皓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罪首之一。

不過,他雖是蜀漢的罪臣,於曹魏而言,或者說於司馬家族而言,

他卻可以算是一大功臣,

那麼蜀漢滅亡之後,他應該受到了厚待吧?答案是否定的,

他的結局對蜀漢之人來說,

絕對大快人心——滅蜀的第一功臣鄧艾,進入成都之後,

聽聞了黃皓的小人行徑,立馬便想要將其處死。

不過黃皓卻也有幾分手段,竟然買通了鄧艾身邊的人,保住了性命。

《三國志》中提到:「及鄧艾至蜀,聞皓奸險,收閉,將殺之。

而皓厚賂艾左右,得免。」之後,他隨劉禪到往了洛陽,此時他便沒有這般幸運了,

因為司馬昭也對他動了殺心,並下令將其凌遲。

至此,三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亂權的太監,其生命終於畫上了句號。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在拍手稱快的同時,

不得不感嘆,黃皓的一生實在充滿了戲劇性——劉禪待他極厚,

他卻覆滅了蜀漢政權,使劉禪淪為了亡國之君;

他為司馬昭滅蜀提供了極大的助力,最終卻死在了司馬昭手上。

再說說岑昏,岑昏(?-280年),在《三國志》中寫作岑昬(音同昏),

字、出生地皆不詳。岑昏發跡於三國末期,

孫皓在位時,岑昏通過阿諛奉承,爬上了權力的頂峰。

但由於他大興土木、禍國殃民,導致朝野上下心生怨恨,最終被憤怒的群臣所殺。

岑昏為宦官,官列中常侍,孫皓即位後得到寵幸。

280年,晉龍驤將軍王濬率軍伐吳,

岑昏建議以鐵鎖鏈封鎖長江,

阻擋晉軍進攻。王濬以火船燒鎖鏈破其計,沿途東吳將士或死或降。

群臣上奏東吳衰敗之因在於岑昏,將他與蜀漢的黃皓並列為誤國之奸臣。

三國殺裡面簡單從武將實用強度上來分的話,我認為是張讓最厲害!

張讓的滔亂,可以說是一支加特林,回合內只要有隊友配合,

基本上是可以每回合都打出爆炸輸出的,你說他強,他確實強,

你說他弱,沒有隊友幫他,他確實也弱,

所以張讓是一個需要和隊友配合好的武將,配合的好,就是神將;配合的不好,近乎白班。

再說黃皓,這個武將我玩的不多,

除了一個跟主公有關的拉牌差技能外,

還有一個可以說是防禦技能吧,

也就是聽的最多的那句臺詞「大人,這些錢夠嗎?」,

有點像賄賂的意思,總體來看,這個武將強度真的一般。.

最後說一下岑昏,岑昏,這個武將,太需要配合了,

或者說他就是個輔助版本的自爆卡車,鏈禍這個技能,真的是炸,

想想李儒、神周瑜、張角、關銀屏等,

這一類的屬性傷害,配合岑昏,是真的強,

但是個人能力很一般,在44排位中,是個比較受歡迎的武將。

因此,這三個武將你心中是不是也就有分說了,

張讓最強,黃皓我認為不如岑昏,或者說兩個人半斤八兩吧!

相關焦點

  • 三國殺:太監們的戰鬥力不容小覷,誰才是最強宦官?
    作為一款擁有著龐大玩家基礎的遊戲,《三國殺移動版》無疑是近年來最為成功的國產卡牌。在遊戲中,不少經典的三國人物又一次亮相在了大眾面前,伴隨著遊戲的風靡全國,那些個性鮮明的武將更是成為了玩家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三國殺:為啥宦官旁邊都有一隻鳥?這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仔細觀察過三國殺武將皮膚的玩家,應該都會發現一點:三國殺中的幾乎所有宦官的皮膚,他們身邊都有一隻鳥,或者說是禽。這裡我們不妨以三國殺移動版為例。三國殺移動版中就有不少宦官武將:蜀漢的黃皓,群雄的張讓,東吳的岑昏。而在他們的武將原畫中,都有一隻飛禽存在。這些鳥的種類不同,背後的象徵意義也不盡相同。不論是古代養鳥,還是現代養鳥,都被很多人視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表現。
  • 三國殺:奸臣都只記得黃皓,張讓?別忘了還有吳國這位小人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稻草人三國,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本期的內容吧三國亂世中有不少忠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也不乏很多小人,如東漢末年的宦官張讓,蜀國奸臣黃皓。但是很少有人記得三國殺東吳的這位小人,那就是岑昏。這個人的殘暴程度與上面那兩位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在三國殺中,這位東吳的小人的強度又如何呢?
  • 三國殺軍八中哪些武將最不適合主公來選擇?我們其實只是來玩玩
    三國殺袁術人物形象軍八出現袁術,幾乎毫無疑問那就是反賊了,可是你見過選擇袁術的主公麼?沒見過小編就帶著你見識見識:碰到這種主公真是讓隊友又氣又好笑,選誰不好選擇袁術?開局就給自己來個妄尊,不是袁術適合主公,而是你適合袁紹!
  • 三國殺:低配安恤,高配奮威,時隔五年,溫水煮青蛙還是這麼強
    三國殺裡有這樣一類武將,他們活著就是最大的收益,雖然沒有新將這樣強大的爆發能力,但每回合都能拉牌差,最後積少成多,越戰越強。這種武將可能會被神將祈福將嫌棄但永遠不會冷門,這樣的武將很多,最典型的是周瑜、步練師、吳莧,還有淡泊秉正的董允。
  • 三國殺:劉禪,黃皓以及董允之間的羈絆,技能的設計可謂用心滿滿
    三國殺這款卡牌遊戲可以說伴隨了不少玩家的成長,當年省下幾頓午飯錢也要去買一盒標準包的日子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經歷過;不得不感慨,至今日這款遊戲依然有相當好的玩家吸引力,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遊戲設計的用心,其中三國殺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結合了歷史典故
  • 三國殺:同樣使用鐵索連環一位千古留名,一位千古罵名,他們是誰
    計策的成功實施自然離不開龐統獻連環之計,但是在三國中不僅只有龐統使用過連環計、還有另一個一位吳國大臣也使用過鐵索之計,並且在三國殺遊戲技能中這兩位都是可以通過技能釋放鐵索連環的武將。我是南轅北轍講遊戲、給大家帶來最有趣的遊戲盤點。龐統——千古留名龐統傳聞是龐德公的侄子、貌醜而多智謀。
  • 《三國殺》吾有三罪,未能除黃皓,制伯約,守國土
    正如他臨終所說,也是技能臺詞所言:「吾有三罪,未能除黃皓,制伯約,守國土」第一罪,除黃皓。諸葛亮《出師表》曾說:「親賢臣,遠小人」。但哪料劉禪卻信任黃皓,導致蜀漢內部矛盾重重,舉步維艱。諸葛瞻臨死前,對黃皓自然是恨之入骨。第一個條件「造成傷害」即意為手刃黃皓,揚漢室正氣。
  • 三國殺:張讓的真正使用方法,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跳水冠軍?
    在歷史中的三國裡,尤其是在東漢末期,無論是亂臣賊子,還是天下豪傑,亦或者是有著閉月之姿的絕世佳人,都是歷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除此之外,在那個戰火紛亂的年代,宦官作為天子身邊最親近的一批人,也在歷史變遷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打的角色。
  • 三國殺沙雕玩家們的日常歡樂操作,這屆網友真是人才輩出啊!
    三國殺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了十年之久了,在這十年之中誕生了數不盡的玩家。甚至你可能都沒玩過三國殺但是也一定知道三國殺的一些梗,這些梗就形成了三國殺玩家中的獨特文化。這些梗大多都是十分沙雕讓人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梗,這也是三國殺玩家們最可愛的地方,總是在不遺餘力的給大家製造歡樂,那麼進退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國殺中的那些沙雕圖吧!哈哈哈哈都是什麼豬隊友這句話問的是真的妙啊!估計你的隊友此時也在拼命吐槽這是什麼豬王異啊,眾所周知四害並不只有四個人,所有的賣血流不動白都可以被稱之為四害武將。這個王異真的像極了我鬥地主中的隊友。
  • 三國殺武將原畫到底設計的有多用心?你不會只知道劉禪的鳥籠吧?
    不得不說這些原畫都是這些繪畫者的心血,有些最能體現出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的形象,再配合武將臺詞,一下子就能將人物形象豐滿起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三國殺有哪些精美的武將原畫。首先就是劉禪,黃皓,董允—一個鳥籠的故事眾所周知,這是三個男人圍繞著一個鳥籠展開的愛恨情仇。劉禪的鳥籠是他安於享樂的代表,後面的一位年邁的老人便是諸葛亮,在嘆息蜀國的命運。
  • 三國殺中他們效忠多個勢力,最忠義的關羽竟然有3個
    在三國殺中,每個武將都有各自的勢力,但有些武將也效忠過多個勢力,其中關羽竟然有3個勢力。姜維據了解,姜維最早是魏國武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曾多次與其交手,也令諸葛亮吃到不少苦頭。最後因為受到排擠,便投降蜀國。因此,在遊戲中姜維有兩個勢力,蜀國的姜維和魏國的SP姜維。
  • 三國殺:有你真好,咱哥倆一起送
    這對父子組合真的能把人打懵,尤其是先手的情況下,一逮一個準,武聖+龍吟跑掉算我輸。5張殺配合不限制出殺,對方如果是4血武將尚有生還可能,畢竟隊友手裡可能有桃,但如果是3血,什麼時候託管都不晚。玩這個組合沒別的,主要是看運氣,如果開局5張牌3張黑,玩nm,早點退了吧。
  • 三國殺:武將臺詞有多難模仿?蔡文姬古文繞口,張讓這句太魔性
    三國殺玩多了常見的後遺症就是模仿武將的臺詞,不過有些武將的臺詞就沒那麼容易模仿了。不僅臺詞拗口而且非常考驗玩家的語氣甚至是表演能力。那麼哪個武將的臺詞最難模仿呢?想要模仿出原版的氣勢和殺氣是需要一定的配音功力的,畢竟這是一代武聖!特別是最後一個「來」字需要拖長音而且音調往上。同時發動技能武神時觸發的這句臺詞「取汝狗頭如探囊取物」也並不容易,需要念出武聖的沉穩和傲慢,同樣也是需要拖長音的。
  • 宦官集團讓東漢搖搖欲墜,屠夫家族使帝國大廈將傾,開啟亂世三國
    東漢末年,離京師洛陽不算太遠的南陽一帶,有個賣肉的屠夫叫何真。何真生了個兒子取名何進,老婆死了之後,又娶了一個寡婦,那個寡婦帶著個孩子叫朱苗,既然改嫁,順理成章地也把朱苗改姓了何。何真娶個妻子又白賺了個兒子並不滿足,倆人很快又生了個女兒。
  • 三國殺移動版也出了一套試卷?這些題目竟讓我欲辨已忘言
    (每日無獎問答)基礎部分:場上張春華的出牌階段,張春華對界馬超使用借刀殺人指定目標為界黃蓋,界馬超使用鐵騎,這時候張春華對界馬超使用殺流失體力,請問這時候界黃蓋摸三張牌嗎?界馬超鐵騎封鎖非鎖定技能,馬神是讓神曹操也無可奈何的程度。
  • 三國殺裡最離譜的錦囊,抽到就贏,聽說是遠交近攻?
    三國殺裡錦囊牌已近50張,到底哪張最離譜?天天說武將,有點老生常談了,有點累了,今天咱們就說說三國殺裡除了武將以外的另一個東西,也是三國殺這個遊戲最重要的東西,是啥呢,就是牌啊,手牌管理類遊戲最重要的就是牌了。
  • 三國殺十大禁將名單出爐!三國殺十大禁將排名榜單揭曉!
    三國殺是一款風靡全球的以三國演義為背景的策略卡牌桌面遊戲,經典新三國國戰玩法,深受大家的喜愛,和英雄聯盟很像,在不同的玩法中是可以禁人物的,那麼當然要禁掉最能控場最好配合的人物
  • 《三國殺》二哥竟然橫刀立馬站路口收保護費
    01人物小序#三國殺移動版#居住蒲州在解梁,身高丈二有餘長。丹鳳眼裡噙雙珠,臥蠶眉下火連光。胯下赤兔胭脂馬,手持青龍偃月鋼。萬馬營中稱上將,何人不知關雲長。「好詩啊好詩!好溼好施!」「閒言少敘!我們今個就來給各位看官講一講這三國二哥,關二爺!」咱關二爺從來都是忠勇無雙的形象,誰知到了三國殺策劃之手,竟成橫刀立馬的攔路賊人!「你品,你細品」「細品我才發現,咱關二爺才是真義絕!」
  • 三國殺
    內奸則希望借正義之手消滅所有的反賊,借反賊之手消滅主公身邊的忠臣,內奸的任務最難完成,他要消滅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明確了你的遊戲任務之後,就可以選擇人物,這一步將決定你在三國中扮演哪一個歷史人物,這一版的三國殺共有 33 張人物牌,每一個人物都有特殊的技能屬性,這些屬性跟人物的真實性格是相關的,不同的技能屬性可能給你的遊戲帶來不同的幫助。